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叶鸣
(蚌埠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安徽 蚌埠 233000)
大禹治水的神话作为涂山大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已经从史学的角度对大禹治水的史实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同时也需要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对大禹治水的神话作一番探讨。
关于神话创作。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可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而浪漫主义又有积极与消极之别。积极的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辞海》)。神话就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产物。马克思将其概括为:“(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创作者运用形象思维,通过想象,创造超越现实的环境和人物,把人和物“神格化”,以表达创作者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至于消极的浪漫主义,它宣扬的是悲观厌世、听任“命运”摆布的消极思想感情。迷信是消极浪漫主义的产物。由此可见:区别神话与迷信的根本标准,就在于其思想内容是否积极,两者是不可混淆的。应该指出,视迷信为神灵固然是出于愚昧,而视神话为荒诞也同样是出于无知。大禹在蚌埠地区留下的神话传说,虽是虚幻不可触碰的,但不是迷信,它在某种程度上浮现出非信史时代社会生活内容通过口耳相传的遗存,反映的高尚道德风范和精神风貌,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
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这类神话散见于各种古籍、民间传说和其它文学艺术作品,一般是先流传于口头,然后经过加工体现于文学或其它艺术形式。现特将已经见诸文字的资料略加整理,并将其中的情节和含义择要介绍如下。
在远古时代,地球上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洪水泛滥。对于这场严重的灾害,世界各地均有文字记载。《尚书》描述道:“汤汤(音商商)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孟子》也描述道: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这场洪水波浪滔天,浩浩荡荡,横流于大地,只剩下部分山头,使得庄稼不能生长,而草木却十分茂盛,禽兽也大量繁殖,尤其是水生动物到处为家。人类被逼得无处安身,有的爬到树上筑巢,有的登上高山挖洞居住。
关于这场洪水的起因。对此,人类先民们的理解是大体相似的,那就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旧约·创世记》说:“耶和华(即上帝)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就后悔造人于凡间,便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而《尚书》则说是“浇水(即洪水)儆予”,也认为洪水是对人类的惩罚。
对洪水的不同态度。一种是认命。例如:在西方流传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中,人类对于洪水是无能为力的,唯一生还的只有诺亚一家人。他们依靠一叶“方舟”才把性命保存下来,直到洪水自行退去。另一种态度则是奋起抗争。在我国,先民们前赴后继地与洪水做斗争直至取得胜利,而他们的杰出代表就是大禹和他的父亲鲧。
首先挺身而出的是鲧。当时,“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埋(音因)洪水,不待帝命”(《山海经》),“息壤者言土自长自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郭璞注)为了拯救遭受水灾的民众,鲧不经天帝的同意,便去偷取天帝密藏的息壤。至于鲧偷息壤的过程,屈原在《天问》中也有所提及:“鸱(音痴)龟曳衔,稣何听焉。”[2]鲧让鸱(即鸥鹰)和乌龟从天帝的仓库里把息壤偷运了出来。息壤是一种神土,能无限地生长。鲧用息壤来堵塞洪水,使民众的苦难有所减轻。
天帝知道这事以后,异常震怒。“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国语》)“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郭璞注引《开筮》)“鲧复生禹。”(《山海经》)天帝命令火神祝融杀鲧于羽山地区,鲧遭受如此奇冤,愤恨无比,躯体三年不腐。再以称作“吴刀”的锐利兵器,将鲧的腹部剖开,竟然从中生出禹来,而鲧则化作黄熊,潜入羽渊。熊,能下三点,音乃,是传说中的一种三足鼈(见《怀远县志资料·古诗歌专辑》汤万象注苏轼诗)。在古代,龟和鼈都是象征长生不老的吉祥物,因而有“千年龟,万年鼈”之说,而“黄色的”“三只足的”鼈更是一种神物。为了纪念鲧,怀远县涂山曾建有庙宇来祭奠他,称作“鲧庙”,又称“黄熊庙”。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濠州七绝·涂山》中有“樵苏已入黄熊庙”之句,说明这座庙直至宋代还保留着。现在该庙虽已无存,但仍有遗址可寻。
