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语言策略探析

2021-12-02 19:32康喆文王铭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康喆文,王铭玉

(陕西师范大学 全球区域与城市研究院;天津外国语大学 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

一、引言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公共突发事件让“应急语言服务”应运而生,引发了语言学界的热议。一年多来,学界对应急语言服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郑泽芝、徐铂,2020)、应急语言的机制构建(郭印、于德湖,2020)、应急语言教学与人才培养(蔡基刚,2020;穆雷、刘馨媛,2020)、应急语言服务与国家治理(刘钦荣,2020;王辉,2020)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对应急语言服务形成了初步共识,但对于应急语言服务究竟“如何操作”的研究却仍停留在表面。

“策略”通常是指善于灵活运用适合当时情况的斗争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将“应急语言策略”理解为:针对公众突发事件在语言研究或语言应用层面采取的应对方式和方法。应急语言策略从宏观上讲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中观上讲是语言生活中语言资源特殊应用的表现形式,从微观上讲又离不开语言服务领域的技术操作。故笔者拟从应急语言服务的制度层面、资源层面、技术层面对应急语言策略进行探析,以进一步加深对应急语言服务的认识。

二、应急语言制度策略

语言服务的制度结构是指语言服务关联规程、准则和标准的文本化表征,是语言服务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不同主体在从事语言服务行业的过程中都需要准则和规范,它是语言服务行业正常运行的基本底线,也是衡量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志。国家的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规范和语言法规,对语言事业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

国家应急语言服务是国家语言服务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其他涉及国家和社会重大利益等应急事件中提供的语言服务,可以说是一种以明确解决突发应急事件为导向的语言服务。国家层面的应急语言服务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国家应急语言服务以维护和保障国家根本利益为核心,国家语言服务应服务于国家治理,力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次,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应满足不同应急事件、不同地区对语言服务的需求。再次,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应能应对国际上的各类突发事件,保证国与国之间、世界上不同地区间的交流协作。鉴于上述三点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我们结合语言服务研究及应用的现有成果,将应急语言服务的宏观策略分为应急语言总体规划、应急语言日常规划和国际应急语言规划。

1 应急语言总体规划

应急语言规划(预案)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语言服务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语言规划作为应急救援预案的组成部分,需要纳入到国家应急治理体系中去,辅助其他应急救援服务。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规划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事件的复杂性、危害的严重性、事件的关联性、处置的紧急性及影响的滞后性等特点(菅强,2009:3-5),我国已出台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体系:“一案”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为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因此,首先要建立应急语言“一案三制”,让应急语言服务有法可依,这是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规划的首要之需。

其次,加强应急语言能力综合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急语言能力是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利用语言(文字)资源提供语言应急援助的能力。应急语言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是对应急语言资源储备的激活和利用(王辉,2020:8)。应急语言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实际上是应急语言供给侧和需求侧二元要素合力的体现。从供给侧来看,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市场化的个体等在提供应急语言服务时均需具备提供应急语言援助的能力。从需求侧来看,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及市场化的个体也是应急语言能力的需求体和使用方,因此供给能力和使用能力需同时满足才能让应急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关于语言能力的研究咨询、技术开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教育培训等相关应用屡见不鲜。一个国家对于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是考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应急语言能力的发挥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市场化的个体的全力参与及配合。

再次,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应急语言服务国际合作共识。外交部长王毅(2020)在《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指出:“外交战线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和工作准备。我们将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直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全球阻击战。”王毅还强调,“要坚持多边主义原则,促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加强各方协调合作,凝聚全球团结抗疫共识”。在“全球抗疫、开放合作”的国际大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应急语言规划必须具备国际视野,达成国际合作共识,通力协作,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2 应急语言日常规划

应急语言服务是应急条件下的一种语言服务形式,应急条件来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构成了语言生活的内容。因此,国家层面应急语言宏观策略的展开仍然离不开对应急语言日常生活的规划,也离不开对公民日常语言服务需求意识的培养。

从国家语言服务的性质上看,国家语言服务具有公益性。国家语言服务应尽可能的为公民免费提供,不需要接受者支付费用,尤其是国家政府部门提供的语言服务(屈哨兵,2016:35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突发情况,政府在此条件下也应该提供无偿的应急语言服务,为保证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语言上的援助和支持,做好各个地区的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建设。

公民应急语言服务需求意识的培养也是应急语言日常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可组织应急语言通识课程、危机管理与防护技能、现代技术培训、素质拓展培训、事件场景模拟等培训课程,让公民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从容应对。

3 国际应急语言规划

国际应急语言服务即为需要进行国际交往和交流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应急语言服务。在国际应急语言规划层面,可以加强与国际大型组织的合作,发挥区域性国际组织对应急语言服务的保障作用,增加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和非通用语种的应急语言服务。国际应急语言规划的内容可从应急语言外语教育与培训、应急语言口笔译、应急语言咨询、应急语言本地化服务、应急外语电视传播、应急语言翻译技术工具开发等方面进行。

