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意义、困境与路径探析*

2021-12-02 22:38王伟宾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伟宾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144,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进入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说文解字》中对“信仰”的解释为:信,诚也,仰,举也。顾名思义,“信”是指真实、确定或不变性,一般是理性的,它代表人的心理的确定性活动,即逻辑认同;“仰”是指尊崇或追随的动作,一般是感性的,它代表人的心理崇拜活动,即情感认同。[2]“信仰”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实现对人生最高或终极价值的追求。[3]因此,信仰建设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高领域的目标达成,具有实践性、神圣性和普遍性等基本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中,我们必须首先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重大意义”这一基本前提,其次清晰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中的现实困境”这一关键问题,最后我们从理论体系构建、情感认同塑造和行动自觉落实等方面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探索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有效路径。

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4]这一论述很好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又提高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正因为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和突破,这一切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指引我们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从最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技术改良,到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再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探索民主共和道路,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昙花一现。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革命才能拯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年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新中国的建立,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克服千难万阻,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指引着人民走向自由平等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是唯心史观,基本是为专治的统治阶级服务的,统治者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借助严格等级制度的“外衣”实现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并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体系,也是执政党有史以来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最终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在深刻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在人民追求解放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它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当中,从嘉兴南湖到八一南昌起义,从井冈山根据地到遵义会议,从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一次次危机和危难中挽救革命、挽救中国,也一次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真理。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将始终涌立时代潮头。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既认识到事物是发展的,又认清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动力,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变化导致了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不是教条,它是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的开放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通过对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伟大变革,不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现实困境

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中,通过教育、感召、教化等手段树立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尊崇感与确信感,最终,将其内化为人们毕生的行为准则、价值准绳和奋斗目标。然而,当今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中,我们存在与西方多元价值取向交错并存的冲突、受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享乐至上思想的冲击以及简单的理论灌输与机械说教等方面现实困境。

第一,外部环境方面,与西方多元价值取向交错并存且多发冲突。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普适价值、宪政民主等,与社会主义国家所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交锋,部分人盲目崇拜西方宣称的“自由”“民主”“人权”等,导致对西方所谓贩卖奴隶的“自由”、“三权分立”所标榜的政治“民主”以及对长期实行种族隔离来践踏“人权”等现象认识不清,甚至个别人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污蔑丑化革命英雄并发表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以此来制造社会秩序混乱或引发政治事端。与此同时,西方所谓的享乐主义、佛系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在消解和排斥着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影响,致使部分青年对西方物质和文化等盲目模仿与追崇,进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漠视或淡忘以及价值观的扭曲,如部分青年表现出完全抛弃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取而代之的是对个人价值利益的盲目追捧或非理性的追求。

第二,内部体制方面,受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享乐至上思想的冲击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理性主义等限制了人类情感上的“获得感”。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哲学文化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重建和解构,流行消解“权威”符号,所有整体都被拆分为碎片,凸显去中心化、反传统等,使得人们责任感缺失,产生信仰模糊,尤其是少数人在物质利益的趋势下,迷失自我,忘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出现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价值取向,甚至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此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人们感受到了生态、环境以及技术的威胁,生活中挫败感、失落感和危机感频出,引起对现实状态的不满和困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凸显,致使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的模糊化,甚至出现对理想、自由、宁静的追求盲目寄托于宗教崇拜之中。

第三,实践教育方面,简单的理论灌输与机械说教降低了信仰建设的有效性。理论与实践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一旦忽视实践性,缺乏人的直观感受和感同身受,其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较为抽象,教育过程中容易把马克思主义“条文化”“僵硬化”,在传播中对人文价值方面发掘不够,与实际结合不紧,从而缺乏一致性的感受和价值认同,甚至部分人主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虚无缥缈的、与实际生活脱离的,从而丧失学习的热情,导致信仰教育收效甚微。此外,现代科技构筑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物质欲望挤压精神追求,过于偏重个人价值,导致信仰建设所需要的价值认同、集体共识、言行一致等都变得难以达成,从而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科学性的普遍认识。

3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5]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新时代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应对各类困难挑战,从理论认同、情感共鸣和行动落实等方面协同推进,探索有效路径。

