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雪 刘 郁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2017 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会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发展。贵州农村存在根深蒂固的“三留守”问题,如何助力解决贵州“三农”问题和如何解决“三留守”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2]。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在参与乡村振兴中能以专业视角解决农村问题。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二是社会工作可以运用专业知识、方法为新乡村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社会工作与政府联结力度强,可以确保乡村振兴中的资源可持续性投入。
贵州因为起点低、增长空间大,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一。贵州农村还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挑战,作为长期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贵州乡村振兴还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困境。
贵州农村因资源不充分等问题导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就乡村发展来说,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的后备力量越来越弱,农村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变成了乡村建设的主体。而人力是乡村振兴的资本,如果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来建设乡村,就不能保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贵州农村因资金不到位、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导致很多产业成本过高或无法进行。这些失败的产业会导致大量闲置土地,造成巨大浪费,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贵州农村因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学设备,老师们不愿去农村工作。摆脱贫困的第一步就是有文化,如果缺少教学资源,人的综合素质提不上去,就无法保证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没有经济的保障就没有合格的劳动力和人的全面发展。
贵州农村因人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很少有人参与到乡村治理当中来,“私”与“名”的落后思想还存在,他们不敢尝试且对乡村建设持一种观望态度。因此,从乡村政策的制订到实施一定要做好村民的需求评估,尊重他们的意愿,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真正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2018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的质量”[3]。因此,三农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需要社会工作的协同参与。
2.1.1 整治自然环境
贵州农村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的投放与处理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做宣传者和呼吁者,通过开展外展活动鼓励村民规范垃圾的投放及处理。保护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社工可以做乡村带头人,对于一些可利用的垃圾就地处理,对于一些污染垃圾可放置到固定投放点。
2.1.2 营造人文环境
社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抵制不良风气的盛行,营造淳朴善良的乡风民风。比如社工可以定期举办“好爸爸”“友爱家庭”等活动,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其次,贵州农村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存在一些文物古迹、绿地园林,而这些都是营造乡村文明的好资源。
2.2.1 特色农产品开发
贵州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社会工作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制策的原则链接社会资源,建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多维经济产业模式。同时,社会工作通过挖掘本土人文资源,形成文化产业,打造本土品牌,形成“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乡村产业。
2.2.2 加强农业现代化
社工通过链接农业专家、争取政府资金支持,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机械化操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社工可以带领农民发展与此相关的加工业,为大量无业农民提供农业深加工就业机会。
2.3.1 激发农民的创业意识
贵州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农民收入不高,农民要想走上富裕之路,还要另谋出路。社工要把国家为乡村振兴提供的优惠政策进行宣传,帮助农民探索创业项目,激发农民的创业意识,提高农民内生动力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之策。
2.3.2 帮助农民链接社会资源
社工通过挖掘农民的优势和现有资源强化其基于血缘和地缘所建立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其规避风险的力量。同时,社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农民链接政府和社会组织资源,帮助其获得更稳定的制度支持和资金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提到要“推动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及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4]。因此,当前贵州农村“三留守”问题的凸出需要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打破“留守型村庄”势在必行。
3.1.1 教育问题
一是文化教育,社工呼吁政府投入更多的教育资金保障儿童最基本的义务教育。二是心理教育,社工通过个案的方式来防止留守儿童产生不良的焦虑、自卑、孤僻、沉默寡言等心理。三是性教育,社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意识。
3.1.2 社会关怀问题
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容易产生被忽视的心理而做出一些如校园越轨、社会越轨等行为。这要求社工根据留守儿童不同的年龄、需求、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关怀,同时链接家庭、学校、社区资源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辈群体,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3.2.1 生计问题
随着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单靠一个劳动力无法满足整个家庭的支出,因此留守妇女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生活压力。社工可作为政策倡导者,吸引政府资源向留守妇女倾斜,帮助建立如手工作坊、特色农家乐、电商销售等生计平台,帮助留守妇女拓宽生计之路。
3.2.2 情绪疏导问题
留守妇女既承担着照顾老人小孩的任务,又承担着繁重的家务,身心经受着巨大的压力。社工通过建立同质互助小组帮助她们舒缓情绪,扩大社会人际网络,寻找支持力量,还可以开展体育娱乐活动来放松心情,使身体得到锻炼。
3.3.1 养老保健问题
农村留守老人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生活与健康问题,社工可将村医、留守妇女、社区工作者、社会资源联结起来,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社。还可以通过低龄助高龄的帮扶模式来增强老人抵御风险的抗逆力,为留守老人创建一个舒适安逸的互助养老环境。
3.3.2 心理孤独问题
首先,社工针对不同老人的个性,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开展心理疏导和关怀服务。其次,在帮助乡村社区建立老年人协会的基础上,可开展“生命历程回顾”小组,走进老人的精神世界,让老人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建立心理互助群体。最后,社工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活动的方式来增强留守老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020 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农村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无缝衔接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工作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以“助人”为服务理念的专业,不论是在脱贫攻坚中还是乡村振兴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工作助力贵州乡村振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社会工作不断探索,寻找有利于贵州乡村建设的本土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