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孙 丹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研究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元素、核心要素。比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立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数学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发挥主体意识。教师要让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主动起来,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引领教师与学生有方向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元素。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认知变化、数学思维、数学学习基础等,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这一区域设定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能够在目标的指导下完成基础学习活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最近发展区的拓展。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将此作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要目标,此时能够将学生直接放置于“主动者”的位置上,以目标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意识,初步确立其学习主体地位。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克和千克》的教学为例,为了保证目标能够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教师需要先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情况设立教学目标,同时保证教学目标之间的递进关系、导向关系,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学目标完成课前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学情发现,首先,学生之前没有学习过重量单位,对重量的最基本的印象是“斤”,这是因为经常陪伴妈妈去市场买菜,部分学生对“500 克”“1000 克”有意识,是因为他们经常与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其次,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停留在直观思维层面,需要让学生直观看到具体的物品重量,才能够确立概念。基于此,本次设立课程教学目标为:(1)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克与千克”,分析大量例子总结规律;(2)尝试着构建克与千克的抽象概念,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3)能够使用克与千克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初步形成重量概念。根据这些目标,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请结合你的实际生活,举例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克”与“千克”?你发现了什么?请大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尽可能多地猜测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重量单位。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课前预习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强自主性的课前学习空间,而学生在这一空间中能够初步感受到“自主”;设定的预习任务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思考与探索,充分发挥自主意识。
情境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根据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与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数学情境的教学活动形式。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定位始终为“情境建构者”,在完成情境建设之后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不同的情境元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中,确立学生的数学课堂主体地位。
以上述的《克和千克》一课为例,学生已经在教师设立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了预习环节,对克、千克等重量单位形成了一定认知,且能够提取出生活中简单的重量信息,比如,妈妈买了500 克苹果、我的体重是35 千克等。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认知水平,引入了可乐、香蕉、橘子、一只猪、小鸡等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构建生活化情境:小猪的重量是50 千克,小鸡的重量是10 克,小鸡想要吃很多的香蕉与橘子,达到小猪的重量,那么小鸡还需增重多少呢?之后提出情境引导问题:(1)50 千克与10 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为什么小猪的体重使用千克计量,而小鸡的体重则使用克计量呢?你判断使用何种单位计量是依照什么标准呢?学生纷纷沉浸于这一情境中,结合自己的主观体验与感受思考这些问题。生动的数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发挥主体意识,主动关注情境中的问题,而教师提出的各种引导性问题则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主观经历思考与分析这些问题,将思考结果按照自己的方式与理解表达出来。可以看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且情境中需要完全依靠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进教学进度,进一步确立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更好地确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具有较强交互性、互动性、开放性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主意识参与学习活动中。在实际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创造了无限可能。教师可以先围绕课程内容编辑微课视频,设置数学知识问题、数学活动任务,之后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与虚拟技术设备,让学生带上VR 眼镜,观看微课视频。此时学生能够产生沉浸式的体验,会随着视频中的讲解和机器人的提问而思考,会下意识地选择自己认为对的答案,而教师则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精准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的综合情况。
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完成课程基础知识讲解之后,设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训练”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小数”(可爱的讲解机器人)会直接给学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刺激学生的视觉感知,提出要求:请你挑选出其中的长方形。在学生挑选之后,“小数”会表达疑问:为什么挑选这些图形呢?你是依靠什么判断的呢?此时学生纷纷使用电脑键盘将自己的答案敲击上去。之后,“小数”会将教师提前设定好的题目呈现给学生,此时学生会开展5~10 次的快速计算周长的练习。本教学活动环节,学生始终是虚拟学习空间中的主体,且很多学生会产生“我是空间中唯一的学习者,只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这种感觉真好”的感受,一些学生表示:“相较于以往的集体抢答,这种虚拟空间的学习方法减少了其他同学对我的影响,我的每一个答案都来自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后台获取班级每名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且借助系统功能自动获取数据分析报告,能够更准确、详细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情况作为开展下一次教学的主要依据。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更好地确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出围绕学生主体的评价体系。传统课程评价体系,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为学生提供客观的建议。学生主体确立视域之下,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人公地位,教师可以提出“学生评价”的环节。
例如,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克和千克》等教学活动,提出“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环节”等问题,提出“请你给课堂活动评价”的要求,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表述自己在哪一环节的学习感受最好,促使教师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主体感知,将学生的评价作为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对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围绕学生核心开展符合学生需求、契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活动,借助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焕发课堂活力,让学生主动承担课堂主人的角色,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