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浸润传统文化

2021-12-02 10:22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实验小学强伟佳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数学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实验小学 强伟佳

我国发展历史中经过岁月的积淀和打磨,留下了很多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浸润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新课改的不完全落实,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双基的积累与训练,导致学生缺少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精神素养的滋润,对待学习具有较强的得失心和功利心。就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而言,编者已经有意识地通过部分板块传播数学传统文化。这些内容或是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或是通过图文结合,将一些数学家的奇闻轶事、数学算法以及数学名题介绍给学生,以此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传承数学文化。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小学数学课堂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1.教学时机不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课堂同样需要恰当的时机。在现在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授过于简单、低效。部分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让学生阅读书本上的相关介绍,要么无视课本上的传统文化内容,直接讲解所谓的教学“重难点”,要么就任由学生自主选择。

2.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时间紧、任务急,教师多运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对待不是重难点的课内拓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则更是如此。学生自动忽略课本中的传统文化部分,更不会在课外汲取相关知识。

3.教学内容单调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如海,在这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对待、审慎思考的问题。现阶段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体系还不够成熟,很多教师还在摸索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传授传统文化的内容多用大段文字描述,显得比较苍白无力。比如,在授课时采用大段文字描述历史背景知识,不仅浪费了授课时间,也在消耗学生的耐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1.把握时机,创设情境引入

数学逻辑的严密、数学理论的严肃、数学思维的严谨、数学内容的乏味、数学老师要求的严格……已经在学生心中形成刻板印象,这让数学课堂中开展趣味性教学变得刻不容缓。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贴近生活、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三年级教学“两个数比较大小”,如果直白地讲解,学生容易觉得枯燥。此时介绍“孔融让梨”的故事,既可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也能让学生在比较“大梨”与“小梨”的过程中体会比大小的数学意义。又如,在教学五年级“圆的周长”的时候,教师通过层层推进,循循诱导,带领学生探究出圆的周长÷直径=固定的数(3~4之间)。倘若教师直接介绍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此时适时引进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与成就,效果可见一斑。学生不仅激起对当前课堂内容的兴趣,而且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也有了期待与信心。再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一位教师通过展示曹冲称象的动画故事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现在我们就踏着历史前进车轮的痕迹去“旅行”。课堂的结束语是这样的: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这段小小的旅程即将告一段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在本节课,教师设置了“旅行”的情境,先讲述曹冲称象的中国传统故事,很容易引入“转化”的策略,同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导游”,而学生则是“游客”,“导游”引领旅程的方向,而“游客”每到一个“地方”都能自主独立或是成群结队地欣赏、玩耍,完全沉浸在这段“旅行”中。这样的课堂设置巧设心思,别具一格,突破了以往数学课枯燥直白的缺点,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获得丰富的学习情感体验,也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有效、精彩。

2.掌握策略,选取多种方法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智力都处在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思维具象,表现为不会独立思考、对具体素材的过分依赖,难以掌握抽象的数学理论,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教学策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可以采用传统经典名题导入。首先以插图形式呈现教材提供的“鸡兔同笼”问题,并用问答法加以引导:“解决这道题有哪些困难?”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待学生回答出“学过的题目只有一个未知量,而这道题有两个未知量”后,可以再接着引导:“我们的先人在遇到这些题目时也有类似的困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样的导入妙趣横生,充满着历史文化的韵味,也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再如,教学五年级“负数”的认识时,通过对新光服装店上半年盈亏情况的讲解,相机向学生明确: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表中数据对上半年经营情况做简单分析。接着用课件展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栏目的插画,利用读书指导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相机总结: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的思想……最后学习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过渡既强调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将正负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贡献卓著,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学价值和独特魅力。

3.充实内容,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的发展也浸透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里。这里阐述的数学方法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数学思想、推理模型,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转化、画图、假设、列举等。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相机介绍相关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人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放在广阔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加以考量。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笔者没有采取直接讲解的方法,而是先播放了一段曹冲称象的小动画。通过这个历史故事,学生既了解了相关的历史,也对转化这一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可谓一举两得。之后再导入倒果汁的问题: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大的杯子,刚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可以用“720÷9”来计算。那现在题目改成“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两种杯子(两个未知量)”,该如何解答?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设置呈现出可以平均分与不能平均分的强烈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数学思想引领数学学习的正确方向,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数学思想则更具生命的活力与张力。

总之,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有助于展示知识的发展历程,传递数学的理性美与文化美,而且有助于推动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与创新,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使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得到落实。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数学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清明节的传统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