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时代审视与实践路径

2021-12-02 14:29吕玉曼
职教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劳动习惯

□吕玉曼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教育理念,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发展相较于德、智、体、美四育来说可谓是几经波折,明显处于弱势地位。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开启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篇章。

职业教育是“着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的教育类型,在当前人类教育与人类劳动日益智能化的新时代,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亦是迫切之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如何在职业院校提高劳动教育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导向作用,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为何要加强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

现今的时代是迄今为止社会分工最为精细并最为明晰的时代,也是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发挥到极致的时代[2]。教育领域过分追求功利性和工具性价值的错误导向导致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式微。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发挥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作用对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性和合理性。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也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创造了社会,而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教育便产生了。人类通过劳动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生产的资料,而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又是基于教育将从劳动中获取的生产知识和经验世代相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的基础和首要因素,同时,劳动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因此,劳动教育也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3]。

原始社会中,生产劳动与教育是紧密结合的,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的使用也较为简单,劳动教育内容匮乏。因此,生产经验和知识的传递可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进行,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组织。进入阶级社会后,生产力逐步提高,教育内容也开始丰富,且由于阶级的出现,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开始为统治阶级服务,劳动出现异化,成为奴役人的工具。劳动教育也因此分化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形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局面,而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主要以依赖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模式存在。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大工业本身的性质要求全面发展的工人,这种工人要具有全面的劳动能力,受过综合技术训练,能操作任何一种机器,懂得各种劳动过程[4]。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5]。”马克思主义深刻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这对于新时代重视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类型,既与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技术更迭加速,生产智能化和劳动者职业流动常态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6]。因此,在职业院校中加强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发挥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作用的应然举措。

(二)加强劳动教育是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路径之一

职业教育中有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那就是如何摆脱被歧视的状态。因为大多数教育体系中,总是在普通教育轨道无法再学习下去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教育[7],职业教育就是低质量教育的观念在社会各界心照不宣。另外,职业待遇的不平等以及劳动观的异化也是导致人们轻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职业教育作为与生产劳动结合最密切的教育类型,首当其冲也成为了被歧视的对象。改变职业教育受歧视的状况是真正确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教育类型的出路,而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无疑是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路径之一,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劳动教育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新时代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过程,体验、理解、发现自我本身的价值,检验自己的能力和力量;通过亲自参加劳动活动的安排,培养组织工作的技巧;通过参与农业劳动培养学生的内在纪律(如果违背了农时,农业劳动就会以失败告终);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苦,树立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正确态度,提高完成劳动任务的意志力等等,这些都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加强同普通教育合作的重要途径。开展劳动教育要善于抓住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方式,《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列举了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五种方式,强调了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技能的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具体劳动实践操作过程、劳动模范的激励等方式的重要作用,而职业院校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基础。职业院校可以与普通教育建立协同实施机制,结合职业教育具体专业发展特点和优势,通过与中小学合作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职业平等、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良好态度;职业院校能够积极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通过依托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职业体验日、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多渠道向社会各界尤其是普通教育开放共享,为学生参与职业体验、加强劳动技能操作等提供场所和渠道;职业院校能够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势,积极与中小学开展合作,为普通教育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师资支持。总之,在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不但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效合作,而且能有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信任,改善职业教育受歧视的状况。

二、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是我国将劳动教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石。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厘清劳动教育的内涵是职业院校正确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

(一)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8]。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功能的实现,劳动是手段,而育人则是根本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劳动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教育过程中一些列属于各个方面——社会、思想、道德、智力、创造性、美学、情感——目的的一种手段,这始终是我的座右铭。”[9]反观当下,职业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和异化,许多学校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时安排较少,有劳无教的不良现象成为常态,导致劳动教育在实践中陷入困境。尤其是,许多学校将劳动教育当作惩罚学生的一种工具,背离了育人的初衷,如让违反纪律的学生打扫班级卫生,导致学生对劳动产生怀疑和厌恶。因此,重拾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

全面发展,就在于受教育者智力的、情感的和意志的力量,与他对于从事一定种类的劳动活动和获得技能、技巧的意向高水平的结合之中[10]208。一是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智力。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充分发挥智慧获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兴趣,尤其是越复杂、越具有创新性的活动,越对学生有吸引力,而且学生越是深入地了解某一活动,越是渴求掌握与该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也更加愿意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创造,这对于智力的锻炼至关重要。二是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德性。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劳动过程获得劳动成果时能够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和自尊感,一般来说,学校中组织的劳动活动主要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每个学生都对劳动过程和结果负有责任和义务,劳动集体中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途径。三是劳动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体魄。劳动不是游戏,而是一种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够胜任的活动,学生在长期从事劳动的过程中不但能够逐渐培养起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而且能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四是劳动教育能够培育学生的美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热爱劳动本身就是美的体现,人在劳动活动中既能通过创造艺术类产品等发掘物体的外在美,更能够在过程中体验到从事心爱的劳动产生的内在的精神的美。

