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路研究

2021-12-02 06:31徐婷婷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33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战略体系

徐婷婷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国有企业的影响和制约,在新时代新观念的引领下,内控体系的完善程度是衡量国有企业管理质量的标准之一。为了促进国有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和完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政策,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在内控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要想解决国有企业内控问题,就需要对建设国有企业内控体系的思路进行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思路和办法,从而建设良好的国有企业内控体系。

一、我国国有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些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没有达到应有的认知水平,仅仅只浅薄的认为企业内控属于个别部门的工作范畴,因此也就不能从企业层面上对国有企业内控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这也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除此之外,一些国有企业的内控监督机制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许多环节内控监管都未能触及,这就很容易使内控管理流于形式,内控管理的目标自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在现阶段,有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内控体系建设时并没有对信息和沟通平台的建设引起重视,企业内外部信息无法顺畅、及时、充分的传递,甚至在传递中还会有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这样难以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来使内控管理获得预期的效果。另外一些国有企业在建设内控体系时,仍然固守原有的运行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用格式化的内控体系来应对现有的管理系统,最终导致企业内控无法畅通运行,企业内控体系在建设前后仅仅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欠缺整体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也是不少国企存在的弊病,同时很多国企的风险评估程序不全面,对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合规性风险缺乏全面的识别与分析,忽视了对风险警报机制和对重大事件的应急应对机制的建立。

二、国有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在上述文章中我们谈到了当前国有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建设,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更为科学高效,当企业的内部制度得到了完善,企业中的各项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只有当效率提升了,企业的成本才会降低,最终企业的效益才会提升。如果企业的内部监管到位了,那么国有企业才能提前有效控制和防范各项风险,使各种对企业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使企业的社会声誉得到提升。内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控体系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大前提

良好的内控体系能够使企业及时的发现在其内外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良好的内控体系还有助于经理人对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及时地制定出适宜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真实准确的财务报表能够让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更充分,而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使财务报表更为真实和完整,真实的财务报表还有助于股东等外部投资者以及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人员做出重要的决策。此外,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可以增强企业业务人员对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并让企业员工对其岗位职责更加明确,从而杜绝工作失误的发生。

(二)内控体系的建设对企业内部风险的发生可以起到监控作用

监控企业内部风险的发生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中企业内部风险包括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供产销的某个环节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风险即为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因借入资本而产生的到时难以还本付息的风险被称为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的整体风险就是由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共同构成的。通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防范企业内部风险的发生和扩大,一方面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对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还可以帮助企业控制财务杠杆的增长速度,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资金活动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资金调度与管控,通过适当的筹划,企业可以选择资金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对投资与筹资过程的匹配程度进行加强,可以使资金调度灵活性增强。良好稳健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使企业的风险降低,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率。

(三)内控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

企业的总体战略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这与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所要达成的目标是相一致的。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协同进行。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其中企业的总体战略是最高层次的战略,而经营战略是企业为了经营某个特定的业务而制定的战略,而制定职能战略是为了使企业各项资源利用程度最大化。在这三个层面上,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都能够促使企业的战略有效执行。从总体战略层面上来看,内部控制体系的产出信息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认清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都是很有帮助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帮助管理人员选择更有潜力的经营领域。经营战略也成为竞争战略,它是企业为了在经营领域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方案,内部控制体系运行良好将帮助企业明确自身所擅长的方向,内部控制体系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企业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的重要依据。而在职能战略方面,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合理的控制流程设计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发现各项职能中的低效率情况,并能适度的修改不合理的业务流程,使职能战略的执行力提高。

三、建设国有企业内控体系的思路

(一)搭建企业内控体系的框架

第一层分法(横向):根据行业划分,明确企业所在的行业,如金融投资、房地产、建筑施工、物流、服务、移动互联网等。

第二层分法(横向):根据发展阶段划分,明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如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第三层分法(纵向):根据企业类型划分,明确企业形式,如多元化集团、专业化集团、单体企业、分支机构。

第四层分法(纵向):根据专业划分,企业内部的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控制:公司层面的控制,业务层面的控制,信息层面的控制。在公司层面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公司的人力资源,公司的社会责任以及公司的文化这些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党委的前置研究是国企的内控特色;在业务层面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公司的战略,销售,财务报告以及合同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在信息层面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公司的信息系统和内部信息传递进行控制。

如果国有企业在进行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时,没有根据四层分法来搭建与自身相适应的内控体系,或者在搭建过程中只注重形式,建立起来的内控体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那么这样的内控体系不仅起不到作用,相反还可能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二)寻找国有企业的风险和内控的缺陷

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因其规模不同,企业所有制不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应更注重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风险,管控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风险等,而对于单体企业来说应更注重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同,那么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时,其表现出的缺陷也是不同的,内部控制的方式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造成企业内控设计的缺陷,但即便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仍然会存在缺陷,使企业陷入风险中,那么这个缺陷就是内部控制执行上的缺陷。当内部控制中的某个规定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不能被很好地执行时,仅仅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企业管理的客观问题所造成的。如果在执行内控时,内控事项不能被有效执行,此时需要分析问题是系统问题还是单项问题,一般来说单项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要解决系统问题需提出单项的解决办法。

下面举个例子进行说明:当某个国有企业面临短贷长投的情况,同时该国有企业也知道其中的风险,但长此以往,并没有出现问题,大家对于这种情况都习以为常了。从内部控制的要求上来看,企业面临紧张的流动资金,当企业存在短贷长投现象时,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一定会指出其中的缺陷,进而在制度上禁止短贷长投,那样企业的资金就会在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新的问题必然会出现。内部控制优化的要点,在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包括建立资金风险分析模型和预警模型,为企业融资引入更多的渠道,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平衡企业对内部资金的需求。

(三)建设国有企业内控体系规则

当企业的内控管理体系本身有缺陷,而企业又处于风险中,此时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文化建设很重要,并需要对相关的制度和流程进行完善,制定出有效的需要共同遵守的内控体系规则。内控体系规则会构建六大内控手册,包括了总则,风险评估分册,信息沟通分册,环境分册,控制活动分册以及内部监督分册。

(四)对内控体系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而言,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内部控制体系做到了规范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真正起到成效。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化的改进,才能使内部控制体系真正规范化的运行起来,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改进机制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进而使企业变得更加强大。

四、结束语

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体制正不断地深入,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国有经济中有着承载作用的国有企业,只有对内控建设体系不断地进行建设和完善,才能使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强大支柱作用发挥出来,进而使国有企业在变幻莫测的竞争和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战略体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战略
战略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