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鹏,李 晶
(天津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公共危机和重大灾害事件中的应急语言服务呈现多语化特征。应急事件发生时,灾情事件的预防和控制都要通过精准有效的应急语言翻译(Emergency Translation Services,ETS)来实现应急减灾信息的国际传播和分享。应急语言翻译可满足应急语境下的话语传播需求,打破突发事件中的语言屏障,并最终助力控制应急形势,稳定社会秩序。通过ETS,一方面可以向外籍人士普及科学防治知识,抵制负面话语和谣言传播,加强舆情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有效地传达国家立场和方案,维护国家形象和意识形态安全。
ETS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大量具备特定素质的专门人才,即必须能在应急情景中使用目标语言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ETS翻译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提高译者的应急语言翻译能力,虽然目前学界不乏对于翻译能力的探讨,但鲜见对专门领域翻译能力的研究。ETS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横空出世,培养一批能够在应急情景中提供高质量翻译的人才,不仅可以有效支持此次新冠疫情抗击,而且可以为未来重大灾害中的语言服务提供智力储备。翻译人才的培养既需“增量”又需“提质”,这背后必然要有理论的支撑。本文梳理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出发,尝试构建ETS翻译能力模型,以期为应急语言服务及相关翻译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能力(competence)宏观指国家、地区或机构层面的能力,微观主要指个体的能力。在能力培训领域,有多种对于能力的定义,Lasnier(2000:32)提出能力是一种在不同情景下知道如何通过融合、调用和组织不同才能、技巧和知识实施行为的复杂专门技能;Yániz和Villardón(2006:23)将能力定义为执行一项指定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组合,以及在特定场合调用和应用这些资源来产出特定结果的机制。根据新版《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EQF),能力指“在工作和学习场景中,在职业及个人发展进程中,业已经过验证的能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以及综合运用个人、社会和方法技能的本领”。因此我们可以把能力简单理解为完成一项目标或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翻译能力可以理解为完成一项翻译任务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学界对于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的探讨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学者们都提到了“翻译能力”这个术语,但对其明确定义的学者较少,甚至所使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如转换能力、翻译技能、翻译表现等。Wilss(1982:58)认为翻译能力是一种“超能力”,是通过两种单语能力产出文本的能力;Bell(1991:43)将译者能力定义为译者实施翻译过程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Albir(2017:18)将翻译能力定义为知道如何翻译的能力。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Harris和Sherwood(1978)最早提出自然翻译观,认为翻译能力是双语者与生俱来的能力,并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得到提高。Pym(2003)提出了最简翻译能力模式,认为翻译能力是根据源语文本生成一系列可供选择的目标文本,以及能够迅速肯定地从这些目标语文本中做出选择的能力。最简模式虽然突出了翻译学习的独特性,但对于翻译人才培养操作性不强。国外学者大多较为认同多元成分模式,即翻译能力是由多个可以辨别的分项能力组成。Delisle(1980)认为翻译能力包含语言能力、百科能力、理解能力和信息重组能力,Neubert(2000)提出构成翻译能力的五个子能力为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西班牙巴萨罗那自治大学的PACTE小组(Albir,2017)提出了被认为是翻译研究领域最为先进的能力模式,他们认为翻译能力由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能力、工具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素养构成。
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对翻译能力有所关注。刘宓庆(2003)曾提出翻译能力的五个维度: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苗菊(2007)从翻译教学的角度出发,将翻译能力概括为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每一种能力又包含多个构成成分。马会娟(2013)在PACTE翻译能力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以双语交际能力为核心,以翻译专业知识、使用查询工具的能力、策略能力和语言外能力为组成部分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模式。
从国内外学者对于翻译能力模式的构建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较为认同翻译能力多元成分模式,这反映了翻译能力的复杂性,和翻译跨学科的属性有所关联。Waddington(2000)曾提出多元成分模式会使翻译能力的成分越来越多,且这种模式似只关注理想的翻译能力,而非如何通过学习发展翻译能力。但综合来看,多元翻译能力模式是能够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的一种描述翻译能力的有效视角,并在翻译人才培养上有可行性,我们可以对子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来提高翻译能力。因此,在对应急语言翻译能力的讨论中,我们也借鉴了这一模式。