3.1 构建信仰建设理论体系,强化政治认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6]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吸收一大批哲学巨匠的思想,并对其所处的社会进行深入考察和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放在人类哲学史中去纵向了解,建构严密的理论学习体系,掌握其基本观点的孕育和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把握基本原理、基本逻辑,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才能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从而打通理论学习的认识壁垒,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认同。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学。一方面,要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另一方面,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做到与时俱进,有效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学习中,要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打通历史与现实来观察,在常学常新中感悟真理,在融会贯通中坚定理想。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懂。我们当前时代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课题,只有用理论回应时代困惑解决时代难题,才会有说服力,才算是真正学懂弄通。因此,对于人们关心的现实矛盾不能视而不见、绕道而走;相反,要通过研究给出明确的态度和响亮的回答。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契机,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内核,真正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用。基于问题意识的实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7]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马克思将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意识三个部分,因此在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时,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和认知。比如,解决自然问题时要站在人的角度,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时要站在客观世界的角度,解决思维认识问题时要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思考认识的本身。尤其在实际过程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3.2 厘清信仰建设逻辑关系,塑造情感认同

马克思主义信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其必然与人的意识、成长需求和价值诉求等因素息息相关,并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信仰建设的过程是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心理要素依次确立的过程。[8]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层次,它必将对人的思想领域产生强大的意志力行为,并内化为道德表现和行动动机。当马克思主义从一种理论上升为信仰,它实际承载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原理中蕴藏的巨大“逻辑”力量,实现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意识与信念相统一,唤醒人们内在精神的“高峰体验”,最终唤起人们的情感认同。

第一,厘清与东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树立哲学认同。信仰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人类精神家园中,始终面对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终极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向哪里去。在西方,信奉宗教是解决人类精神困境的主要手段,期待通过神的救赎方式来摆脱精神困境。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使得人类逐渐意识到在精神困境面前,我们不能依赖“神”的救助,从“此岸”到“彼岸”的终极问题上,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摆渡人”。此外,东方哲学追求天人合一,注重人的修养问题,而马克思主义讲究“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些都对“人”的实现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建立起东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连接”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通过增强信仰建设的“仪式感”,如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党旗下演讲”等活动,唤起入党初心,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感,重新唤醒人们对于“自省”“自律”“自强”的人性认同。

第二,厘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达成认识论统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儒家文化中所宣扬的“天地之间,人为贵”的人本思想以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理念,恰恰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即认为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可以实现的。此外,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将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自我异化进行积极扬弃,最终实现人人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与儒家文化中 “天下大同”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两种不同的信仰,但考虑到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中呈现形式单一、内容死板和实效性不强等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学习参考儒家思想成功的传播经验,寻求两者作为主体的人格养成方面的共性,相互借鉴,达成人性论预设的汇通和理想人格追求的互通,从而推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三,厘清与科学、心理学的关系,强化思维认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确立了“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对象,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人们也对哲学与科学两者关系以及各自的不可替代性形成共识。[9]然而,20世纪以来所涌现各种解构主义和反权威主义等,宣称信奉没有永恒不变、普遍有效和独一无二的标准,发起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质疑,这与追求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存在根本性冲突。目前,对“共产主义”的阐述多局限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层面,而对人类心理层面和文化层面等方面的科学挖掘还不够。我们除了科学性地论述“共产主义”之外,更应从“诗与远方”的角度来寻找“共产主义”带给我们的遐想与安定感,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痛苦并不在于无法获得绝对自由,而在于获得太多自由后所导致的自肆与自失,因此,我们应将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过程作为人类共同的“心灵成长的过程”,强化思维认知,以此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3.3 把握信仰建设时代特色,增强行动自觉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必须在实践行动中接受检验。新时代,我们要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直面时代问题的实践背景,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人民性和科学性,全面、准确地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行动自觉。

第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度。新时代,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深扎根于中国实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用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0]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际上就是根本信念,即理想信念。[11]就如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属于信仰体系一样,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也应属于信仰体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就要将为人民服务上升到信仰这一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顺应人民热切期盼,把握为人民服务真谛。任何科学的理论如果不与人民群众,尤其是与代表了先进分子的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都将失去价值,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践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是最好的试金石。

第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铸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共同决心,更是每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企盼,也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梦植根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因此,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性、实践性、生成性、过程性的辩证思维方式,来审视、改造现实生活世界,真正认识人类发展规律,科学判断人类未来发展形态,正确认识和处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理想信念与现实工作的关系,从而铸就中国梦的内在之魂和精神支撑。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们就把马克思主义信仰鲜明地写在党的旗帜上,我们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并历经了千锤百炼,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建党100年来的伟大成就表明,只有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深入结合,勇于自我创新和自我革命,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最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信仰的旗帜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