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龙,邬旭东
(蚌埠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19世纪4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类进入资本主导时代。而今,中国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现实地融入国际经济大潮,走上合作共存,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同样是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发挥资本的历史作用,同场异质,竞争发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重读《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联系当代实际,分析资本罪恶及其伦理成因,探究“两个必然”历史根源,澄清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流派阶级本质,对于发挥思想导师的时代引领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宣言》考察了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阐明资本属性、经济动因和伦理表现。
资本主义是在私有制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为了实现发财梦想,对商品经济进行改造,利用外部竞争压力和内在的逐利动机,发明极具效率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核是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其中私有制保护资本投资,雇佣制实现资本增殖。为了保护这一制度,资产阶级宣扬人性自私论,鼓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一制度从而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
“文艺复兴”助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社会后期的西欧和西北欧地区,手工业、商业和航海贸易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萌芽,特别是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借助于工商业和航海贸易发达的优势,孕育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对人的认识突破了神权思想的禁锢,提出人应该回归自身、回归世俗,反对神权、倡导人权,追求个性自由、物质享受和世俗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把人从天国拉回世俗。“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点燃第一把火,起到精神助推加速的作用。随后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所不断进行的思想解放,人的欲望完全被诱发出来,极大地释放财富冲动力。
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的狭隘性,造成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局限性,他们看到专制主义剥夺压制人性的一面,提出个性自由,把“个性”诠释为个人的个性,忽视人的社会性的一面,形成个人主义价值观,并将其贯穿于启蒙时期“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思想,设计并确立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导向的社会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埋下祸根。个人是一切权利的核心,个人既是立足点,又是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的需要是个人的需要,人的发展是个人的发展,人的幸福是个人的幸福,形成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向对立和战争状态。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下的资本主义剥削与奴役、掠夺与贩卖、杀戮与战争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回顾资本原始积累所作所为,马克思评价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满血和肮脏的东西。”[2]以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瓜分世界,把落后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引爆两次世界大战等,都是“理”当如此了。
资本是工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产物,也是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立足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现实,通过资本扩张事实展现资本伦理,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3]115。资本主义用金钱关系取代封建宗法关系,用金钱塑造一个新社会。一切都要经过市场考量,衡量是否有交换价值以及交换价值大小。“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3]115职业被金钱玷污、收买,金钱一旦成为职业公害,直接腐化危及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劳动者创造财富理应共享财富,然而,资产阶级在利润的驱使下,唯利是图,造成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127时至今日,伴随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掠夺、政治渗透和军事侵略,南北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资源枯竭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本主义陷入无法根治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意义危机等系列危机之中。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资本运动增殖的物质载体。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大潮接轨,进入资本化时代。在资本广泛渗透的社会环境下,财富虽然不等于资本,但是人人希望财富增殖,实现财富资本化,投资、理财的热度不断攀升,财富向资本转化,财富伦理向资本伦理转化,普遍渗透在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历史上我们一直把资本与剥削联系在一起,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成为剥削的化身。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教育大学生重新审视看待资本。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交换和逐利,没有交换和利润,市场经济无法运行和健康发展。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处于市场经济时代,都需要利用资本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实质是无偿占有;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劳动的价值,其实质是共建共享。前者与私有制和按资分配联系在一起,后者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规范约束下,资本必然由自利转向互利和利他,只有互利、利他,资本才有出路和长久生命力,进而发挥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学原著、悟原理,发挥经典著作的思想导航作用,辩证地认识资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资本,通过规制资本,发挥资本的社会性,使其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社会主义资本观。
“两个必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自身运动的结果。所以,《宣言》指出:“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在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3]123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为“两个必然”提供科学依据。《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4]278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保护着资产阶级既得利益,改变资产阶级所有制就要触动资产阶级利益,必然遭致资产阶级强力反抗。“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4]278为了解决危机,资产阶级“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4]278。资产阶级不愿意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害怕触动自身根本利益,而是通过不断扩大市场,消解危机,采取饮鸩止渴的办法,不仅不能消除危机,反而为下次危机创造条件,更大范围扩大危机,扩大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范围。资本主义不仅生产出自身灭亡的物质基础,同时缔造出自身掘墓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4]278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形成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具有大公无私的政治品格。“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283无产阶级革命的步骤和目标体现在:“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4]283然后,利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294无产阶级专政是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政治工具,“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4]294资产阶级剥削本性是相通的,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是相同的,因此,全世界无产者应联合起来。“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4]307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并在曲折中向前发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迅猛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革,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以及经济施压、政治瓦解,出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在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成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瞻远瞩,多方施策,多措并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5]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5]9。
