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文,李书楠,杨朝阳,林雪娟,周常恩,李灿东*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350122;2.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350122)
作为中医重要组成部分的“治未病”理论,阐释了防病于治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出中医学先进的医学思维,这与21世纪的医学发展模式改变相契合,且符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故而对于“治未病”的认知颇为重要,应当研究其根源以便更好为今人所用,同时还应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和健康管理模式以实现西为中用,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
“治未病”理论发轫于《黄帝内经》,广布在中医经典古籍中,并融合在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医学领域,其主要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天人合一观、察微知著观、体质论、神形一体观等,体现出先进的医学思想。《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蕴含了丰富的“治未病”理论。其中,该书3次出现“治未病”一词,分别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素问·刺热论》以及《灵枢·逆顺肥瘦》。此外,书中还有至少2处为间接反映“治未病”理论内容,分别为《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腹中论》:“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黄帝内经》大体从未病先防、救治萌芽、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四个方面,阐释了“治未病”理论,蕴含了古人对疾病风险预警的大智慧,奠定了现代中医健康医学的理论基础。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及《平脉辨证》等[1],对《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理论进一步继承和完善,《金匮要略》在用药时注重加以护养脾胃之品,尤其在部分药物药力过猛时常见,以防止病情加重,属“病后防复”范畴[2],是医者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应对措施,凸显了古人对于疾病风险预警的重视和应对之法。《外科真诠》一书,在论述外科疾病治疗的同时,还强调讲求生活调摄,注重饮食宜忌[3],蕴含了“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妇人规》[4]《傅青主女科》[5]在论述经、孕、产、乳等病症时,也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幼科发挥》在结合验案探究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时,特别在胎育养护、四诊合参、预防调护等方面体现蕴含“治未病”的理论[6]。
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吸取古代哲学成就,是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而“治未病”理论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同样具有这一特点。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被大家所熟知的莫过于“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居安思危”等,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治未病”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
“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词汇,“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结晶。古籍《国语》《中庸》等提出,“和”为事物化生之根基,天下若达“中和”则可太平昌盛。对于人体健康而言,中医典籍《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灵枢·本脏》提出,若身体阴阳平和、气血调和,自身以及与周围环境处于中和状态,则可身体康健。可见,“治未病”理论的形成深受“和为贵”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饱含古人高度智慧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彰显古人对万物运化规律的准确认知,更是贯穿于古今内外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老子》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乾卦·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治未病”理论根植于这一传统文化,《黄帝内经》中可找到与之相契合的论述颇多。譬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较早且影响深远,《诗》《书》《易》《尚书》《墨子》《老子》《韩非子》等古籍中均有表述[7]。《孟子·告子下》明确记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论,正是基于这一传统文化而来。《灵枢·逆顺》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刺热》云:“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类经·摄生类》云:“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治未病”理论,并不断推动其发展和完善。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期,医学的发展也搭载这一“顺风车”,共享先进技术带来的成果。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渗透在各医学领域,与此同时,大批专家学者纷纷投入到这些前瞻性研究的大军之中[8-9]。若要实现“治未病”理论对人体健康的指导与维护,需结合不同个体信息(如地域特点、饮食喜好、运动情况等)进行个性化健康状态评估,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在当今时代已经离不开现代化技术。譬如,人们平时使用手机、电脑、智能手环等移动设备时,可产生庞大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在经过使用者知情同意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的处理,可智能分析出使用者近期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物联网、量子技术等出现后,使得人们各类信息的收集变得更加便捷与准确,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术的革新。这些不断更新的现代化技术可更好地对人们健康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智能化分析,及早为人们提供健康预警与健康状态评估,以便人们在患病前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从而实现“治未病”。
健康管理被认为是对个体或人群的健康状态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和预防,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面管理过程[10]。健康管理出发点是避免疾病的发生,落脚点是给人以健康,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提升个人健康质量,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减轻医疗费用支出[11]。而“治未病”理论是进行健康管理的理论核心,可指导构建中医健康管理模式,进而为现代化中医健康管理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第7项重点任务中,明确规定“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由此可见,“治未病”的应用落点是中医健康管理。
当前,世界多国都在进行健康管理的研究,该研究关系着未来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于发达国家而言,健康管理的研究相对较早,已逐渐显现成果。美国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为政府制定全国性的健康管理计划[12],将“医院—医生—保险公司”等机构组成一个医疗资源网络,由企业、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公司共同帮助个人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改善健康状况,同时还通过新药研发来提升健康管理干预水平[13]。日本健康管理的模式主要是以国家制定方针政策为主导,地方各县市负责制定和执行目标和活动内容,让国民都参与健康管理[14]。对于我国而言,健康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体现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之路已迫在眉睫,关键是要实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切实转化。
中医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预警与调整、干预,而“治未病”则提供了“知将病”的理论原理和“调已病”的技术方法。譬如根据“治未病”理论,中医学注重“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社会及人体自身等内外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故而可以依据人体生活习惯、五运六气等因素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估及预警,实现中医健康管理中的“知将病”[15]。再如,进行中医健康管理时,可以根据人体不同的健康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护,对于体虚之人患病时不仅要调理其病处,还要兼顾护养其脾胃以固本,这是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也是现代医学所欠缺的部分。因此,“治未病”理论不仅为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还为中医健康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方案。
当然,从“治未病”到成熟完善的中医健康管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可以预见的是,基于“治未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未来必将在提升人类健康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