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裤褶服的形制分析与进程演变
——以北魏汉化改革服饰进程为例

2021-12-02 21:17武茗澈
纺织报告 2021年6期
关键词:汉化鲜卑壁画

武茗澈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在中国古典服饰史的研究中,关于北魏服饰形制的研究相较于汉唐宋明清较少。由于鲜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在古代文献中关于其民族服饰形制的记载相对匮乏。近些年,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发掘出大量的图像资料,为这一时期的服饰形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查阅了大量北魏不同时期的考古发掘简报后,对材料进行筛选,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北魏初期、中期、末期裤褶服的形制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

1 北魏裤褶服的形制分析

1.1 北魏初期

公元398年,拓跋部族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平城(今大同),国号天兴元年,始建北魏,自此直至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北魏以平城为都城长达97年[1],从考古资料中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出土的与裤褶服相关的墓室壁画,如公元477年北魏宋绍祖石椁墓壁画[2]、公元484年北魏琅琊康王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壁画[3]、山西大同智家堡墓石椁壁画[4]、山西大同下深井北魏墓陶俑[5]、山西大同文瀛路北魏墓壁画[6]等。

从初期墓葬中选取最具北魏初期鲜卑特色的宋绍祖石椁墓进行分析,该墓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着裤褶服的人俑。依据文献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裤褶服形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褶”在《释名》中解释:“褶,裘也,复上之言也。”从宋绍祖石椁墓出土的人俑来看,褶的形制为交领、窄袖且较为紧身,衣长及膝;裤,或称“绔”和“袴”。这一时期裤褶服的形制特征为:裤为连裆裤,裤形较为合体;裤口不大,有贴边,上身的褶衣袖紧,下身裤管较细,整体风格简朴实用且得体。

1.2 北魏中期

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迁都洛阳,这一时期,北魏为了统治中原,自上而下主动实行汉化改革,直至公元534年(永熙三年),北魏分裂,历时41年。这一时期出土的墓葬主要有:公元516年(熙平元年)偃师元睿墓陶俑[7]、公元527年(孝昌三年)洛阳北魏元邵墓[8]、公元533年(永熙二年)洛阳杨机墓[9]等。从裤褶服的形制来看,这一时期的墓葬壁画和人俑反映了裤褶服的形制较北魏初期已发生变化,多为上身着右衽宽袖的褶服,下身为缚裤。褶衣的领部开口很大,衣长在膝盖以上,袖口逐渐变大,弯肘时,衣袖褶皱清晰,腰部束博带,裤管加肥,膝部用带子系缚,也称其为缚裤,多用作戎装或杂役劳作的便服。由此可见,从北魏初期至北魏中期,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发展,裤褶服的形制不再完全是之前原始的民族式样,随着民族的融合逐渐走向宽博。

1.3 北魏末期

北魏分裂,高欢于公元534年(天平元年)定都邺城建立北齐,直至公元577年(承光元年)被北周所灭。在这动乱的44年里,以娄叡墓[10]为典型代表,该墓出土的人俑大量着裤褶服。从人俑的衣着上分析,这一时期裤褶服的具体款式特征为:裤褶服的形制发展仍呈现逐渐宽博的趋势,但与北魏中期的横向发展不同,这一时期呈现竖向发展的趋势,整体服装在变宽博之余显得更为细长瘦削。上衣褶服的领口开阔,衣长大都及膝,有的也会超过膝盖;袖长及膝,袖口宽大呈喇叭状,人们劳作时会将其在肘部系结;下衣裤长过鞋面,裤管为阔腿裤,仍会在膝盖处用带子系扎便于行动。从北魏开始至北魏结束,裤褶服的形制呈现出越来越宽博的变化趋势,整体从原始的朴素鲜卑民族之风转向了厚重的中原汉族风格。随着各民族交流的不断深入,裤褶服也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盛行。

2 北魏裤褶服形制的演进规律和发展趋势

2.1 演进规律

通过对北魏3个时期的墓葬资料进行分析,在迁都洛阳前,裤褶服整体都较为紧窄[11],且这一时期还未完全受到汉族服制礼仪文化的影响,褶衣交领右衽左衽均被接受,左右衽并行存在。迁都洛阳以后,受汉文化影响程度较深,宽袖、阔腿的裤褶服形制大肆流行,不论民族、阶级都会穿着。北魏中期出土的裤褶服与北魏初期的裤褶服的异同点作为北魏时期裤褶服形制所具有的结构特征的一部分,并没有脱离上衣下裤的基本形制,仍然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不断演变。北魏分裂以后,佛教文化带来的遗风迅速转移到服装中来,这一时期的裤褶服变得更为宽博瘦长。从北魏初期至北魏末期,宋绍祖墓和娄叡墓出土的壁画和人俑所展现的裤褶服都应该是裤褶服形制快速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剪影。

2.2 发展趋势

“胡服”—鲜卑服最初形制的出现与变化象征着北魏王朝从游牧社会到农业社会的转变,当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长足发展时,文化交流运动的持续性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宗教影响都在时刻影响着裤褶服形制的发展。汉化政策的遗风使鲜卑族服饰在汉族中得到流行与普及,由于裤褶服极强的实用性,易为汉人接受,并在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原本的穿着习俗。西域朴拙之风向中原清雅细腻之貌的改变以及从朴素合体到褒衣博带[11]、清雅明达的变化,蕴藏着人的自觉与审美意识的转变。

3 结语

北魏是一个服饰形制变化多样的时代,就裤褶服的形制而言,经历了单纯实用的原始鲜卑族样式到后期民族交融后的明显汉化风格样式的转变,直至毫无定式,宽窄、长短并行存在于各个阶层。从裤褶服的发展演变中可以了解其背后文化的演进,通过对北魏时期裤褶服的形制及进程演变的研究发现,在民族大融合、多元文化激荡的时期,裤褶服已经成为华夏民族文化心理变迁的一种物化载体和外在表征,同时,其演进也蕴含着时代所赋予的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在北魏这个特定阶段出现的混合文化的传承现象,从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到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再到佛教文化的不断洗礼,这些活跃的文化持续不断地在裤褶服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双向交融的趋向。北魏时期,展现了夷夏互动、涵容浸化与互动影响,这些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核不断影响着服饰的发展,最后产生的北魏服饰也为盛唐建立繁华的、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设计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汉化鲜卑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汉化”产权保险
“飞蛾”修复壁画忙
鲜卑民族初探
浅论几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习俗
软件汉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