王立非等(2020)指出应急语言服务是通过提供快速救援语言产品、语言技术或参与语言救援行动而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防检测、快速处置和恢复重建。应急语言服务(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s,ELS)中必然也包含应急语言翻译,我们将其界定为:针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检测、快速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快速救援的语言翻译产品、语言翻译技术或翻译救援行动,包含口笔译的急救翻译、翻译软件的研发、翻译文本的传播、翻译政策与原则的制定、翻译人才的培养和语料库的构建等。基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将ETS能力概括为在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中提供ETS产品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之所以使用Emergency Translation Services,而非Emergency Language Translation,是因为我们认为“应急语言翻译”并非是对于“应急语言”这一特定语言类型的翻译活动,而是指在应急状态下提供翻译产品,特别是翻译服务的能力。根据李宇明和饶高琦(2020)所提到的应急语言品种,ETS涉及到的语言可以包括普通话、方言、民族语言、主要外语、周边语言和手语、盲文等。本文主要探讨狭义翻译的概念,即语际翻译。从翻译产品的载体来看可以是应急现场的口笔译产品,也可以是翻译的音频或视频产品,或远程电话口译,或是基于Web的文字或印刷出来的纸质翻译产品。
目前翻译界普遍认同翻译能力是由若干个子能力组成,但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翻译能力的不同构成方式。西班牙PACTE小组的笔译能力模型是得到学界较多认同的观点,原因是该研究小组围绕翻译能力模型及其包含的子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具有较强说服力。鉴于此,我们在PACTE提出的能力模式基础上,结合ETS的特点,尝试构建ETS能力模型并详细分析各个单项能力成分的内涵。
ETS能力是包含笔译和口译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构建ETS能力模型时应将口笔译均考虑在内。目前学界对于口译能力研究较少,从有限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多认为口译能力主要包含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口译技巧。这与上文所探讨的翻译能力构成基本一致,但双语能力在笔译过程中体现为源语文本理解能力和目标语文本生成能力,在口译中体现为源语听辨理解能力和目标语口头表达能力,笔译过程中的策略能力在口译中表现为口译技巧,但其内涵并无实质差异。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尝试构建出ETS能力模式的要素:双语交际能力、应急主题知识、翻译专业知识、工具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素养。这些要素可以分为言内能力和言外能力,其中言内能力指双语交际能力,言外能力指应急主题知识、翻译专业知识、工具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素养。如下图所示:
针对ETS能力,我们采用双语交际能力而非双语能力,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双语交际能力更加强调语言在现实情境中的使用,而在应急语言服务语境下,翻译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得到更加显著的体现,译员所提供的翻译产品必须以实现灾情有效防控、话语的有效传递为宗旨,让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码,实现应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交际是应急状态下收集和传递信息的必然要求。第二,ETS能力包含口笔译两方面的能力,口译能力更加强调交际效果。有研究表明紧急情况下个体使用语言的能力会大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在紧急情况下人的心理认知过程会发生障碍。相比较于笔译,口译工作者往往会在现场面对突发紧急状况,从而影响其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ETS的语境下,我们更加关注利用双语能力完成交际的能力,但其基础仍然是双语能力。学界对于翻译的探讨发生过多次转向,所关注的重点也经历了从原文到译文,从语言到文化,从规定性到描写性,从翻译产品到翻译过程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包括本地化在内的不同模态的翻译行为,据此有学者甚至提出将翻译专业改为语言服务专业。但不论翻译行为的表现形态如何,只要其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双语能力就一定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能力。
翻译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技能培训与提高汉外语言水平的双重任务,或曰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的提高应是齐头并进,而不能厚此薄彼(刘和平,2009)。在ETS人才培养中,应该有意识地设置相应的双语课程,在兼顾母语能力提高的同时,重点关照外语交际能力的养成。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积累外语地道表达,不断提高句法能力、语义能力和篇章能力,也可以借助语料库等工具,验证译语搭配,在提高译文质量的同时强化外语表达能力。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时,ETS旨在通过跨语言的交流帮助受众进行应急预防、快速处置和恢复重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受众性,因此ETS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在语义、句法、文体、语用等维度着重关注双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译者翻译能力的工作界面和表征主要是文本,但翻译能力也包括文本外的非文本能力,且非文本能力也可能表现在文本中(刘晓峰、马会娟,2020)。ETS言外能力包含应急主题知识、翻译专业知识、工具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素养。
