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 陈梦媛
5月9日,成都49中一名学生在校坠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热议,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青少年心理问题。目前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过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10%左右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3000万个孩子背后的3000万个家庭,正与孩子一起经历、承受这一切。
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或学前阶段表现出拖延现象是比较正常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事情本来就有点慢。但如果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到了初中、高中阶段,还有拖延习惯的话,就与年龄无关了。
那么拖延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养育者和孩子的性格不匹配,一个是养育者没有跟孩子完成分离。
比如养育者在生活中是雷厉风行之人,那么在他的标准下,孩子完成任何事情的速度都很难令他满意,最终被“盖章”为“你就是拖延”。锐(化名)的妈妈总觉得他做作业慢,时常催促他,隔一会儿就去看看他完成的进度,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打扰,反而让孩子分神。
这样一来,锐做作业时的注意力被分成好几块儿,一部分用来做作业,一部分用来对付家长的催促,不能全神贯注于当下,势必会导致效率下降。
如果家长和孩子长期处于这种互动模式之下,孩子会因为爱养育者而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注意力留出一部分,用来回应养育者的行为,无法专注当下。久而久之,形成拖延的习惯。
还有一个更深的角度,孩子跟养育者分离得较好,不太容易出现拖延。反之,拖延现象会较严重。假如“我”今天的作业写完了,我可以把它理解为我跟这个事情的关系结束了。但一个分离有困难的孩子会一直拖延,因为任何一个完成的事情都会激活他对于分离的恐惧。
适应一个新环境之前,我们是要跟旧环境告别的。比如说要搬家时,孩子会面临丧失,丧失曾经给过他很多美好记忆的地方。比如说升学,从小学升到初中,孩子会丧失他作为小学生的身份,以及多年在学校里跟老师、同学相处的美好瞬间,他有非常多的不舍。所以在进入新环境之前,是需要跟旧的环境、熟悉的感觉去告别和哀悼的。
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越是能够充分地跟过去熟悉部分说再见,越有助于他对新环境的适应。
这一部分也跟分离有关。孩子在刚出生的6~12个月之间,跟妈妈的关系非常黏稠且融合。正如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婴儿。每个婴儿背后都有一个养育者。
一些孩子出生后,因为妈妈的身体或工作原因,不得不把他交给其他养育者,比如说保姆、月嫂或者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这个孩子跟妈妈的融合就会有一点破损,也就是丧失。而在孩子前语言阶段,他还不会表达和处理这部分丧失,但这件事带给他的感受会存进他的身体记忆。
长大以后,当一些分离场景出现时,就会激活他之前经历丧失时情绪的痛点,导致他难以面对分离。一般来讲,孩子比较早期的时候需要跟妈妈融合,如果融合得比较充分,该分离的时候孩子能比较顺利地分离。但如果是相反的,早年该融合的时候没有融合,后面分离的过程就会漫长一些。
很多家长特别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对自己那么残忍。把自己的身体割出口子,难道不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吗?心理咨询师在跟这些孩子工作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心里比外在身体的伤害更加痛苦。他们的内在情绪是处在非常崩溃、失控的状态中的,为了转移这种痛苦,才用身体的痛代替情绪的痛。可以想象,他的心里有多痛。
如果孩子有自伤行为,一定会在皮肤上留下痕迹,特别是夏天,更容易被看到。这也是一个信号,一个呼救信号,它在向周围的人呼救:我不行了。
这种呼救非常隐蔽,也不是孩子主观意识上的行为,而是一种潜意识的表达。他可能曾经表达过痛苦,但是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或及时的回应。明显的呼救没有被看到或认真对待时,孩子就把这些愤怒转移到自己身上,通过弄伤自己表达痛苦。
青少年凯(化名)来到心理咨询室,他最近成绩下滑严重,食欲不振,一直闷闷不乐。孩子向咨询师倾诉说,他妈妈给他买了三套房。咨询师问:“你现在10多岁,妈妈就已经给你买了三套房了,会不会说你可以少奋斗很多年?”他回答:“那岂止是少奋斗好多年,我都觉得一辈子不用奋斗了。”
孩子说这话时其实是很愤怒的,他觉得妈妈根本就不相信他,不相信他会有能力独立工作,让自己过上好生活。表面看,家长是给孩子累积了财富,实际上在孩子感觉妈妈把他的翅膀剪了,不需要他奋斗了,那他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在父母全然的照顾下,孩子的自我丧失了,所以他就抑郁了。
家长有时很难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抑郁。实际上这跟很多因素相关,比如社会原因,大环境普遍焦虑的情况下,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还有代际传承的原因,比如在一个大家族里,有一些东西是一直没有被解决的,那么它就会通过代际传承的方式传递给现在的这一代。
再就是养育者跟孩子的关系,早期养育者把孩子照顾得非常好,孩子就有力量去抵挡他成年之后外在的一些压力或挫败。但也有可能出现外在压力过大,早年被养育得非常好的孩子也抵御不住。但总体来讲,早期被养育得更好的孩子抗挫折能力会更强韧一些。
1.如果孩子愿意,争取为他寻找专业人士的支持,比如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
2.家长觉察自己的焦虑,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3.耐心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针对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特性,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不求不应,有求必应。
养育一个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教育的过程也是反思自我的过程,不必着急,得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