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振 陈燕华 蔡瑞虹
(1.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新文化运动之后,各式报刊书籍不断涌现,成为青年群体了解国内外动态、学习东西方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认识到这一理论的先进作用,并将其作为中国救亡图存的希望。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新生的组织不仅寄托着当时青年人“救中国”的坚定信念,而且承载着未来每一代青年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工作,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指出,该组织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为改良青年工人、农人的生活状况而奋斗,并为青年妇女、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二是“养成青年革命的精神,使其向为解放一般无产阶级而奋斗的路上走”[1]。为了更好地分析形势、宣传政策并发挥团组织作用,团中央决定发行机关刊物[2],并任命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恽代英、林育南为主编,具体筹划各项事宜[3]。
1923年,《中国青年》于上海创刊。作为迄今为止存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刊物之一,《中国青年》共历经三次停刊和三次复刊,发行量最高时达四百万份[4]。可以说,《中国青年》内容的变化能够直接体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历史演进。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青年人的呵护与关怀也同样蕴藏在《中国青年》的文章中——不仅在道路选择上激励青年群体奋勇向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为青年群体答疑解惑。
在列强的欺凌和军阀的混战中,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风云激荡,“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败了,衰老沉寂的中国像是不可救药了。但是我们当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当看见青年界的活动。许多人都相信,中国唯一的希望,便要靠这些还勃勃有生气的青年。”[5]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团结广大青年同胞“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国青年》不但以《曹锟登台以后》《长江联合舰队与海军示威》等文章深刻揭露军阀的种种恶劣行径,向世人展现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与必要性,而且试图“提醒一般青年,扶助一般青年……为这些青年扫除一切陈腐邪恶的空气……指点他们最经济最有效力的途径”[6]。显然,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最有效力的途径”只有“革命”这条唯一路径。
当时,“革命”的前景尚不明朗。有些青年人在革命活动中遭受打击,对未来变得悲观失望。有些年轻人始终对“革命”充满怀疑,始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为此,《中国青年》用诚恳而客观的语调,同青年人分享了其对时局的种种看法:“首先,中国革命是否能急速成功呢?在我看,是不能的,中国的革命是一长期的运动。其次,中国的劳农军众在革命中的地位不是消极的旁观态度,而是积极地参加行为。第三,中国的革命运动是要充分利用列强间的分裂与一致,以施其纵横捭阖之术,这是毋庸讳言的。第四,中国今日的人民虽然是在醉生梦死的时期,中国的大难虽然是在目前,但我们对之不应悲观。”[7]1-4可以看出,在质朴话语中所蕴含着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虽然此时新生的党自身还稍显稚嫩,但这并不妨碍其对中国革命的整体进程已经具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清醒的判断:“每个革命运动有三个时期,一宣传与组织时期,二煽动时期,三实行时期。我们今日是尚在宣传与组织的时期,应集中力量吸收群众到革命的旗下。”[7]5与这一论断相对应,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1923年的432人猛增到1927年的5.7万人[8]。越来越多怀有救国理想且心存抱负的青年人受到党教育与宣传的感召,开始加入党组织,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由于此时《中国青年》在青年群体中的受众日益扩大,其对军阀的批判也显得愈加有力。《水深火热的湖南》《反动的江西》《为甚么有这多内战》等脍炙人口的文章在读者中广为流传。这也引得各地军阀对其充满敌视,妄图用查禁、没收、销毁等手段阻断刊物传播。一时间,《中国青年》“洛阳纸贵”,每份期刊往往在十几个青年间秘密传阅[9]。而能够对青年人产生如此吸引力的原因,显然不止于犀利的言辞和准确的论断。《中国青年》在其有限的版面中用相当大篇幅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群体生活问题的关切。恽代英在《毕业生活问题》一文中就提到“今期毕业同志多为生活问题牵调得很厉害”“现在除了打倒外资,发达产业以外,便只有三条路:1忍着饥饿,2侥幸得着一个相当的饭碗,3昧着良心卑鄙龌龊的饡营或抢夺一碗饭吃”[10]12。他认为:“说老实话,能有走第一条路决心的人是极少的;能有走第二条路机会的人,亦少得很,结果都只有流入第三条路,这便是近几年中国饭碗竞争所以剧烈的缘故。稍稍昧一点良心找一碗饭吃,但能还自己知道愧耻,但能还自己知道利用自己的地位与能力以帮助打倒外资的革命的人,我们都能十分原谅;为了昧良心找饭吃,结果便将身体与心灵整卖了,反转要阻碍革命的前行,那便不能宽恕了。”[10]13文章深刻剖析了青年人的就业选择困境,既回答了青年人迫切关心的生计难题,又厘清了个人利益与革命目标之间的关系。文章没有一边倒地指责和否定青年人的就业选择,而是抓住矛盾的两面性看问题。