应急主题知识主要指与应急服务相关,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起重要作用的专门知识。ETS涉及诸多学科,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翻译志愿突击队,就涉及医疗救助、海关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的应急语言翻译,这种应急主题知识在翻译服务中,主要表现在对相关术语的理解和表达。翻译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信息,应急状态下这种信息传递尤为重要,如果译者想正确理解意义和表达意义,不仅需要语言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应急主题知识。应急主题知识在笔译中可以通过充分的查证(工具能力)得以弥补,在口译中则要求译者能够熟稔于心。
翻译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关于翻译原则的知识,如翻译单位、翻译方法、翻译过程、翻译述要以及对于翻译本体的理解等。在ETS实际操作中,虽然这些翻译专业知识并不能直接具体地指导翻译实践,但却能够帮助译者在译中做出选择与决定,在译后进行反思和总结,更快成为一名称职的ETS工作者。
工具能力是指通过使用现代信息工具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模态翻译的涌现,译者使用现代信息工具协助翻译的能力已成为其能否胜任不同翻译任务的关键因素。在应急情境下,译员往往面临着时间紧迫、类型多样、任务复杂的情形,为化解语言障碍,实现有效沟通,传统口笔译模式已无法满足应急需求,工具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在ETS实际操作中,笔译技术可以从译前、译中和译后这三个阶段来考察。译前:格式转换、资源提取、字数统计、重复率分析、任务分析、术语提取、重复片段抽取、预翻译等;译中:辅助拼写、辅助输入、电子词典和平行语料库查询及验证、翻译记忆匹配、术语识别技术等;译后:质量检查、翻译格式转换、译后排版、翻译产品语言测试以及语言资产管理技术等。对于口译来说,技术也可以在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不同阶段发挥作用。译前:译员需要快速掌握专业知识和词汇并能够使用相关的口译设备;译中:译员在现场操作口译设备并借助口译辅助工具开展口译活动;译后:译员总结口译得失并对口译素材和口译语料进行更新、维护和归档管理(李智、李德凤,2019)。
策略能力是PACTE翻译模型中最为重要的单项能力,是译者在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其他能力的能力,因此也可以认为策略能力是一种元能力。ETS的多维需求更加需要译员充分调动各个子能力,以应对紧急状态下的特殊翻译需求。
心理-生理素养包括各种不同的认知、态度以及心理活动机制。ETS实操往往具有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艰苦以及工作状态多变等特点,译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其能否顺利完成翻译任务的前提保障。
针对以上各个言外能力,我们认为在ETS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门训练,以强化不同单项能力。第一,培养应急主题知识能力。应急语言服务具有跨学科性,涉及语言学、方言学、应急学、医学、交际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新闻学、舆情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滕延江,2020),应急语言翻译也自然会涉及诸多领域。可开设选修课程或不定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做线上或线下讲座,提升ETS译员的应急主题知识储备。第二,培养翻译专业知识能力。通过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课程,使ETS译员加深对翻译本体的认识,知晓更多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能够在提供应急语言翻译服务时更有效地做出决策。第三,培养工具能力。通过翻译技术相关课程提高ETS译员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语料库、搜索引擎等工具的能力,并通过应急翻译项目管理等实操训练,将使用工具的能力融入到实际翻译任务中。第四,培养策略能力。这里的策略能力并非是传统意义上针对文本转换的翻译策略能力,而是脱离文本,合理规划整个翻译过程并寻找最为恰当的方法整合其他子能力完成翻译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需要ETS译员不断提高其他各项子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实际翻译任务中积累经验,更具有操作性的做法是模拟演练现实中的ETS场景,通过模拟更好地训练和整合各单项能力。第五,培养心理-生理素养。ETS译员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认知能力,特别是注意力、记忆力和快速反应力的训练,同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确保在应急服务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下提供高效高质的应急语言翻译服务。
系统培养ETS能力中言内能力和言外能力需要建设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ETS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译”抗“疫”成为这场全民“战疫”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后方支持。随着全球交往的不断深入,相比于十七年前抗击非典,此次抗击新冠疫情对于应急语言服务,特别是对应急翻译服务的需求格外突显。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于ETS的需求会愈加强烈。如何才能训练和储备一支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ETS人才队伍,做到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并付诸行动的。
ETS涉及在紧急情况下不同领域的业务交流,因此ETS人才培养既需要依托于平时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又不能止步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和方案,必须在翻译教学中开展应急相关知识积累和技能养成,才能培养出合格的ETS人才。