三、应急语言资源策略

语言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广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本身及语言衍生出的社会文化价值;狭义的语言资源是指语言信息处理使用的各种语料库和数据库,以及传统的各类语言词典。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离不开语言资源。笔者在此以语言资源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应急条件下的语言自然资源和语料资源,从语言资源保护、建设、利用和开发的角度阐述应急语言服务中的语言资源策略。

1 应急语言的自然资源策略

语言资源既然属于资源的范畴,那谈及语言资源一定离不开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和保护。李宇明(2011:68)曾多次提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资源,而且是经济的资源,语言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要努力发展语言产业和职业,赚取语言红利,全社会应倡导树立语言资源意识。从语言资源的价值角度来看,语言资源不仅具有信息价值,能够传递信息,为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搭建沟通的桥梁,更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生态价值及政治价值(范俊军、肖自辉,2008:129)。应急语言服务实际上为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急语言自然资源既要满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成中对语言资源的供给,还要满足在应急条件下对语言资源的使用需求。对加工自然语言资源、以应急语言知识为呈现方式提供语言服务的产业来说,应急语言自然资源具有无可争议的经济价值;对提供无偿应急语言产品和服务的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应急语言自然资源具有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李现乐(2010:18)曾提出,不同类型的语言服务都是对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存在脱离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语言服务的工具、过程和呈现形式均离不开语言。故在应急语言服务中,应急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急语言自然资源需要国家统一建设、监测与研究。徐大明(2008:13)指出,调研和评估是确认、占有和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的先决条件,语言资源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对它们的适时监测就至关重要。语言生活监测指的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地、不间断地对能够代表某一社团或某一领域语言使用状况的语料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描写,目的是及时反映语言生活状况,描述语言变化实态,向人们提供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以便对语言这种资源进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达到保护语言生态,创建和谐语言生活,实现语言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崔乐,2011:62)。如若应急语言自然资源也能够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类型由国家进行统一、定期的开发、监测与研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生语料”进行入库编排、统计、描写和分析,及时反映应急语言自然资源的使用状况,描述其自然的变化状态,并将应急语言自然资源监测纳入到公共突发事件管理中去,那么应急语言服务就有了语言资源物质层面上的保障。

其次,应急语言自然资源需要与语言文字规范相统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是衡量某一领域发展成熟与否的硬指标。语言文字规范建设是语言资源优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应急语言服务不仅涉及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还涉及不同国家的官方语言,没有规范的专业术语支撑,便无法提供专业的语言服务。应急语言规范的制定也应该建立在资源开发和优化的原则上,与实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统一。总的来说,语言文字规范的制定和实行不是最终目标,应急语言自然资源的利用是达到国家基本政治经济目标的手段。

2 应急语言的语料资源策略

语料顾名思义即语言材料,也可被理解为语言数据,可以用来代表一种特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应急语言的语料资源可以说是一种衍生的语言资源,是对应急语言的自然资源进行研究和加工处理的结果,它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特征(即广泛搜集语料并以不同形式存储)、系统性特征(即搜集的语料具有平衡性和系统性,能够代表应急条件下的语言事实)、同质性特征(即属于同一类内容的语料)、专用性特征(即搜集到的语料均是在应急条件下使用)的语言资源形式。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政府核心职能的体现,应急语言服务也应被纳入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中,对应急语言语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作为长项工程储备在册。

首先,对应急语言的语料资源进行调查、搜集并规范加工。对应急语言服务中涉及到的普通话(包括各地方言区的地方普通话、海外华语)、简明汉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外语、国内外规范的盲文手语等进行田野调查,包括语言国情(全国各地的语言方言种类、分布、使用人口、使用情况、变化情况等)、语言文化(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各地方的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说唱表演等语言文化现象)、语言生活等,以及在应急条件下人们对应急语言服务的普遍需求程度等。在此基础上对应急语言的语料资源进行在线采录,逐步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最后进行资源汇集,以电子语料和纸质语料的形式进行图片化和文本化处理,进行规范化、数据化加工后入库存贮。

其次,开发应急语言的语料资源平台库建设。语言资源库包括语言国情库、汉语方言库、少数民族语言库、语言文化库,分别对田野调查中获得的分县语言国情材料、汉语方言语料、少数民族语言语料、语言方言文化材料进行电子化并导入资源库中。通过调查、搜集和规范加工,应急语言的语料资源可以进行展示,例如可根据我国各类应急事件常见分布地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展示应急语言语料资源的地理分布并生成语言地图,进行语言地理标注或统计分析(曹志耘,2015:15)。

再次,进行应急语言语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可采用语言地图,包括中国分县语言分布地图集、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地图集三大系列,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电子版拟结合中国语言地理信息系统,把历史行政区划、地理地形、交通、人口等参数与语言方言分布情况结合在一起,制成三维立体语言地图(同上)。在此基础上绘制关于应急语言的“中国分县语言分布地图集”和以汉语为单位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甚至将语言地图扩展至世界范围内。此外,还可定期进行应急语言资源报告的整理和发布。