《宣言》警醒资本主义。《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迫使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调整。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缓解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使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长达20年的黄金发展期。但是好景不长,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又出现 “滞涨”现象,为了应对和解决“滞涨”问题,从80年代开始,西方进入长达30年的新自由主义时期。新自由主义曾经有过发展繁荣的历史,如今已走向衰落并沦为社会诟病话题,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世界各地,引发资本主义系统性矛盾。在西方国家,不少人面对危机时,在茫然中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中国,感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宣言》在西方再度热销,读者通过研读不同程度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的真理,提出重回马克思。美国主流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认为“马克思是对的,资本主义到了某些时候会自我摧毁”[6]。甚至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在面对危机现实时,坦然道,“美国式资本主义已经跌下神坛,自由主义市场或新自由主义模式将受到审判。”[7]2011年美国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2018年法国爆发“黄背心”运动等,说明当代资本主义“掘墓人”再度觉醒。当下在经济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交互作用下,资本主义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很快恢复并持续增速,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而西方疫情深陷“泥潭”,这一切充分证明资本主义治理体系的低效与衰颓,实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更替归结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归结为社会生产方式变化,把社会生产方式变化归结为生产力发展,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人”又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具有自然、精神和社会性需求,旧的需求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需求促使人类发明、制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雇佣劳动制不断打破生产与需求的良性循环,破坏社会化大生产,引发经济危机,制造阶级、社会矛盾等,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两个必然”的历史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一步提出“两个决不会”的著名论断,即“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183。“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条件限制,使“两个必然”更加科学严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坚定理想信念”章节中及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要阐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关章节中,要论述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论证“两个必然”历史规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要阐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等,要将《宣言》中的共产主义基本原理渗透其中,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宣言》发表之际,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社会利益变动,社会关系调整,社会不同阶级、阶层命运沉浮,他们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对资本主义制度及社会现实进行是非、功过评说,提出各自的思想观点,形成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流派。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各种思想流派进行分析批判。
对反动的社会主义批判。“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它们共同特点是不懂得或无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逆流而动。对于“封建社会主义”而言,它们无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攻击资产阶级,拉拢无产阶级,试图恢复失去的封建主义并通过改良封建主义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它们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正如《宣言》所指出的,封建的社会主义言论“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4]295。“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样不懂得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不明白大机器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必然会取代铁制工具时代的自然分工,却“用小资产阶级和小农的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4]297,梦想回到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分工时代,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解决经济社会矛盾,调和阶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社会主义按其积极的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4]298“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反映德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理想追求,用德国的世界观理解法国的社会主义,宣扬用人类之爱来实现社会主义,维护现存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主张回到小市民时代,既害怕资产阶级的发展,又害怕无产阶级暴力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在这种著作从法国搬到德国的时候,法国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同时搬过去。”[4]298
对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他们是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主张社会改良,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为无产阶级“谋利益”,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达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社会主义的资产者愿意要现代社会的生存条件,但是不要由这些条件必然产生的斗争和危险。他们愿意要现存的社会,但是不要那些使这个社会革命化和瓦解的因素。他们愿意要资产阶级,但是不要无产阶级。”[4]301-302
对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罪恶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美好设计。但是,他们看不到资本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物质基础,看不到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历史主动性,因此,找不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正确道路和革命力量。他们激情澎湃,大胆设计,大胆实验,最后得到无果而终的结局。马克思、恩格斯评价他们“逐渐地堕落到上述反动的或保守的社会主义者的一伙中去了”[4]305。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8]。
今天的中国不同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短短几十年内经济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毕竟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财富迅速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看到了不同所有制存在、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社会利益调整、思想道德观念分化的现实。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意识形态领域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背后都存在隐蔽的阶级利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教育大学生学会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认清各种社会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实质和政治目的,自觉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坚定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观。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资本伦理,导致阶级对抗,产生共产主义运动。《宣言》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敲响资本主义丧钟,唤醒世界劳工,揭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序幕,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规律。如今,中国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地运用并发挥资本造富的历史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资本同样存在,但社会意识形态和制度环境不同,社会发展前途不同,资本作用结果不同。当代大学生读《宣言》、悟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联系实际,用现实活化理论,树立社会主义资本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治观,筑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