天津外国语大学志愿翻译突击队在此次疫情中积极投身于机场、社区等防疫一线开展应急语言翻译任务,用语言为“外防输入”和“内防扩散”筑起了“防护墙”,人员构成主要为翻译硕士(MTI)的口笔译师生,以学生为主。MTI是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翻译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置的,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注重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养成。MTI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知识和工具能力均具备一定水平,这主要得益于翻译实践训练、翻译理论习得和翻译技术学习。在心理-生理素养方面,大部分MTI学生表现出了较好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具有较为出色的身体素质。在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身着防护服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翻译任务,这可能和在选调翻译志愿者时明确要求身体健康有关,通过内部筛选,最终留下了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好的志愿者。MTI学生表现出最多短板的子能力为应急主题知识,其知识结构并不涵盖医疗、海关等相关领域,对于专门用途的特定术语表达不能够准确构建和交流。但是,ETS能力的各个子能力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弥补,即较强的子能力可以通过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弥补较弱子能力的不足。这一点在ETS实操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体现是用工具能力弥补主题知识的不足,即学生通过查阅百科全书、搜索平行文本、使用语料库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应急主题知识的薄弱,同时通过寻找目标语言的相关素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双语交际能力的欠缺。
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下,MTI以语言服务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最适合ETS人才培养,可以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增设应急语言服务课程模块,把相关课程内容结合进现有的MTI课程之中,充分体现ETS能力的各要素。应急语言服务专业课程应包括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课程(如医学基础知识、海事基本知识)、专门用途语言课程(如各个语类和典型场景的语言表达),以及应急心理语言学和应急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蔡基刚,2020),这些课程主要涵盖了双语交际能力和应急主题知识能力。与此同时,还要继续通过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技术等课程,促进其他子能力的提高。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素养则可以通过设置应急模拟演练等实操活动来加强。
目前,全国开设MTI的高校已达到200余所,这可以为ETS人才库提供有效的人员保障。一方面,可以考虑将现有的MTI口笔译学生纳入ETS人才库,并定期组织相关课程的培训和模拟演练,以应对突发状况的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MTI口笔译方向之外增设ETS方向,这一方向可在口笔译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应急语言服务相关课程,但这需要进行更多论证,如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及师资问题等。也有学者(同上)认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应主要在非语言专业的学生中开展,如公共卫生、海事、航空、公安、军事和外交等专业,应急语言服务的主力军应是懂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医疗和海事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而不是外语专业的学生。这种说法有其合理之处,很多专业领域的知识确实是外语专业学生短期内无法掌握的,比如很多医学口译或者法律口译均是由医学背景或者法律背景的译员承担。但在这些专业领域并不一定有足够多能够满足应急语言翻译的人才,外语能力特别是外语交际能力相比较于应急主题知识能力,更是一种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的能力,因为应急主题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工具能力得到某种程度的弥补,但双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在口译现场,则往往不易弥补。当然,我们可以将具有较好双语交际能力的非语言专业学生同时纳入人才库,做到以MTI学生为主,其他专业学生为辅,依不同的应急场景选派不同的译员提供ETS服务。
目前国内外对ETS的研究尚不多见,且未成系统。为解应急之需,我们亟需提高译员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在ETS多元能力模型中,言内能力指双语交际能力,言外能力指应急主题知识、翻译专业知识、工具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生理素养。言内能力为能力模型中的核心能力,言外能力是能力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补充和促进,较强的能力有时可以弥补较弱能力的不足。期待该模型能为不同应急环境储备多元化的译员,也期待我们的ETS能力研究达到提升应急语言服务质量和为ETS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之目的,并为现有ETS研究做出一定的补充和丰富。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