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王铭玉):

2021-12-02 19:32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极短时间内席卷全球,时至今日,它仍在全世界肆虐,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还对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造成严重冲击。这场疫情考验了许多行当,更是“拷问”了语言:平时的语言教育如何发挥作用?语言此时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语言应急的政策与法规是什么?语言志愿的行为准则是什么?语言服务的团队在哪里?语言服务人员的培训谁负责?语言(特别是外语)的发声、传播的途径是否需要规约?语言的对外翻译由谁来测评和鉴定?语言信息如何快速处理?多语种的设立是不是一种战略资源?语言服务有无策略而言?等等。回答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但学界对应急语言的研究还停留在浅显表层,真正的探索仍在路上。本期的五篇文章试图跳出语言本体研究的局限,对应急语言服务策略、应急语言教育、应急语言人才培养、应急语言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应急语言翻译能力进行深度探索。《应急语言策略探析》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分别涉及应急语言制度策略、应急语言资源策略以及应急语言技术策略,首次在体系层面上探讨策略问题。《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探究》的主旨是从供给侧角度来回答人才支撑问题,从应急语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建构、实训实践四个方面探索建构应急语言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能性,提出应急语言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方案。《应急语言服务者胜任力与应急语言人才评价》则是从需求侧讨论应急语言服务志愿者主体的素质问题,从应急语言服务者的专业素养、伦理道德、服务规范等方面,全面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实战以及考核标准,提升应急语言人才的胜任力。《应急语言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关注理论与实践两大维度,一方面探讨备急语言服务研究、应急处置语言服务研究和善后语言服务研究问题,另一方面从“战疫语言服务团”和“一基地三库”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应急语言服务实践中应具备的问题意识、资源意识、产品意识和国家意识。《应急语言翻译之能力考辨》通过对双语交际能力、应急主题知识、翻译专业知识、工具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素养的阐释,试图构建一个应急语言翻译能力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