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与孩子讨论自杀

2021-12-02 05:58本刊编辑陈梦媛
人人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维特媒体报道挫折

■本刊编辑 陈梦媛

自杀的问题日益严重,可当人们真正面临它,却选择避而不谈,或讳莫如深,这可能是中国人对于死亡话题的忌讳。因为面对死亡时感到害怕和无力,所以时常回避“死”这个字,连提及或谈论都成为一种禁忌。但死亡教育又是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避而不谈可能会让有该想法的孩子无法求救。

提到死亡教育,大部分家长都会委婉地和孩子解释:爷爷睡着了,他会睡很久很久;奶奶去了天堂,那里很美而且没有痛苦;奶奶只是离开了,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三句话真的很美,很梦幻。但是会让孩子觉得死亡很美好,甚至变得向往死亡;他们也会混淆睡觉和死亡的不同,同时轻视死亡。

“一跃解千愁”,孩子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容易想到自残,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觉得这是解决痛苦的唯一办法。

另外,自杀的“维特效应(自杀的模仿现象,指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传染性。)”也不容忽视。在一个团体中,如果一个人用自杀来结束生活中遇到的痛苦,那么他周围的人可能也会选择用同样的方式来应对挫折和痛苦。例如,媒体报道了玛丽莲·梦露的自杀新闻后,那一年全世界的自杀率增长了10%;张国荣自杀后,香港当年4月份出现了自杀小高峰。每一次媒体报道某个自杀事件后,当地的自杀人数会骤然增加,这印证了“维特效应”的存在。

成都49中小林自杀事件后,学校和家长是有必要和孩子谈一谈自杀这个话题的。主动和孩子谈,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也让他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关注,预防孩子出现自杀模仿行为。

1.保持亲子沟通渠道畅通

不要害怕问孩子关于自杀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在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痛苦的背景下提出的,可能会开启和孩子沟通的大门,传递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

2.使他们的经历正常化

让孩子放心,没有什么想法是禁忌的,帮助孩子减轻任何可能的耻辱。你可以问孩子,“鉴于你现在所面对的一切,考虑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你有没有想过伤害自己或自杀的想法?”也可以说,“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自杀的想法。”和孩子直接谈,而不是隐晦地谈,对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3.倾听孩子的苦恼,并保持冷静

不管孩子怎么说,父母都要冷静地作出反应。倾听到他们的苦恼,不对他们的倾诉作评价,比如说:“别人都不像你这么想,你太脆弱了。”或者给予安慰:“没关系的,我相信你很快就会走出来的。”这样做,孩子可能会关闭内心或作出愤怒的反应。此时应该更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去体会他可能有的情绪。

自杀,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也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最极端方式,青少年尤其如此。面对如此难题,家长更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孩子平等地沟通,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可信任的朋友与依靠,帮助他度过心理危险期,开启美好的人生。

猜你喜欢
维特媒体报道挫折
诗意街头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挫折使我更坚强
媒体报道
长安铃木维特拉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