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收藏”家里变成垃圾场,要警惕是否得了囤积症

2021-12-02 05:58本刊编辑傅昭仪
人人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杂物强迫症娃娃

■本刊编辑 傅昭仪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像松鼠一样,喜欢收藏和囤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比如衣柜里塞着七八年前的衣服,促销必剁手一堆不缺或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喜欢捡东西回来,并当作宝贝,将自己的房子塞得满满当当。可要扔一件东西时却总下不了决心,甚至扔了会难过好几天。也许在许多家庭里这都是常见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囤积成狂”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囤积症。

在日本大阪,清洁工人从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中一共清理出了2吨多垃圾,其中包括脏床单、烂菜叶、生鸡蛋等。接受此次清理委托的日本某清洁公司负责人横尾将臣表示,他们公司每个月都会接到十几件此类订单,甚至每年还会遇到几十起雇主在“垃圾屋”中孤独死去的事件。

不只是日本存在这样的“垃圾屋”现象,在我们国家也有类似的新闻出现:

“青岛一老人爱捡垃圾,堆满家中。”

“扬州一七旬老太捡垃圾堆家里,社区派人清出十几车垃圾。”

“老人捡垃圾堆家中却不卖,入家门全靠爬。”

通过网络搜索可以发现,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英国还出现了一档名为《超级囤积王》的真人秀节目,专门为这些人群打扫房间。韩国也拍摄了一档名为《新奇的整理》的综艺,在镜头前,不少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展示了自己家中被杂物淹没的房间。

囤积症患者的主要特点

囤积症患者常常表现为收集物品时的强迫症,包括无法自控地购买和收集以及拒绝丢弃囤积的任何物品。囤积症类似于强迫症,但囤积症和强迫症又有所不同,囤积者很享受获得和翻看自己的物品,强迫症患者对此则会感到很痛苦。

囤积也不同于收藏,收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展示藏品,让别人欣赏。收藏爱好者的藏品摆放得很整齐,总体上体现出特定的价值观念,而囤积者很少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个囤积症患者不仅热衷于购买、收藏、囤积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对无价值的东西也要囤积起来,诸如垃圾、不穿的衣物、旧报纸、废旧物品,都可能成为被囤积对象。囤积者往往大量摆放不整齐的东西造成家中的混乱,甚至使人无法在其中正常生活和工作。

囤积症患者与偶尔懒惰、杂乱的普通人也有不同,他们对所有物品有着极端的情感依恋,如果有人收拾、清理或拿走他们的东西,他们会感到非常不安或受到威胁。他们还可能感到羞耻或焦虑,并试图隐藏他们的囤积物。

囤积症患者有几个主要特点:

1.取舍无比艰难 对于一件现阶段、甚至以后永远也用不上的东西总是无法割舍,连更换城市都不能放过。他们往往担心扔掉的物品以后还有使用的价值,或者担心失去重要的信息。

2.物品就是全部 囤积症患者给每一件物品都赋予特殊的情感,甚至能记得住每一件物品的来历和它们的故事。当一件物品被丢弃时,他们就会失魂落魄,认为“丢掉了这件物品,我就丢掉了这段感情”。但事实上,他们往往并不能分辨这些物品对自己是否有用,只是单纯地收集罢了。

3.盲视 堆满杂物的房间在他们眼中无比整洁,因为他们看不到杂乱无章的存在。

4.优柔寡断 对物品的执念就是对观点的犹豫,别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处理起来无比困难,比如选择困难症。这样的状况,在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候会更为明显。

5.信息处理障碍 患者专注力很低,做事情经常容易分神,这导致本来很容易给物品分类的行为,在他们眼中变得无比困难。

6.需求安全感 囤积狂人的生活空间是很狭小的,他们因为大量的收集造成这些物品堆积在家中,占据了所有的功能性空间,某些囤积症患者会害怕空旷的环境,狭小的空间会让他们感到无比安全。

囤积的代价

干扰个体和他人的环境

由于物品被杂乱无章地摆放在生活区,影响了这些物品原有用途,比如被杂物堆满的桌子、浴缸。有囤积症的患者,可能不能在自己的床上睡觉放松,或坐在自己的客厅打发时间,也无法在自己的厨房里享受烹饪带来的乐趣。囤积的杂物也会侵占家里其他成员的生活空间,常常使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严重的情况下,囤积行为会造成一些风险,比如火灾,物品坠落。当屋内起火,囤积行为会增加死亡的风险,一来火势会随着堆积的物品迅速蔓延,二来人们在逃离时容易被杂乱或掉落的物品困住。

并发症状

大约有75%的囤积症患者同时存在焦虑或情绪症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症状,尤其是常见的注意力不集中。与同年龄正常人相比,老年囤积症患者存在更多一般健康问题和躯体症状,例如身体残疾、慢性疲劳、关节炎、肥胖等。

治疗囤积症不能强硬断舍离

临床心理学家阿比盖尔说:“囤积物品是有原因的,必须要直面这些原因。”对于囤积症患者而言,他人的强迫收拾并不管用,患者很快就又会重新堆满一屋子东西,而且还会由于突然失去一些物品引起他们的狂怒和焦虑。所以治疗囤积症先要找到患者囤积行为背后的心理困扰,不能强硬地要求断舍离。

很多囤积症患者的家属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很反感,没办法改变时,便会采取责备的态度,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囤积症患者,尤其是孤独老人往往缺乏与人的交流,他们将精神寄托在囤积的物品上,以此来获得安全感和心理慰藉。因此,通过耐心的交流与倾听,让他们体会到被关心与被爱,才有利于他们逐渐摆脱囤积症。

国外一位名叫苏的女士从小缺少母爱,收到过母亲给的最好的礼物便是在圣诞节的一个娃娃,但不久后她的母亲把破旧的娃娃扔掉了。长大后苏在家里囤积了非常多的娃娃,从房间堆到客厅。这些娃娃代表了一个家长的形象,代表着关爱、亲情,是她在小时候被夺走的东西。最终苏在阿比盖尔医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这些娃娃并不能带回她的母亲,不能给予她所要的满足感,最终摆脱了囤积症。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囤积行为,且已严重影响了和家人的关系,或者带来其他困扰,不妨去找心理医生,他们可以帮助你制定合理的方案摆脱困扰。

猜你喜欢
杂物强迫症娃娃
杂物电梯门锁常见型式及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成品轮胎杂物缺陷的解决措施
一体式顶杂物盒设计策略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杂物窒息
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