鲧在神话中是一位受人们敬仰的悲壮英雄,他虽然被天帝杀害,但并没有死;他孕育了禹,由禹来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坚持与洪水作斗争。这些神话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鲧和治水事业的美好感恩和景仰。
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因此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在神话中,大禹的治水事业也得到了众多的帮助:
其一是河精献图。“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尸子》)大禹为治理洪水, 对黄河河道进行勘察与测量时,河里出现一个白脸鱼身的长人,自称“河精”,送给大禹一张黄河的流向图,然后又回到河深处。
其二是应龙开河,玄龟运土。《拾遗记》云:“禹尽力沟恤,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而屈原也在《天问》中问道:“应龙何画,河海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王逸注曰:“禹治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尔雅》指出:“有翼曰应龙。”《淮南子》还说:“禹乃以息土(息壤)填洪水。”大禹在治理洪水时,长着翅膀会飞的黄龙即应龙在前面以尾画地,开劈河道,把洪水引向东海,来协助大禹完成疏导洪水的任务;而同时,后面又跟着黑色的神龟,背负着青色的息壤,来协助大禹完成堵塞洪水的任务。
其三是巨灵导流。在涂山禹王庙楹联中有“召长人,收巨灵,同刊草昧”之句。意即大禹曾召集长人和巨灵一起来治理洪水。长人指河精,如前述。而巨灵就是传说中身材巨大的河神(据《水经注》);《遁甲开山图》称:巨灵“能造山川,出江河”;《晋书》则有“巨灵导流”之说;清代许星《涂山》诗也有“石走巨灵忙”之句(见《怀远县志资料·古诗歌专辑》)。综合以上所述,说明曾经有神话中的巨灵帮助大禹开山引水,疏导河流。
其四是珍珠姊妹化清泉。根据蚌埠民间故事《圣珠与灵珠》的记载:大禹曾在涂山指挥治水大军同水怪决战,烈日下人们焦渴异常。为了帮助治水队伍战胜洪水,珍珠姊妹——圣珠与灵珠决心化作山间清泉——圣泉和灵泉供人们饮用。“于是,圣珠和灵珠就在山顶西侧一处幽静的树林里,选择一块悬崖峭壁,毅然决然地钻进了峭岩下面。从此,这两个相距不远的石缝里,便经久不息地流出汩汩的泉水。”(载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蚌埠民间故事集》,葛士静搜集整理)可谓是“珍珠姊妹爱珍珠,化作清泉永不枯。承继禹魂多奉献,优良神话入新书”。现在,圣泉和灵泉已经成为涂山的一处重要景点。雕塑“珍珠姊妹颂”就是根据这个神话创作的。因为大禹治水成功后,涂山氏国经济发达且盛产珍珠,故而蚌埠又称“珠城”,所以这座雕塑也成为蚌埠的“城市标志”。
对封建时代“灾异说”理论溯源,可以发现洪水、旱灾、地震等自然现象都是上天旨意的表现载体,目的是惩戒人们,从而皈依现有的统治秩序。在神话中,大禹治水是“违反天命”的,因此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他面对各种邪恶势力,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一一地加以战胜。
其一是逐共工。《淮南子》记述道:“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流溟涬。”[3]为了执行天帝惩罚人类的旨意,水神共工从西方掀起了滔滔的洪水,滚滚向东,一直淹到今山东境内的空桑。当时黄河的龙门尚未凿开,吕梁山脉也挡住洪水的去路,江水和淮水互相汇通,条条河道都泛滥起来形成内涝,大地一片茫茫。大禹“致群神”(《国语》),他率领这批天神,驱逐了共工。因此《荀子》赞扬道:“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涂山上有“聚仙台”,就是传说中大禹召集群神的地方。
其二是斩相柳。《山海经》说:“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共工的部下相柳是一个九头怪物,头伸到九座山上去找食物。它所接触到的地方都变成了沼泽[4-5]。相柳被大禹斩杀后,它流出的血十分腥臭,淌到哪里,哪里就五谷不生。大禹挖掘了巨大的深坑来加以填埋,三填三陷,只得在此修建一个供众神降临的台子,来镇压其邪气,这个台子就位于昆仑山之北。
其三是锁无攴祁。对此,《太平广记》和《勘淮笔记》均有记载:大禹治理淮河时,曾三次登上淮河的源头桐柏山。但却遭到当地恶势力的抵制,一时间风云骤变,风惊雷鸣,岩石号叫,树木呼啸,头领们指挥武装力量把持河道,不让施工[6]。大禹震怒,召集了桐柏山神等神灵前来, 他们见了大禹纷纷叩头听命。于是大禹囚禁了鸿蒙氏等一批神怪,经过审问,追查出罪魁祸首是涡河与淮河之间的水怪无攴(音坡)祁。无攴祁能言善辩,能识别江河的深浅和大地的距离。其形状像猿猴,塌鼻子,高额头,青色的躯体,白色的头颅,金色的眼睛,雪白的牙齿,颈子伸出来有一百尺长,力量超过九头大象,搏斗、跳跃、奔跑都非常敏捷。大禹先后派童律、乌由木去制服,都没有成功。最后派庚辰前去,才捉住了无攴祁。这时成千的山妖、石怪、木魅、水灵围绕起来,奔走呼号,也被庚辰用长戟赶跑了。于是大禹把无攴祁的颈子用铁链锁起来,鼻子穿上金铃,永远禁锢在淮河下游的龟山之下。这样才使得治淮的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在无攴祁被捉以后,《怀远县志》记载道:“传说大禹曾将水怪无攴祁锁镇谷底。”因而,涂荆二山之间的荆山峡又名“攴祁川”。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有“川锁攴祁水尚浑”之句,即指此处。
