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熟练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但任何客观存在的对象,都有一个品质的问题,语文也如是,这就是王尚文教授在《语文品质谈》中谈到的“语文品质”。所谓“语文品质”,就是指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进而探究它生成的缘由,使学生得到借鉴,最终达到提升自身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的目的。
语文品质除了教材本身的品质,更有关乎教师语文素养的问题。因为从教材中明确的语文要素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经过教师的转化。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达不通、重点偏颇、解读粗浅甚至错误等现象确实存在。学习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应回到语文,即语言文字本身。语文教师还要扎根于语言文字的土壤中深耕细作,从内容到形式,细品语言作品的遣词造句之妙、谋篇布局之巧,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王尚文教授提出了语文品质的“基本要求”,即清通、适切、准确、得体。“一字之增减则可能就是语文品质优劣的汉界楚河”,教师对语文品质应该有这样的认识高度。在解读教材时,教师要着眼于字词、语句、段落去解析言语内容,对语言文字反复咀嚼、推敲,感知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凝练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会更到位。
王安石用一个“绿”字展示生机盎然的动人春景,贾岛用一个“敲”字反衬山中寂静,成就千古佳句。教师要学习这些咬文嚼字的典范,从一字一词中反复斟酌、细细品味,成就“一字之师”。《荷花》是叶圣陶先生以儿童视角创作的语言作品,充满了浓浓的童趣。在品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时,教师须观照整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童趣,用儿童的眼睛去看那“挨挨挤挤”的“大圆盘”,想象“莲叶何田田”的画面,感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大圆盘”之间出来的意趣,尝试用不同的动词一遍又一遍地还原动态画面,在想象、比较中咀嚼词语的准确性、形象性,从而感受在儿童活泼天真的趣味加持下荷花生机勃勃的俏皮,领悟蕴含在“冒”字中的童真、童趣、童心。
作家池田大作说:“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语言文字是作者表达或者隐藏言语意图的载体,蕴藏着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基于作者写作风格、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不同,言语意图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让读者一目了然;有的是隐藏在语言文字中的,需要读者去思考、探究;有的意图即使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假象,需要读者仔细甄别。语言与意图就像一棵大树,我们所阅读到的语言文字就是露出土地的茎、叶,是满树春色,而言语意图就是扎在泥土里的根,有丰富的精神养料。语文教师需要深挖细掘,寻根问底,让言语作品的意象与情感在心中融合,真正读懂语言作品的内涵。读懂作者,才能避免意象与情感、语文与人文割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一起走进课文、走向作者。
古诗《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全诗以“空山”引出山水田园的清新画面,又以“照”“流”等动词将光、声、影融合在空灵、宁静的景中。教师在阅读分析这首诗的时候,不能光停留在诗所描绘的画面上,更要关注诗人选取景物、描绘山水的用意。“王维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山中景物那么多,他为何选取这些景物?诗人通过怎样的手法呈现了画面?在这些景物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怀与思想?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需要这样的追问,要仔细聆听诗人的画外音,领悟诗人的用意。在一连串的追问与探究中,王维以明月清泉、青松翠竹择物明志的意图逐渐清晰,诗人高洁的品格得以体现。在对“随意”与否、去还是留的追问中,我们才能明心见性,感悟诗人坦然无争、归隐山野的旷达之境及高雅的精神追求。
形式实现内容,内容生成于形式,语言表现形式不仅是作者精神风貌的真实体现,更是思想感情的深刻渗透。教师要以语言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反复品味语言与它所表达的意思,探究文本的表达方式、作品的表现形式,解析言语形式对言语内容、主体思想的巨大威力。教师通过对言语形式的解码,就能在教学中架构起读与说、读与写之间的桥梁,从语言作品“怎么说”中学习怎么说,学习如何谋篇布局,学会缜密地思考、有逻辑地思考,掌握说话写作的技巧,从而学会正确地表达、有质量地表达、有深度地表达,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如《军神》一文对刘伯承的正面描写并不多,却能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他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教师细细解读文本,就能从言语形式发现表达的密码。首先,文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了正面的形象刻画,尤其书中的短短47 个字里没有一个“疼”字,却通过一系列动词把难忍的剧痛表现了出来。在阅读时,教师就要解读、提炼出这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能,让语言作品成为可学习、可模仿、可迁移的一个例子。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习内化,最后迁移创作,由读到写,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