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晓玮
2020年12月3日至4日,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这次赛课选取的文章全部是散文。14 位参赛教师都是从各设区市的层层角逐中荐选而来。他们精彩的课堂呈现让笔者受益匪浅。其中,笔者最大的收获就是参赛教师们对散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探究。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听课所思,寻求散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王荣生教授说过,散文教学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写作的这个人,更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因此,散文教学必须借助作者的“这一篇”文章,引领学生和“这个人”“这篇文”对话,通过作者的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形式,走进作者丰富的心灵世界,实现散文内容及形式的深度教学。
《雀鸟邻居》的作者王旭,是个长期租住房子的“栖居者”。但即便作为一个“沪漂”,他也在和一群雀鸟的和谐相处中找寻到了心灵的安稳。因此,这篇文章抒发的是作者作为一个“外乡人”寄居在上海的生活体验,是他的个性化的情思。授课教师在讲解时就有效地抓住了文章的第一段“我从来没有叫过租来的房子‘出租屋’(或‘出租房’)。如果我那样做,我就没有了家”来引入课文。这里的“出租屋”和“家”形成了鲜明比照,教师带着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中略显辛酸的情感。之后再读到“雀鸟们生长在这地,从没有买过一寸土地作自己的家。但它们住在这家里,忙碌又悠闲地过日子”,教师让学生们将这两段话进行对比阅读,体味作者从雀鸟身上感受到的,虽寄居他乡却依然能找得到生活愉悦之感。这样,教师借助关键语句直通文心,通过整体感知,前后对照,完善深化文本意蕴,从而带领学生走近那个独特的“我”。
《“袖珍”书店》比较长且有一定难度,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很难读懂文章,尤其是文末那句“我听说冠中的书仓比他的书店大几十倍,库底丰厚,老天毕竟不会亏待懂分寸的读书人”。学生学习这种叙事类散文时,常常只是关注到文章中记叙的几件事,对于人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一位授课教师就机敏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专门安排了介绍作者潘敦的环节。通过这段介绍,学生们知道了,潘敦的文字特点是“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不刻意仿古,入了开头,一遍过到篇尾,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最后往往是一个看似平淡但是点睛的落笔”。当学生看完了这段文字,就能领悟到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恰是如此。于是,他们很快找到文末这句话所涵盖的内容,即书店老板冠中是个“懂分寸的读书人”。他的“分寸”体现在“有品”“有德”“有为”“有不为”上。随之,这一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作家常常是通过一些外在的言语形式来寄托某种情思。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一些特殊的文字符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因此,散文的深度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散文中所传达的独特经验,进而丰厚自己的人生经验。而这些独特经验既包含在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中,也体现在文中的关键句段中。不同的散文作家创作风格迥异;即使是同一散文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虽然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和方法去解读散文,但借助关键语句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探究其写作风格,不失为散文深度阅读教学的一条有效路径。
有效设计教学板块,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钱梦龙老师说过,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者是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来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因此,面对散文的“形散”,教师若能找到解读这篇文本的主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用关键性话题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就能找到教学环节的支撑力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牵引力。
例如,一位授课教师在讲授《“袖珍”书店》时,就围绕三个大问题来贯穿整个课堂,即“书店的屋品怎么样?”“书店珍藏的书品怎么样?”“店主的人品怎么样?”。
接着,教师围绕这三个问题引领学生有序展开教学活动。首先,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时去感知语言。教师带领学生去关注用词的变化,比如文中的“也是”“还是”“更是”,还有句式的变化、语气的变化等,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感知其语言特征。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在文段中寻找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从而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方法。最后,在学生品读文本时,教师让学生尝试用诗歌的段落结构的形式改编这段话,体会作者在强调什么,从而感悟店主的“分寸之心”。
这样的训练,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和感知力,也通过这三个层层深入的问题有效带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合作解读、长文短教、表达分享,从而简化了教学程序,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但是,这样的主问题设计一定要立足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之上,否则就容易偏离教学主线,让整堂课避重就轻。
深度对话,应该包含课前的师本对话,课中的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等。善于营造深度对话的教师,一定对文本有着深度解读,且对文本的重难点了然于心,这样在课堂中才能架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课堂的生成变得精彩无限。比如,教学的点拨、追问、设疑等方式,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这也是课堂动态生成中不可缺少的有效策略。
一位赛课教师在讲授《因借书而绝交的那个人》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文章第六节。学生齐读。教师问:“李梦熊‘大喜’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木心收到其外甥女寄来的英语版叶慈全集,且封面设计非常好。”
教师追问:“那是木心收到的书,李梦熊为什么大喜?”
学生回答:“因为李梦熊可以借来看。”
教师继续追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都很热爱书?”