大禹治水,历尽千辛万苦,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为民造福的事业,在事业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毅然服从事业的需要,做到大公无私,并以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示范。这在神话里也有所反映。
其一是秉公执法斩防风。《述异记》载:“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骨专车。”对此,蚌埠民间故事《大禹斩防风》介绍道:
很久以前,天地之间到处都是洪水,无边无岸……禹王爷心急如焚,决定在禹会村召集天下诸侯计议, 违令者斩!一道令下,各路诸侯不敢怠慢,风雨无阻,披星戴月地匆匆赶来。禹王爷一一过数点了名。三千诸侯,到了两千九百九十九,别人没少,只少了个他的外甥防风氏。提起防风氏,可不简单,此人姓漆,天生的大个头……在治理洪水中,开头确实立过不少功劳……后来他居功自傲啦,禹王几次警告他要虚心,不要自高自大。他总当耳边风……这次会已开了三天,快散了,他才吊儿郎当,松松垮垮地来到。禹王爷本来心里早就有气了,现在又见他一脸傲气,满不在乎,气得老人家实在忍不住啦。杀吧,是自己外甥, 老姐姐跟前一个独头儿;不杀,对不起天下百姓,这节骨眼不按期来开会,就是拿千千万万的人命开玩笑嘛!像这样下去,以后治水的事也就不好办了。纪律是大伙定的,大伙都要遵守。是外甥就该徇私吗?己不正,焉能正人!他下定决心:杀! 禹王爷命令防风氏跪下来,叫刽子手爬上文笔峰的山顶上,搭了个高大的脚手架,用 “降魔剑”斩首。“防风氏哭了,眼泪滴在淮河里,像暴雨一般。血,把河水染红了,尸首倒了下来,有几里地,骨头用几百辆车子往外拉。至今这里还传说“尸倒九里,骨拉千车,血流上下红(洪)”。现在涂山脚下的上洪(红)村、下洪(红)村的名字就打那时留下来的(载《蚌埠民间故事集》,王明康搜集整理)。
大禹召开诸侯大会的会址禹会村在涂山脚下,原有“禹帝行祠”,现虽倒塌,尚有台基可寻。不远处有防风冢(意即防风氏的坟墓),是涂山地区的一处景点。因此,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在《涂山》一诗中有“防风冢映夕阳红” 之句。
其二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史记》载:“禹曰,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在蚌埠民间故事《白狐洞》中叙述道:
相传大禹治水曾走过这里。一天傍晚,他感到有些孤单。心想,自己已是三十郎当岁的人啦,还没个妻子,如果我在这一生还不能治好天下洪水,又有谁来接替我呢?果然这天他在涂山向阳的山坡地方,遇到一位精明、美丽的姑娘叫女娇。原来这位姑娘就是那只白狐狸变的。她想,大禹治水十几年,风里来,雨里去,为民除害不怕苦,不怕累,不求名,不求利,人品又英俊,嫁个这样的人,包准有出息。大禹见了年轻美貌的女娇更是满意,一下子就看上了。当即择个吉日,三月二十八,在山上“台桑”石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结了婚(载《蚌埠民间故事集》,王明康整理,李永德口述,流传于怀远马城)。
在蚌埠民间故事《启母石》中,则记载了大禹新婚离家,三过家门不入,启母化石的传说:
婚后第三天,大禹得知南方江浙一带发了大水,他心急如焚,告别了妻子涂山女(即女娇),带领着治水大军,奔赴南方治水去了。大禹长年在外,治水十三年,曾经三次往来江淮之间,都没有进入家门去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后来大禹终因南北奔波,积劳成疾,在浙江会稽(今绍兴)患病而死。自从大禹出门后,他的妻子涂山女,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每天都要来到涂山坡上,坐在那里凝神地眺望遥远的南方,等待丈夫的归来。可是望穿秋水,却再也见不到大禹的影子。传说涂山女朝思暮盼,精诚所至,竟然变成了一块石头。这就是留存到今的“启母石”。这座“启母石”位于涂山的“半山坡上”,“当地人都把它称作石婆婆”(载《蚌埠民间故事集》,葛士静搜集整理)。
对此,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曾留下“启母石迎新月白”的诗句。
在远古时代,人类处于幼年期,对于所面临的客观现象缺乏科学的理解,只得运用想象来说明许多自然乃至社会现象,于是产生了神话。但神话又并非完全脱离实际,它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客观情况。因此说,神话折射了历史。大禹治水的神话,首先充分体现了先民们在与洪水作斗争中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为民造福的精神,这些都是与历史相一致的。其次还可以从神话的一些事件和角色中,找到历史的影子。
鲧腹生禹。在神话里,是鲧从腹中孕育了禹,这正反映了鲧与禹在治水事业中的传承关系。在“与天抗争,为民造福”的精神上,他们是一脉相承的;而在治水方针上也是有继承有发展的,正如古人所说的“失败为成功之母”,禹总结了鲧的经验教训,把鲧的以“埋”为主的方针发展为以“疏”为主、以“埋”为辅的方针,终于取得了治水事业的成功。
