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县连庄中心校 滕延超
“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经全体老师的提炼运用,不断总结得出的适合小学阶段的教学、学习模式“一导三环五步”的简称(即课前引导,课中三个学习环和五个学习步骤)。
“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承载“让教于学”的理念,逐步成为实现自主课堂教学的“拐杖”和“推手”,成为教学效果当堂检测的工具。
上课时,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设置恰当的情景来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导”,教师做一个简要的铺垫,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链接到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个过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这一环节的设置类似于前置测评,而又不能等同于前置测评,它的设置基于建构主义思想,在知识结构上与本节课内容有直接关系,为本课搭梯子,作铺垫。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链接,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基础稍差的学生也是一种复习提高。导学不是简单地对上一节课的复习、巩固,而是知识结构上的铺垫,因此应是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学约分时复习巩固质因数的概念;学习分数通分时链接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语文上学习复杂字的写法时,从简单的独体字开始;学习修辞方法,从低年级的简单的句子联想;英语也一样,学了上下,联想左右怎么写,学习特殊问句,联系一般疑问句怎么变……
这样做,表面上看,费时费力,实际上做到了知识的触类旁通,效果是举一反三。
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环,从学习任务开始,通过达标检测,到下一个学习任务;二是对学群学环,开始于学生自主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经过同学互帮群学,三是教师引导环,在自学、群学不能达成学习目标时,教师出现引导学生进行研学,通过研学达到学习目标,通过达标检测,顺利进入到下一个学习任务。教学的三环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环能完成的不用第二环,第二环能完成学习任务的不用第三环,时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进度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参与其中。
三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时时处处,教师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相关环节的安排。三个环节操作中都要注意: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侧重“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得到充分体现。
在三个学习圆环的使用中,师生分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学生以教材和学习目标为对象,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独学环节一般用在定义性的内容上,重在冷静思考,找到关键词语,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自学,这是高效课堂学生学习步骤中的第一步。
1.教师须明确告知学生预习的内容、要求、方法,辅以导学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觉能力。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遇到的困难,确定展示的重点。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利用双色笔勾画法解决基础知识,圈定疑难问题形成个人学习目标、做好预习笔记,把未解决的问题找出来,带入对学、群学的环节中解决。
对学、群学是由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围绕目标和重点、难点,对照导学案,运用对子帮扶、合作探究,立体学习,再次达成学习目标。对学是指同质学生的合作式学习,一般为两名或三名学生;群学是指学习小组内部学生间的学习,一般由6~9名学生组成。在独学时未能解决的问题,先跟自己的对子进行交流探讨,相互解决难题。仍未解决的再在小组内集中讨论,借助集体力量加大解决力度。所以说,对学、群学是以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为主,由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
该步骤要求学生在和本组成员交流过程中,既要学会倾听,更要学会表达,要把自己的困难、疑惑、认识、感悟大胆地说出来,让组内同学既分享自己的成功也分解自己的困难,实现共赢。同时,对其他小组的问题也要敢于、乐于回答和质疑。
本环节是学习的重要部分,是在自学和对学、群学达到学习目标后的提升反馈,目的是检测通过自学、对学、群学的效果,是不是真正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不是可以真正地过关。展示前,各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展示任务,按顺序进行公开展示,小组间互相质疑,互相补充,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生各项素质和能力。做到展示的内容是全班共性度高的问题(即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错的知识点。展示要体现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等多种形式交流。在展示时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如学习方法的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上一个小组展示后,要有征求同学意见环节,下一个小组展示前要点评上一小组的优点,达到展示和提高的综合性。
展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活动,不仅涉及本学科本章节内容,还涉及到各学科的融合,比如语言表达、文明礼仪等,老师都要适时地进行规范,起初学生表达不完整、不规范时,老师可以采用填空的句式,帮助学生进行陈述表达,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文明礼仪就更不用说了,先用您好/大家好开场,最后用谢谢结束。这一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课堂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阵地,就是要让学生在这里尽情地展示,充分地发挥。
在学生自学、对学(群学)群学出现卡壳,思路不通时,正是老师适时出现给予点拨、启发的时候。基于学情为每一个学生搭一个上长升的梯子,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成长的必须。魏书生老师说:学情最重要。掌握学生基础是下一步教学的基础在,在前一学段展示的基础上,发现学生中存在的知识点不足,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面对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展示中的一足有侧重的进行点拨指导。仍不能顺利完成学习时,组织全班进行精讲,实际上这是教学的重点,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学然后知困,困然后知不足。教学相长,从教学中“知道”不足,知道教学的长与短,做到长善而救失,才是教学的真的。在老师的整体点拨后进行班级后检测教学,检验课堂效果,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为下一步整理总结,达标反馈做好铺垫。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的达标检测和总结,它既是整个教学流程的最后一步,也是开启下一个教学任务的第一步,作用至关重要。其内容包括对疑难问题、重点内容、知识系统等进行整理,将整理好的内容用双色笔写在醒目位置。然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及时反馈、纠正,在检测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达标情况。达标测评的题目可预先设计好,也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当堂出题。测评反馈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小组交叉检查、组内检查、教师抽查……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种课堂模式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工作重心已发生转移,由主演转为主导,由前台退居幕后,所以,为了保证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教师除了做好课堂上的指导、点拨外,还必须做好学情的调查监督,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课堂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控学习进度。
学生的总结反馈,更要了解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知识掌握的情况,尤其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要重点进行补充,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使用中,我们特别重视知识的衔接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螺旋式上升,由浅入深的顺序,所以同一个知识体系在不同年级都有出现,但又是不一样的,是递进式发展。在使用教材上这种规律也有所体现,首先引导到位,铺垫到位,不断强化基础,接受新知更要讲清楚知识的生长点,理清层次关系,既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从哪里来,也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往哪里发展,理清知识的层次结构,搭建起知识的梯次,提高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