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强
(固镇县委党校,安徽 固镇 2337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历程,深刻理解这次全会的精神实质,特别是把扶贫攻坚战略调整为脱贫攻坚战略[1]28的重大意义,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行动。”[2]330无产阶级必须要从附属于资产阶级的物或工具和被剥削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主体,使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的发展”,实现人“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2]307。由此可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也是包括我们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这种根本目的和理想追求本然地包含着“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2]330,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获得自由后的自然素质、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等法律方面权利的充分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和理想追求,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整体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截至2015年,我国贫困人口还有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还保持在5.7%的水平,13个省(市)的贫困人口数量还均保持在200万以上。只有如此庞大的减贫数据清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才能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对农村社会进行了一系列调研、系统分析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状况后明确指出,已经被推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存在,是造成旧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改变旧中国命运、改变旧中国农民命运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积贫积弱的社会发展状况,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彻底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5]。以1986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我国政府针对贫困地区开启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伟大征程。党的十五大指出,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等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出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时代新课题,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这一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前提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观点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6]。从本质上看,这一思想来源于实践,是从实践中抽象、升华而来,又指导实践,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前进。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而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存在则是这一不平衡的最集中体现。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标志,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围绕如何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关键问题,以精准脱贫为主要抓手,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目标,就成为落实和检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点。基于这一逻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强化党的组织领导,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制度体系,落实责任机制,以“重大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富民、龙头带动、长短结合、务实脱贫”的攻坚思路,对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等“六个精准”要求,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稳步推进就业扶贫,全面实施教育扶贫,持续推进异地搬迁扶贫,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扶贫,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全面落实民生兜底政策,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写下光辉篇章[1]29-30。
从马克思“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到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邓小平同志“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江泽民同志“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胡锦涛同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习近平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人民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牢牢坚守人民性品格,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总的来看,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充分尊重了人民的意愿、创造的经验、拥有的权利和发挥的作用,把脱贫攻坚精准到点、延伸到线、落实到面。在脱贫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具体措施落实上,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增强内生动力,使各项脱贫政策与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对接更加灵活有效,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7]。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感,以心里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成效由人民检验的工作理念,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广泛发动群众,坚持科学方法,整合资源渠道,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立体化攻坚网络,构筑起一道道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万里长城”。三是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主动以党的组织优势为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领群众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中强化对群众教育引导,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口袋”与“脑袋”并重原则,取得了贫困人口数量7年减少了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同期下降了9.6个百分点,贫困群众的自主脱贫能力、收入水平和吃穿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解决的决定性成就,谱写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走向复兴的时代凯歌。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彰显了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8]。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痛点和难点,消除贫困成为国际社会的持续共同追求。综观国际社会消除贫困措施,其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扶贫主要依靠“社会保障”模式,但总因不同执政党对贫困人群态度不同,致使扶贫政策难以为继,仅靠各项福利政策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问题。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扶贫主要依靠非政府组织,但因非政府组织不具备大规模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致使扶贫效果不明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问题。而我国解决贫困问题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定海神针”作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中国的制度优势,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集中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上下一心,和衷共济,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脱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效执行,各项惠民政策的密集落地,推动中国在摆脱绝对贫困的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8]。
“自信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足够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坚定走向未来。”[9]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发展作为减贫事业的根本途径,坚定“四个自信”,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实施扶贫开发行动,使农村贫困地区面貌和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扶贫工作,从中国发展实际出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从注重全面推进帮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速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从注重找准帮扶对象向更加注重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展现了中国决心和中国力量,也为全球减贫事业,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中国样板,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等为特征的中国方案[10]。2020年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必将为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磅礴的精神力量,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8]。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当前我们要全面把握扶贫攻坚战略向脱贫攻坚战略转变的重大意义,以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