河精献图。反映了大禹在施工之前,曾对洪水泛滥的规律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且制订了治理洪水的计划,绘出了河道施工图。
应龙开河,玄龟负土,巨灵导流。这些反映了大禹治水的方针。他首先让应龙和巨灵来开辟河道,以疏导洪水,体现了以“疏”为主的方针;同时也不排斥在必要时对洪水的堵塞,即以“埋”为辅,因此他让玄龟负土于后。
鲧治水时盗息壤所依靠的“鸱”“龟”,和大禹治水时所依靠的“应龙”“玄龟”,以及涂山的治水大军,反映了鲧和禹治水时曾广泛地发动各地的氏族共治洪水,而其中以“鸱”“龟”“应龙”“玄龟”为图腾的氏族,以及在涂山立国的淮夷氏族,曾经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至于共工、相柳、无攴祁等,则代表了洪水的灾害和破坏治水的敌对势力,从而衬托出治水事业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对于神话,马克思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转引自《矛盾论》)而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当人们已经对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作出理论上的科学解释并在实践上加以运用时,神话“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来“形象化”地解释自然乃至社会的时代即已过去,而折射历史的功能也在逐渐淡化。但是,它用以反映人类在“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以及发扬正气的功能并没有消失,它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仍然起着积极的作用,并将永远存在。因而神话也就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形式,继续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说,最好的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矛盾论》)。
虽然创作者们各自处于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但是他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大禹治水。因此,这批神话就派生出两大特点:一是能够充分体现积极的思想内容。这是由于治理洪水是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英雄行为,而大禹就是古代人民治理洪水的杰出代表。因而,由此展开的神话作品,其基调是健康的,其主题是积极的,这就是“其精华甚多而糟粕甚少”的原因所在。二是可以形成系列的故事情节。大禹治水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事件,以这个事件为梗概创作的神话,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能够自发地形成系统。
虽然大禹治水的神话能够自发地形成系统,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加工整理并有所取舍。这项系列化的工作,在许多同志的努力下,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例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古神话纵横谈》一书,就专辟一节,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大禹治水的远古神话;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蚌埠民间故事集》记载了一系列有关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江苏如皋木偶剧团2003年9月在广州演出了神话剧《大禹治水》,以生动的形象和完整的情节,系统地表现了大禹的高尚精神。这些工作都为大禹治水神话的系列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大禹系列神话的探讨,可以得知,文学艺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神话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可从文史哲不同角度研究,先秦诸子百家著作、历史散文,还有其他包括后来的一些典籍都是这样。因此,对于神话,应以审慎的态度来加以研究,而不应随心所欲地加以论定,至于对有关大禹治水的神话,当然也应如此。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虚心地向前人的研究成果求教,向社会和自然的客观实际求教,而不要“强不知以为知”,将神话简单地斥之为“荒诞无稽”了事。这样做不但无助于涂山大禹文化的传播,而且有损于涂山大禹文化的开发与发展。
也应坚信,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以负责的态度科学地对待神话,而不是以轻率的态度加以否定,就能够进一步发掘和整理关于大禹治水的系列神话,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