总之,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各种各样的劳动技能上,而是要不断强化劳动的教育价值,善于在学生的精神生活(智力的、情感的、意志的精神活动)[10]9和劳动生活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获得积极有意义的价值体验,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使学生成长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二)劳动教育是促进人性解放的基本路径

“劳动”一词最早是与辛劳、痛苦相联系的,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是一种被迫的行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劳动逐渐摆脱原有含义,被认为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得以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理论的详细阐述更是使劳动促进人性解放的思想深入人心。新时代职业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不仅要帮助学生习得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更要以劳动教育为桥梁,帮助学生个体实现自尊、自爱、自重的人性解放。黑格尔哲学将劳动视为一种“理性活动”,一种“精神方式”,是相对于自然的“否定性行动”,人通过劳动对天然地现存的世界进行加工性的或者是“塑造性”的,从而是肯定性的毁坏,法哲学把劳动当作“需要体系”中的第一个关环节来探讨。因此,黑格尔认为劳动的本质是:人只有生成才“存在”,人必须创造自身和他的世界[11]358-364。卢格更为明确地将劳动作为精神和解放的普遍的原则,认为劳动就本质而言就是教育的,“没有一种劳动不体面,惟有它才促进和解放人性”,劳动是一个“自己生育自己的神”,它使“人成之为人”[11]367。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和卢格关于劳动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劳动是人在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里的自我异化,自我异化的两个方面是对象性的世界和在劳动中客体化自己的人[11]369-374,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

因此,职业院校中开展的劳动教育应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利用一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对象施加影响,通过对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的占有,实现自我力量的客观化,进而促进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体验到劳动过程中自我存在的价值,享受劳动的乐趣。学生个性解放的重要前提是对自我的认同,而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人,处于不断变换的社会关系中,因此个体只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得到他人的承认才能够真正实现对自我的认同。劳动教育的承认领域可以追溯到主体间承认的三种不同模式:体现基本自信的爱、表现自尊的权利和为了自重的团结[12]75。学生个体正是在这种承认伦理中人性不断得到解放,自我实现得以不断完善。

三、职业院校如何实施劳动教育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职业院校成功开展劳动教育的表现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哲学家杜威曾对习惯在教育学上的意义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杜威认为,可以将教育解释为使个体获得适应环境的能力,即习惯的获得(即他所认为的成长)。但是,这个定义中的所谓适应,必须从控制达到目的的手段的主动性意义上来理解[12]75。因此,在实施劳动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坚持不懈地完成劳动的良好习惯。习惯的最重要的特性一方面表现为“习惯乃是一种执行的技能或一种做事的效率”[12]76,劳动习惯的获得可以使个体在劳动时实现对环境的最经济而有效的控制。例如,假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自觉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的劳动习惯,在后续的劳动中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意识的参与,实现专注于劳动技能的意识的极大解放,既能有效提高学生参加劳动的经济效率,又可以促进学生对劳动本身的有意注意。另一方面,“习惯的重要性并不限于执行和动作方面,除了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的增加,它还指培养理智和情感的倾向。”[12]76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可以促进学生对从事该劳动的环境和背景的偏爱,即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学生会优先选择劳动习惯运行的环境。例如,学生在养成打扫宿舍或教室的习惯之后,他便会倾向于偏爱干净整洁的宿舍或教室环境,而当所在环境无法满足已形成的习惯时,则会表现出不自在的状态和强烈改变的愿望。另外,习惯并非与思考呈对立状态,杜威所理解的思考是包含理智倾向的,“思维、观察和反思的方法与模式作为各种技能和愿望,一同进入特定人的习惯,这种习惯就会使他成为工程师、建筑师、医师或商人。”[13]

