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掣肘问题及发展路径探究

2021-12-02 16:50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苟阿妮
营销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人才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苟阿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剧烈变革,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高职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性。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产业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目标之一。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是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目前,在以校企合作为重要载体的高职教育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校企合作发展地方经济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一、现阶段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企业对高职院校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不高

在一些地方虽然确立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方向,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貌合神离”,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或者高职院校积极促推动,希望从企业获得一定资源支持,企业在短期内看不到收益而积极性不高;或者企业面对实际问题和困难,向高职院校寻求帮助,但院校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企业需求。长此以往,企业出于自身发展利益的考虑,对校企合作服务模式热情不高,参与度逐渐降低,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缺少了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也不适应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要。

(二)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鼓励校企合作服务模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各地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创新和尝试,但相关的监管制度还较为缺乏,与之配套的基础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共享、转移等缺乏明确的界定,在产生纠纷时双方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导致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难以长期持续发展。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在执行力度层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相关资源配置、考核评价以及监管评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也相对滞后。

(三)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尚未达成适当的利益契合点

企业经营的目的和目标是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获得持续增长的利润,保证企业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就合作企业而言,如果学校输送的人才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和发展,那么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可能大大降低。政府部门提出鼓励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并要求在学生实习期间也要给予相应的薪酬,这些规定保障了学生和高职院校发展的利益,但由于学生通常缺乏工作经验,生产效率不高,难以在短期内达到企业的要求,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将实习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来使用[1]。同时,实习学生在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时,心理落差较大,工作热情不高,得不到有效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学不到真正有用的技能和知识,导致对企业的认可度也不高,毕业后不愿意到实习过的企业就业。

在欧美一些国家的校企合作实践中,政府部门为了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保障企业的自身利益,对承担实习生培训任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府财政补贴,以补偿企业在实习生培训和技能指导过程中投入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企业在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愿意将实习生安排在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使学生在获得技能培训的同时,培养起对自己专业的认同和企业的认可,从而吸引学生毕业后入职实习企业,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以校企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业技术人才,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企业也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这样企业发展才能立足于市场竞争中。因此,校企合作对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高职院校都会面临严重的招生和就业压力。如果院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实习工作岗位,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必将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这对学校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的实习工作岗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将会为学校带来积极影响,可以为院校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

总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双方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校企合作发展地方经济的路径探究

(一)提升校内教育教学特色,为企业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

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环节,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需要,深入社会和企业,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工作,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实用型产业技术人才。学校可以对学生开展理论、技能和实践等综合能力的教学和考核,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人才过程中,要有符合实际的准确定位,为地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集管理、生产、服务等能力为一身的高端产业技术人才,让学生从走上工作岗位起,就能够适应岗位要求,就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2]。

高职院校和企业要找到合适的合作模式,让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企业中能够找到对应的实习工作岗位。确定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之后,高职院校要调整学校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心理素质的专业培训,让学生满足企业上岗的技术要求和心理素质要求。对为企业培养的人才要进行特色培训,要让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让学校和企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二)针对校企合作,提供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

利益驱动经济链条的合作发展,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各方利益的制度建设,要坚持公平公正、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合作理念。当地政府应当从双方互利的角度,制定关于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积极协调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机制,当好校企合作的中间人和协调人的角色。政府部门还应做好校企合作的基础保障,让合作制度有监管,让合作方式有法可依,从法律角度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校企合作应当建立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高职院校具有应用性人才培训和储备的优势,企业有实战经验、优质项目和高端科技设备的资源,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中要达成资源共享的合作制度,在政府和法律制度监管之下,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期发展。

(三)保障企业发展利益,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下,双方利益的有效增长是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高职院校谋转型谋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双方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虽然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但在双方利益没有做好相关协调和保障的情况下,缺乏主动进行深度合作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在校企合作之初,就需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下,对各自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保障双方的经济和知识产权等利益。此外,为了促进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还需要政府以政策支持或奖励的形式加以引导和推动,让企业有意愿接纳高职院校的实习生,为学生提供实习工作岗位和相关保障,鼓励高职院校配合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开发等工作。

(四)创新科学教研,吸引地方企业合作主动性

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学校科学教研成果的创新。从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来讲,如果不注重科学教研成果的创新,不仅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会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在新教改的教学理念中,鼓励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校企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中,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立足长远,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基础,依据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着眼科技发展新趋势,提前布局谋划,不断在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方面进行创新,吸引更多的企业特别是新兴行业的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中来,培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的新型产业技术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端应用型产业技术人才是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保障之一,高职院校要从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出发,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有能力、有技术、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润的增长,从而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落实和可持续发展,以此来推动地方经济的有效增长。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