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2021-12-02 14:07邬旭东
蚌埠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邬旭东

(蚌埠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在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实现两支队伍深度融合,是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1.1 可行性:育人目标一致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之所以能够融合,根本原因在于育人目标一致,这两者的融合可以说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一体”就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两翼”就是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主渠道,代表了思政工作的“理论层面”。辅导员作为日常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主力军,则代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层面”。两者的工作内容虽然有所差别,但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一体”,即立德树人。因此,要树立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理念,切实推动两支队伍更好地融合,做到两支队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协同育人理念贯穿到思政工作实施的全过程。

1.2 必要性: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思政课教师经过系统的思政理论专业教育,理论知识水平相对扎实,但由于与大学生深入接触比较少,导致实践上的“短板”。在大学生眼里,思政课“人情”味不够,显得“高冷”,很难激起共鸣。辅导员的优势在于与大学生互动较多,几乎“零距离”接触,从而获得了大量一手的鲜活案例和实际素材。不过辅导员大都年龄较轻、阅历不够丰富,同时专业背景多样、思政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因此,这两支队伍在育人上的优劣上形成较强的互补性,成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内生动力。可以说,这两支队伍必须加强合作,才能实现育人力量的同频共振,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通过协同育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补齐铸魂育人短板,增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2 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探索和实践

2.1 关于平台及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开始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成果,从平台和方式层面概括,主要有以下成果。

2.1.1积极搭建平台

要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深度融合,需要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各高校结合实践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努力做到课内课外、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协同育人。

课堂教学是主平台。为了真正实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育人效应,各相关高校定期组织研讨,共同解决思政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实践领域的合作是关键。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规定,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3]。努力实现开放办思政课,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实践活动中,通过丰富生动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思政校内课堂和社会校外课堂的有机结合,推动思政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实现思政理论教育走心走实。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作用。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围绕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目前高校校园实践活动主要依托两大平台展开: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育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源的作用,通过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常规化思政课的校园实践平台,以思政理论课为依托,开展主题征文、读书等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征文读书活动常规运行机制,按照每期一个主题、一次评选一本专辑的模式开展活动,并使校内活动成为校外实践的重要铺垫。

实施网络育人。自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更是与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中,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重要平台,易班就是现在高校推进网络育人的重要抓手,它以思想价值引领、学习生活服务和素质技能提升为主要工作内容,打造集思想教育、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互动、开放、共享的师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4]。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促进网上网下两个教育场的衔接,建立网上网下正向互动的工作格局,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理想信念为根基,成为新时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2]。

2.1.2创新协同方式

目前,两者协同育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高校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校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但是各高校落实情况有所不同,主要是让辅导员从事《形势与政策》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的教学,从2020年开始,还有劳动教育方面的课程,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和指导基本都落在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将至少一年兼任辅导员、班主任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作为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有了政策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在积极落实,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真正打通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双向流动的通道,打造思政教育“命运共同体”,实现1+1>2的效果。这一点在国家层面已有设计,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鼓励支持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推动两支队伍的有机融合。这一种方式应该是最佳方式,难度也最大,各高校都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2.2 思政辅导员制度的探索和实践

2.2.1做好顶层设计,破除体制机制壁垒

蚌埠学院党委专门出台《蚌埠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制度实施办法》,成立思政辅导员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和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资源整合,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辅导员适当承担有关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实现两支队伍在角色和工作职能上的相互转化。

2.2.2量身定制思政课,提升育人效果

派驻思政辅导员是思政教育主动介入学生学习、生活的体现,让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接受思政教育的途径,更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与专职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进行指导、管理、服务不同,思政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上。在具体工作中,课堂仍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被派驻到二级学院,在和二级学院分工配合中,教师原有的岗位并未改变,但却拥有了更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机会,并充分利用自身的思政理论优势,以宣讲会、党课、讲座等多种方式将思政“大餐”输送到师生“家门口”。

2.2.3走深走实,不断扩大思政教育受众面

在开展各类主题宣讲的同时,还把思政课堂延伸到了“大学生助力扶贫攻坚”行动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两年安排思政辅导员到安徽阜阳参与扶贫攻坚成效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每次安排6-8位思政辅导员带领500名学生,手把手指导学生政策学习和业务实操。通过工作实践,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洞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

自2017年开始,积极动员全校学生参与“我与十九大”“乡村振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思政主题征文活动,并组织思政辅导员带领获奖学生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肥西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研学。通过亲眼目睹、亲耳聆听,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用行动丈量祖国前进的脚步,使课堂上学到的思政理论真正深入内心,在思政辅导员参与学生研学的运行机制创新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2017年起步,2018年进一步深化,2019年5月派驻第二批思政辅导员,2020年,蚌埠学院党委正式下发《蚌埠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制度实施办法》,几百场讲座,扶贫攻坚第三方检测,指导并参与学生社会实践……蚌埠学院思政辅导员工作机制探索已经初具雏形,但构建大思政格局、创新思政教育路径形成长效机制,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无缝衔接,才刚刚破题。尤其是在蚌埠学院这样一个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怎样使思政教育更富活力,与其他课程更加协同,强化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创造多种教育路径吸引住学生,引导学生真学真信真做,这将是蚌埠学院努力奋斗的目标。

3 推进协同育人的探索

毫无疑问,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已经达成共识,各地各高校都结合实际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积极的育人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各种原因,真正推进和保障两支育人队伍的合作,形成协同效应还有诸多困难。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结合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两支育人队伍之间的协同,真正构建大思政格局。

3.1 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机制建设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前提,就要统筹全局抓好顶层设计,加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的组织领导机制、发展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等建设。

目前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进行了探索,各高校都结合实际出台了实施办法。但是这些制度或者办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丰富完善。各高校应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负总责,组建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为成员的协同育人领导机构,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导作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融合,并且统筹安排其工作,使人员调配合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完善协调沟通机制,汇集各类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从建立常态化的交流互动机制、合力打造线上思政阵地工作、联手打造挖掘思政育人大格局资源、协同开展思政课题研究等方面探索两支队伍同向同行、互补互助、联手联动的协同育人之路,全面深入推动“三全育人”,保障协同育人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3.2 以易班平台为主抓手,拓展协作育人平台

作为大众传媒时代的新产物,网络已成为人们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文化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强烈。“易班”的本质是社交平台,更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工具。通过育人机制创新,促进易班与“主平台”“主阵地”的充分结合,发挥其载体属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和实效的提升。

探索以易班为主要抓手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融合机制,研讨如何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方法载体创新等持续推动系统优化,提出更具针对性、更富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改进方案,鼓励结合易班工作为基础的网络思政工作研究,鼓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就相关思政课题进行联合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形成互为补充优势,共同申报思政科研课题。培育建设名师工作室项目,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平台,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

3.3 突出实践特色,搭建知行合一模式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为拓展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学生动态、关注环境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就是要共同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共同致力于聚焦思政工作前沿,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引领学生全面提升。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就是要积极推动“主渠道”延伸,做好“实践阵地”对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锻炼等成长平台的搭建,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更紧密地结合。思政课教师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要渗透“实践”的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辅导员在主导社会实践、日常学习生活、学生干部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融入“政治理论”因素,让理论在实践中深化,让实践在理论指导下提升,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真正让学生将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和实践的感悟与提升贯通起来,在实践中坚定信仰,树立信心。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成长进步,同时也要做好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更好地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实现两支队伍在知行合一中共同提升,共同成为学生身边的思想引领者,做学生信得过的疑惑解答者。

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整合两支队伍的优势,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同时结合学生需求和成长特点,不断推动两支队伍在立德树人这一共同目标上的有机统一,共同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