综上可知,职业院校中劳动习惯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劳动行为的培养。职业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积极发挥教育使人向善的本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和培养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行为。通过对一种活动的持续与坚持,该活动及其所蕴含的价值、情感就会“砌入”我们的身心之中、成为习惯这样一种直接的存在[14]。在培养劳动行为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是学生行为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自身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在活动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其二,没有理智参与的重复性行为只是一种呆板的、无意义的动作方式,这种固化的习惯阻碍了理智和创造性的发展,是对学生生长的限制。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智性的思考,反思劳动活动得以实现的情境、完成劳动行为的恰当有效的方法等。二是创造适宜的劳动环境。杜威在论述习惯这一概念时,重点关注了环境对培养习惯的作用,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存在总是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活动的展开也是依托于一定的环境,因此,习惯的养成在一开始就离不开环境的作用。习惯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既包括我们的活动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也包括环境对我们的活动的适应和影响。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时,应着重关注劳动活动开展的环境,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促进劳动习惯的培养。正如杜威所说:“我们不能直接地改变习惯,直接改变习惯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通过明智地选择与权衡我们所关注的事物以及影响欲望满足的事物而间接地改变习惯。”[10]12-13例如,职业院校在组织日常生活劳动时,可以通过改善校园整体卫生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卫生管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在组织生产劳动时,可以通过改善生产实训环境,为学生配置技艺精湛、品德高尚的带教师傅,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劳动教育活动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职业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保持平衡。活动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将兴趣集中在活动过程上。劳动本身是一项艰苦的活动,是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的。比如,如果让学生自由选择去操场上踢足球或者打扫教室卫生,结果不言而喻,基本不会有学生主动选择劳动。对于劳动的兴趣和由劳动取得的满足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的。对于儿童来说,劳动的兴趣应当表现为: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作用于大自然——能让植物结出更多的果实,能用工具把木料或金属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12]64。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各种形式刺激学生劳动的兴趣,而为劳动教育活动引入结果,让学生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为实现自己的某种设想而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则是有效手段之一。杜威认为“即使是最自由的活动,也要设置一个目的或结果。”[15]665为劳动设置清晰的目的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劳动的愿望,也是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动力。当学生通过努力取得劳动成果时,他们在学习新技能和新技巧时便会更加自觉主动,遇到困难时也更加顽强,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道德上获得极大满足,进而就有可能进一步深入到劳动的精神生活方面,对劳动本身充满期待和热爱。而徒劳无功、毫无结果的劳动往往是导致学生对劳动活动丧失兴趣、产生厌烦的原因之一,学生如果经常性地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绩,就会失去对自己力量的信心,或者更糟的是丧失自尊心,而这些都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在组织学生栽培果树这一劳动活动中,学生挖土、栽树苗、浇水、除虫等一系列动作的完成并不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果实的态度,许多学生在完成植树这一动作后,便对果树的成长漠不关心,有些甚至会动手损坏树苗,产生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参与植树这一劳动活动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有学生在劳动前就设想果树开花结果,他才会精心呵护幼苗,关心树苗的成长,并对自身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

总之,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注重将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既要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又要避免劳动过于游戏化,变成任性的和没有目的性的胡闹,但同时也要避免因过于强调活动的结果而导致学生将劳动教育活动视为一种苦役,一旦学生将劳动视为苦役,不但会丧失对劳动过程的兴趣,还会因此产生厌恶或痛恨情绪,这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劳动教育应以创造性劳动为主要形式

创造性劳动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劳动教育中充满极大智慧的思想之一,他认为生活的最大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劳动中,寓于熟练的技能之中[15]339。创造性劳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将劳动作为一种智慧性的、创造性的、自觉性的活动,注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强调对劳动过程的反思,深入分析劳动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当前我国以实体经济为支撑,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劳动教育作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抓手,应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彰显时代特征,以创造性劳动教育为主要形式,不断提高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教育具有深刻意义:其一,创造性劳动教育能够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劳动所要求掌握的技能越高超复杂和付出的智慧成分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而这也是学生进一步创造的基础。其二,创造性劳动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到自身力量对客观事物的作用,在运用技艺的实践中获得满足感和自尊感,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道德情感。正如H·H 谢苗诺夫院士写道:“生活经验表明,人们——从天才到最普通的劳动者的最大的快乐,是从事劳动或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创造性工作所感到的快乐……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在于,使精神上的创造性劳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每个人都必须承担的工作。”[15]636其三,创造性劳动教育是促使科技进步、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尝试通过新手段、新方法和新工具提高劳动效率,虽然这些技术并非生产过程中真正的技术进步,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坚定了不怕困难、解决问题的耐心和韧力,为学生今后真正实现技术创新奠定了思想基础。

职业院校教师在进行创造性劳动教育时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狠抓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创造力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越扎实,对劳动任务的具体细节越了解,越有希望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创新。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很难有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本身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将知识和技能与创造性的劳动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在劳动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技巧。二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思考是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核心要素,不会思考的学生即使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也难以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些知识和技能就只是死的东西,难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趣的创造与手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思想与手的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能深入地进入精神生活中,成为喜爱的劳动。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少年智力的最有力的一种刺激因素。”[9]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世界,在劳动活动中教会学生思考各种物体、性质、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劳动活动提供创造性的设想,鼓励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深入思考,融入个人的创造力。学生只有体验到创造性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才能真正热爱劳动。三是坚持手脑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划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不甚发展时出现的一种社会分工形式,两者之间的界限会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模糊直至消失。脑力劳动强调劳动过程中智力因素的参与,关注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和规律的认识,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而体力劳动侧重于动手实践,关注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能够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新技术、新工艺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纯粹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正在逐渐减少,脑力劳动离不开相应的动手实践,而体力劳动也离不开劳动者智慧的参与,坚持手脑结合是创造性劳动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正如陶行知所说:“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16]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劳动习惯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上课好习惯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热爱劳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