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于贤辉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教育者对学生主要是帮助促进作用,通过情境创设、会话和协作学习等环节,协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行为及思维等信息。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协助学生在基于已有的经验上进行各项综合素养的建构。
“仪式感是基于某种仪式而伴随产生的一种内在心理体验,是对仪式象征意义的共鸣”,仪式感并非形式主义,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适当举行一些仪式活动可以让人更深刻地理解活动内涵,增加情感体验和强化青少年的社会认同感。毕业季对于各个学段的学生而言,都是一段学习经历的结束和新征程开始的关键节点,是一生难忘的宝贵记忆。而高中毕业时更是青少年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节点,此时,在毕业典礼上以仪式感引领德育工作能更好地落实理想教育、感恩教育、信念教育信心教育等目标,对帮助学生勾勒及建构其人生目标,明确肩上的责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毕业意味着学生走向更高的学府,或以独立的身份走向社会工作和生活,此时的年龄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已成年,面对从未经历的生活挑战,必然要经历艰难与坎坷,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如何走好未来的路,是这时每个学生都无法避免的考量。在毕业典礼仪式上,校长和教师代表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信心的鼓励、殷切的嘱托和亲切的叮咛都必不可少。这既是作为过来人经验的分享,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理想定位,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最终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也是作为师长对远行学生的殷切期望。
从典礼内容方面来说,首先对学校精神的内化必不可少。在我校毕业典礼上,校长从个人胸怀、学校精神和社会担当三方面展开理想教育引导,鼓励学生高扬学校精神;谨记母校校训,用坚毅执着的信念作为成就人生,做一个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同时温暖必不可少,教师代表侧重于高中生活的温暖细节,唤起同学们对母校和对高中生活的深切感情,并以温情的话语,既鼓励学生逆境中坚强,又给学生以真情和鼓励,做学生的依靠。
这样,毕业典礼上通过师长讲话这样一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个体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回想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传递学校文化的内涵,从而使之成为学生巨大力量的源泉,不仅影响学生在校的岁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这两项活动虽然是毕业典礼的常规活动,却要在常规中仔细思考,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体现出常规中的不平常,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校长、教师、同伴心灵的对话,建构起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观点,从而达到指导自己今后行为的目的。
在毕业典礼中,信念教育要突出体现在升旗仪式和颁发毕业证书这一环节,仪式感教育活动并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强化青少年的社会认同感,增强青少年使命认同,提升道德修养。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全体师生肃立,整齐校服着装。这样的集体精神氛围下,让青少年在庄严的仪式感染下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中,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有助于帮助学生的认知从自我转向集体,形成集体的精神追求。
一个充满感恩的仪式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感谢他人的意识。同时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摒弃传统的灌输。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形成感恩意识,主动参与感恩相关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感恩教育的成功。比如,献花仪式能够通过其特有的形式营造出感恩师长的情境,唤醒学生内心潜藏的对帮助自己的人的一种感恩之情,这种现场参与感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毕业典礼中设置感恩献花环节,毕业生代表给班主任老师献花,此刻已经不是单纯的仪式,而是尊敬师长的礼仪外显。献花仪式不能流于形式草草了事,可以在仪式中精心安排感人的暖场音乐,给师生以情感的共鸣,在师生紧紧相拥的一刻,安排充足的时间叮嘱和感谢。将感恩教育与德育实践融为一体,从单纯的口头表达上升到实际行动的层次,在情境中建构起感恩的意义,提高他们在美德方面的行动力,理解感恩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在未来感谢他人和社会。
高中毕业生承载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诸多期待。寒窗苦读的背后有着父母师长的坚持付出,在离开学校之时,更需要一个仪式来完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德育工作内容,虽然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但是其中体现着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恩。毕业典礼的重大仪式作为感恩教育的外显方式,是引导学生在感恩他人的意识的基础上,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树立更强的责任意识,从而更加有担当地走向社会。
学生代表讲话要结合时代特点,尤其是青年的时代责任与担当,鼓励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的目标,并影响带动其他同学一同发展。
颁发毕业证书环节更是给予学生一个走向更高学府和独立成人的仪式感。颁发毕业证书这样一个重要的仪式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则更有着强大的力量。这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互动,既是参与主体与仪式情境的互动,也是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将情感、思想和行为融入仪式情境之中,促成内心与外界产生千丝万缕的特定联系,从而在内心中自然而然产生情感反应并体现出来。如在颁发毕业证书的环节,每一位上台接受毕业证书的学子都不免心潮澎湃。母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标志着自己另一种身份的开始,同时也开始担负起了新的责任。
信心是一种对未来变化发展的态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毕业典礼的时间节点非常重要,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备考压力,关注到树立信心的积极影响,真正温暖相伴给学生以信心和鼓励。
毕业典礼特别根据时间节点和年级特点为每一位学生准备祝福卡片,现场发放。发放暖心礼物环节更是毕业典礼的一大亮点,如2017级提前为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橙子和桂圆。这份礼物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奢华的内容,有的是美好的寓意。橙子,寓意“心想事成,一举成功”;桂圆,寓意“蟾宫折桂,圆梦七月”。一个橙子,六颗桂圆,代表一路成功,六科圆满;一袋礼物,数量为七,代表一起加油,一七级铸就辉煌。祝愿同学们蟾宫折桂、一举成功。简单的礼物却给予了学生很大的鼓舞与力量,这恰恰是因为这份简单背后美好的祝愿,让每位学生都受到真情的感染和鼓舞。这份礼物在朋友圈被不断转发,许多家长说孩子将这份小礼物悉心保存,每场考试前都要看鼓励卡片和礼物,回想这份礼物背后的寓意和温暖,一直到考试结束。可以说,这样一份简单的礼物寄托着学校美好的期待,也寄托着同学们的美好愿望,在简单中给予了学生信心,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综上所述,毕业典礼是一次难得的仪式感教育机会,能够把抽象的德育理念整合到现实的仪式情境中,与具体环节相结合,同时学生正处在情感饱满的状态,在这个时间节点,集体活动也更容易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在特定的场所中,借助灯光、音响及图像等多媒体的效果让学生融入其中,让德育内涵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一个环节可以承载多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在仪式情境下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从而建构起对理想、感恩信念和信心多方面的理解,达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