四、应急语言技术策略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神经网络技术的深度应用,语言服务正发生着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应急语言服务也应紧随语言服务的步伐。从语言技术开发和语言技术服务的角度,应急语言技术经历了应急语言服务产品输入、应急语言服务产品加工、应急语言服务产品使用三个过程。在突发应急事件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中,应急预防、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和事后恢复的全过程均有应急语言服务,如传播各类应急事件的科学知识、发布应急事件的最新预测和预警信息、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语言翻译沟通服务、发布应急事件处置应对结果和后续有关注意事项等等。在此过程中,应急语言服务的主要呈现方式为应急语言产品,产品的输入、加工、输出和使用便成为应急语言服务操作程序中的一条主线。

1 应急语言服务产品输入

应急语言服务产品输入即应急语言自然资源经过处理被存储为语料资源的过程,涵盖应急法规知识库、应急语言概念库、应急事件信息库、语言地理信息库、应急事件模型库及应急事件案例库等内容,是支撑应急语言服务产品输出的综合知识库。

(1)应急法规知识库

应急法规知识库主要包括国家和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自然灾害法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事故灾难类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公共卫生事件类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等社会安全事件类法规,以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等。

(2)应急语言概念库

为保证应急语言服务程序运作的统一性和标准性,首先要对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核心概念进行定义和标准化界定,如应急语言、应急语言服务、应急语言能力、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国家应急语言体系、社会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等。此外,还要对突发事件中常用的程序化语言、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进行统一的术语标准界定。

(3)应急事件信息库

应急事件信息库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基本信息、预警预报信息、事件监控信息和事件发布信息等关于事件过程的数据库。事件基本信息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类型、危险等级、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等,预警预报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内容、影响范围和时间、防范措施等,事件监控信息包括事件进展情况、目前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风险隐患等,事件发布信息包括发布标题、发布内容、时间和发布渠道等(赵婷,2014:70)。

(4)语言地理信息库

语言地理信息库以区域空间为单位,重在梳理各类应急事件常见地区的方言情况和普通话普及情况。可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确定相关地区的语言和方言分布情况,或根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确定濒危语言地区的分布情况,或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有关数据(如《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获取各地普通话及普通话普及程度信息。

(5)应急事件模型库及应急事件案例库

模型库和案例库主要用于存储应急事件典型案例的基本信息,如名称、事件类型、等级、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扩展信息包括案例具有的非普遍共性的特征数据、工作难点和演化方向等独特性信息,以及与案例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模型库主要包括应急事件的模型实体、模型目录、元数据及模型参数等内容(赵婷,2014)。

2 应急语言服务产品加工

语言技术中语言服务的软件工具沿用了语言技术开发中的语音识别、信息检索、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信息技术挖掘等技术,语言服务产业在应急语言服务产品加工过程中也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参照《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8),从语言服务业的范围上看,语言服务的主营业务涉及口笔译、本地化服务、语言服务人才培训、相关咨询服务、翻译软件和工具开发、字幕翻译和配音、文档排版、译后编辑和技术写作等。从语言服务的领域看,体育、旅游等文娱类,会议会展、法律、知识产权、金融财经等专业服务类,国际传播、影视文化、新闻出版、外宣等文化类,国防军工、海事、矿业、生物医药等理工类均需要语言服务。从服务类型上看,语言服务企业主要经营中译外业务,随后是外译中和外译外。从服务对象上看,语言服务的客户单位性质有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人等。语言服务产业无论是从业务范围、服务领域、服务类型、服务对象上看都存在着巨大的内生力,能够支持应急语言服务产品的加工,可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语种方面的需求。

3 应急语言服务产品使用

应急语言服务产品的使用涉及到社会公众、救援组织、指挥中心、指挥领导、指挥人员、保障人员等,直接使用的对象即受应急事件直接影响的人群、承担应急事件处置任务的人员(包括全国应急语言服务指挥中心、地方应急语言服务指挥部门及一线应急语言服务人员)和其他社会大众。

应急语言服务产品的使用可以通过应急报送通知系统,国务院、省级政府部门、下属专业部门、下级政府部门多采用内网门户进行语言服务产品信息报送,统一规划和管理针对应急语言服务产品输入的综合知识库和语言服务所能提供的产品。各企事业单位、公众等一般通过外网门户进行信息的接收,例如在上级确定了通知范围后,信息通过网页消息、短信(文字或语音形式)、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送给应急接收人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将应急语言策略可归纳为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主体层面的行为规范准则,即制度策略;在语言生活层面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资源策略;在语言服务技术层面对应急语言服务产品的加工,即技术策略。总而言之,应急语言服务策略的提出与实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纸上谈兵。应急语言策略应放在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去考虑,以多样化的语言生活为背景,同时也需要得到语言教育、语言翻译、语言技术、语言服务等各个领域的极大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