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辨识探讨结直肠癌的中医健康管理

2021-12-02 17:51唐莉玲刘瑞芳廖凌虹
福建中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病态状态生命

唐莉玲,刘瑞芳,廖凌虹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35012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即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以排便习惯与粪便形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直肠肿块等为主。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常仅见粪便隐血阳性,但其具有明确的癌前疾病(如Lynch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并且发展到中晚期有相对较长的时间,这为我们有效地预防提供机会[1]。但人们普遍对癌症意识淡薄及防癌知识相对匮乏,有73.3%的患者是因为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才确诊,仅有19%的患者是单位体检时发现并确诊,人们对肿瘤的防治意识大多还停留在“有病才去治”的层次,而很多肿瘤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是中晚期[2]。健康管理是从“治病为本”到“以人为本”转变的新理念,状态是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也是健康诊断的核心[3]。中医健康管理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上,以健康状态辨识为依据,将人的状态分为未病、欲病、已病、病后四种状态,整体化、个性化对人体的生命健康进行管理。结合中医健康管理理念并在状态辨识基础上,运用中医药进行早期干预是CRC防治的重要途径。

1 中医健康管理

现代的医学,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研究或者诊治主要针对的对象都是疾病,但是事实上,人的一生包括孕育、出生、生长、发育、衰老、疾病、死亡等不同的阶段。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疾病大多数只是短暂的过程,所以,仅仅对疾病的诊断,难以完整把握生命的现象。状态是指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健康状态是对生命过程中不同阶段生命特征的概括。按照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体状态分为四类:未病状态、欲病状态、已病状态和病后态[3]。中医健康观强调的是一种“以人为本”“形神兼备,阴平阳秘,天人合一”的生命状态观。

2 状态辨识

人体状态是对特定阶段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尽管人体是动态、相对稳定的生命状态,但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中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司外揣内可通过人体外在的表现来辨识机体状态。中医有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等多种辨证方式,但着重点均在病位、病性。虽然健康状态是复杂多样的,但都可以通过整理概括状态要素如程度、部位、性质等信息而对整体状态有初步把握。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确定为某一种状态;结合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方法,对表征信息的采集分析、建模计算,实现对健康状态的客观化、个性化的动态判断。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信息采集和描述方法不断产生,如舌诊仪、脉诊仪、闻诊仪、电子鼻等以及现代理化检查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状态表征参数。即四诊采集的信息是参数,理化指标是参数,共同构成了状态表征参数体系。全面采集生命活动的表征参数,涵盖宏观、中观、微观等三观参数,可以实现对状态比较准确的辨识。

3 结直肠癌的中医健康管理

3.1 欲病态——未病先防 运用证素辨证方法[4],依据证素的积分,可将人体健康状态划分为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病后态,未病先防主要针对CRC的未病态和欲病态。现代研究认为CRC的主要形成原因有饮食因素、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损伤、炎症刺激、遗传因素与基因突变等[2]。CRC起病隐匿,粪便潜血试验是初步筛选CRC高危人群的首选,对长期吸烟或者肥胖人群、出现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或便秘、慢性胆囊炎或者胆囊切除以及既往有癌症病史者应定期进行粪便潜血试验或肠镜检查。闰蕴孜等[5]通过CRC高危人群相关因素分析发现,腰酸、脾气急躁或情绪低落、头晕健忘、耳鸣、疲劳是CRC高危人群常见的中医症状,其病位涉及肾、肝,以肾为主。张光霁等[6]运用体质量表对CRC高危人群进行体质状态辨识,发现高危人群的偏颇体质主要为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在初步筛查中,针对高危人群宜口头宣教、饮食建议(如均衡膳食结构、减少高蛋白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情志建议(如保持心情舒畅)、身体锻炼(如五禽戏、八段锦)、针灸保健(如艾灸足三里、神阙)、药物干预、调整偏颇体质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中医健康管理在中医辨证思维下,结合中医药特色,利用“五运六气”、微观指标等结合疾病特点对高危人群建立预警机制,从生活起居、饮食调摄、情志调节等方面提供系列方案,联合互联网+新思维,加强防癌意识,改善体质,颐养正气,趋利避害,从而预防CRC的发生。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对CRC的预防有重要价值。

3.2 已病态——既病防变,扶正祛邪 既病防变主要针对机体的已病态。针对早中期的CRC患者,外科手术结合术后辅助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肿瘤中医诊疗指南》提出了CRC早、中、晚期的治疗原则应遵循益气温阳、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然而外科手术、放化疗的介入使得CRC的病程、病理转化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使得该指南临床适用性差。郭勇等[7]认为脾虚贯穿CRC全程,因而其在治疗CRC中,以健脾法为基,辨证辅加养血理气、祛湿化痰、养阴清热、温阳补肾等。王晞星教授在治疗CRC中,立足“和法”,首和脾胃,次以肝脾、阴阳,如寒热错杂证则主方半夏泻心汤合或补中益气汤[8]。针对CRC患者辅助化疗后,杨宇飞教授提出补肾健脾序贯疗法,即根据CRC患者辅助化疗后的症状、体征要素将其划分为脾胃失和(胃肠反应)、脾肾两虚(骨髓抑制)两阶段,并针对性采用六君安胃汤、芪菟二至丸,同时兼顾患者此时易外感的体质特点,自拟感冒方[9]。

防治CRC向其他脏器的传变亦是此阶段的重心,有的放矢地调整中医健康管理方案能更高效地防治CRC进展。肝转移是CRC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同时研究发现CRC肝转移的倾向性与证型相关,其中最常见的证型分别为肝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湿热瘀结证[10],而在CRC术后患者肝转移中又以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最为常见[11]。因此及时辨识CRC患者的证型,能有效排查CRC合并肝转移,又能指导制定CRC患者健康管理的方向及方式。人体健康状态的改变过程,往往是人体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决定着机体状态的发展变化及转归结局[3]。因此,在CRC的中医健康管理状态调整过程中,以中医药的手段和方式,调和阴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标本兼顾,以期使CRC从欲病态、已病态向着健康状态转变。

3.3 病后态——病后防复,调摄养生 目前西医对于大肠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TaTME和直肠癌侧方淋巴清扫、辅助治疗(放、化疗)以及姑息疗法[12-13]。 术后初愈,机体正处于恢复期,正气尚虚,若调养不当,可旧病复发或滋生他病。贺文广等[14]发现温针灸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内关等穴可有效缓解CRC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而在CRC术后患者日常护理中加以心理疏导、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社会支持等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利于术后恢复[15]。CRC术后恢复期的健康管理也尤为重要,此阶段可借助癌症复发恐惧量表[16]、EPICPAQ[17]、围术期疲劳测评量表[18]等量表辨识患者的情志状态、体力状态、疲劳程度,指导CRC术后患者的中医健康管理方向,提高CRC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此外,CRC术后中医健康管理针对易引起复发的因素进行调养,三因制宜、调补阴阳,提供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内在精神调养、注意形体锻炼等养生方案及五味调和饮食方案等,尽可能地避免食复、劳复、药复、复感新邪等的发生。

猜你喜欢
病态状态生命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乐活人生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心理的病态
文学道德的病态表现与选择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