学生回答:“李梦熊大喜,说‘我’如此了解叶慈,持书去,中夜来电话,说丢了。‘我’说不相信,挂了电话,从此决裂。”
教师再问:“为了一本书闹到决裂,这有什么特殊背景吗?”
此时,教师补充介绍,让学生关注到,那时是20 世纪60 年代,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且李梦熊之前在兰州待了五年,生活极度贫困。在那样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李梦熊和木心最热爱的竟是一本书,并且竟为一本书而绝交,由此可见他们对书的珍爱程度。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们很自然地继续深度阅读,体会李梦熊的爱书成痴。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于粗浅处、矛盾处、意外处和错误处适时追问,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敏锐度。课堂学习中的深度对话,意味着由教师的“提出问题”变为“提供问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散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独特经验的链接。作者的人生经验,融汇在他的语文经验里;作者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所表现的,是丰富乃至复杂、细腻乃至细微的感官所触,心绪所至。散文的精妙处,阅读散文的动人处,在于丰富,在于细腻。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比如,一位教师教授《因借书而绝交的那个人》,讲到“玩味神交”这个板块时,带领学生关注这段话:“武康路那个亭子间狭小局促,没有地方支床,地铺上只有一领竹席,一床褥子,一条被子。屋里也没有桌子,用砖头垒一个小台,放他吃饭喝水的茶缸。除此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摞外文书谱。”
齐读完后,教师出示幻灯片“他没有 ,只有一摞外文书谱”,让学生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一段话。学生回答:“他没有一栋房子,只有一摞外文书谱。”“他没有妻子儿女,只有一摞外文书谱。”“他没有丰富的三餐,只有一摞外文书谱。”……于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明白了,晚景凄凉的李梦熊没有房屋,难得温饱,没有家人,没有地位……只有一摞书谱伴他终老。教师再问:“李梦熊的物质生活极度贫穷,但他到底穷不穷?”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归纳出“李梦熊没有富足的生活,却有高贵的灵魂”这一观点。于是,教师顺势出示幻灯片,解读文中的疑难之处——“一为文人,便无足取,以不解独善其身而兼善天下之故”。之后,学生齐读最后一节,思考“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谈文论艺,迎风冒雪,把臂而行的还会有谁呢?”。学生自然归纳出,还有那些“珍爱书籍、热爱读书的人们,以及生活中的我们”。
张志公先生认为,教师要带着学生从文章中走个来回,一篇文章就是一处风景,一处宫殿。带领学生真实地读文章,在文本里潜心求索,这是阅读散文的关键。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要充分挖掘、品味文本语言,在语句、段落中来回品读,从而拓展、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进入作家用文字营造的富于个人风格的情感世界。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文本的语言文字,学生常常是知道说了什么,但是不知道其精妙之所在。而在这次观摩活动中,笔者发现,赛课教师们大多能通过设计精妙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精妙,体会作者的语言功力,帮助学生在关键处搭建台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进而有效解读文本,唤醒学生的语言潜能,走进多重文本世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比如,有的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之后提出几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带领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还有的教师借助咀嚼标点、词语来解读文本的情感世界。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因借书而绝交的那个人》时,就带领学生关注文中“当年的木心、李梦熊、冯端,一个画家、一个歌唱家、一个物理学家,谈文论艺,迎风冒雪,把臂而行……”中省略号的含义。另一位教师在讲授《雀鸟邻居》最后一节时,让学生将整段文字改成诗歌的形式,从而进一步领悟:雀鸟们和人一样,都是“栖居”在这个城市里,却过得安闲而舒适。此外,还有教师关注文本的修辞、节奏、链接等,无不在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他们的言语才能积极主动地发挥和张扬。
散文的文学性,恰在其“语言所营造的世界”,因此,只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而在这次的赛课活动中,让笔者感到最难能可贵的是,赛课教师既能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反复“走个来回”,且能通过特定的教学路径与手段,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比如《雀鸟邻居》中,教师们带领学生体悟“即使漂泊在外也要寻找一种归属感”,就算寄居在他乡,心安就是归处;《袖珍书店》中,学生们通过这“小而精”的书店,感受书店老板冠中对“初心”的坚守,以及待人接物的分寸感;《因借书而绝交的那个人》让学生深切地体悟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那样一群热爱读书的志同道合的同行者,虽生活贫寒,却拥有高贵的灵魂;而《小旗》更让学生明白,只要秉持一颗平等的心,不管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猫,甚或是世间万物,都可以通过心灵对话达到共鸣。
无疑,这样的解读,绝不仅仅是体味作者语言中所流露的感官所触,心绪所至,而且是帮助学生引入对文本与现实的思考,领悟文章所承载的文化因素,洞见自我、天地与众生,进而理解与传承中华文化的丰富精神。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探究一条深度解读散文的有效路径应该是当务之急。但是,散文教学还有没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同样的方法能否在不同的文本中交互协调使用,这些都是有待我们继续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