在劝慰青年尽己所能支持革命事业的同时也警醒大家不要做帝国主义的帮凶。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许多老革命家在晚年的回忆中都谈到了当时阅读《中国青年》对自己思想的影响。王震就曾提到:“从二十年代起,我就是《中国青年》的读者。1924年,我在长沙铁路上当工役,在我们工人纠察队和工人夜校中,争相传阅着由恽代英同志主编的创刊不久的《中国青年》。我这个文化不高,还不大会阅读书报的人,就在工人夜校受到良师益友——当时一些革命知识分子的教诲,开始懂得了什么叫压迫,什么叫剥削,知道了马克思、列宁和毛润之等一些革命家的名字,一点一滴地知道了一些革命道理。可以说,《中国青年》是我青少年时代的启蒙老师。”[11]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青年》既不拘泥于空洞的理论译介,也不局限于单纯探讨宏观问题。它更多的是用青年工人、农民、士兵、学生都能读懂看懂的语言文字,以平等交流和讨论的务实态度“同青年交朋友”。即便是在军阀的重重打压下,这份刊物也没有走向消亡。不仅如此,《中国青年》反而能够在逆境中迸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思考呈现在更多青年读者面前。
抗日战争是关涉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节点。为了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唤醒广大青年的抗战意识,争取建立包含不同党派、不同政见、不同立场的全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宣传重点,也从国民革命时期不断批判军阀、揭露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逐渐转变为团结青年一致对外,鼓舞民众坚持抗战,介绍国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新进展。
乔木在《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一文中就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正因为他能在五十余岁的高龄,不怕俗众以及许多‘同志’的反对和讽刺,而毅然与苏联携手,与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下层民众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改组了国民党,也改变了许多旧时的政治观念,以求与当时新起的一代青年接近。”[12]34在此,回顾国共合作历程并不单纯是为了缅怀过往,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广大青年,此时此刻唯有团结一致、合作抗日才是正道。这也契合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与此同时,党并没有因为强调团结就放松警惕,也丝毫没有忽略对青年持续进行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若要团结抗日则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么“究竟广大的中国青年赶向马列主义的原因何在呢?”乔木认为“首先是马列主义本身的优点”“马列主义这些理论的和实际的优点,对于中国青年特别来得明显,马列主义的理想,是与中国从墨子孔子起,直到孙中山先生为止的一切圣哲对于未来世界的基本梦想相合的,是与中国最大多数被侵略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的需求相合的”“一切倾向马列主义的青年,在可能来到的各种威胁利诱之前,只有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更加努力充实自己的思想武装,并更加努力用马列主义的伟大真理来教育青年,教育人民”[12]37。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复杂而漫长的,青年人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才更加富有生命力,中国才能最终打败侵略者。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要鼓励青年保持团结,又要告诫青年抵御各种攻击和诱惑,坚定地保持革命理想。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幸运的是,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和长征的重重磨难之后已经日益走向成熟。体现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能够充分运用鲜活的事例见微知著,由特殊到一般,进而达到影响全体青年的效果。
1939年,《中国青年》就刊登了这样一则“奇闻”:“我们在晋西北义县的一个小村庄暂时住了下来。一个小鬼撇嘴进来,给我们说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在头个月以前,我们有三十几个伤兵在那里,老百姓都自动地答应帮忙抬,可是找不着‘护送’,因为他们所要经过的小路上正驻扎着敌人一个小队,他们情急智生,居然就想出一条计来。就在当天下午天快要黑的时候,我们的送信人去面见敌人了”送信人将自制的写有“某某路军某某师师长某某”的名片递给日军,名片的背面用铅笔写道“日本军队:今天我们的大军队某某路经过,请放开大路,勿得留难,否则大军一到,对你不起。”看到名片内容的这一小队日军顿时慌了神,此时求援已来不及,抵抗又力有不逮,在惶急之间只能向送信的老百姓请教。“只要你们躲到屋子里不出来就没关系。”经过一整夜紧张的运输,伤兵均被安全送达目的地,“天快亮了,窗外的老乡在喊‘出来,出来,某某路军过完啦!’‘皇军’还怕上当,试探了几次才把门打开。个个都笑嘻嘻的,松了一口气,有的竖起大拇指,连说‘中国人,大大的好!’[13]”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无疑与抗战时期充满严整肃杀气氛的各类报道大异其趣。故事本身虽然不带有任何说教的成分,但它所反映出的人民群众与共产党军队之间的军民鱼水情,以及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时所展现出的高超智慧、卓绝勇气却真正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特别是在抗战初期大片国土沦丧,正面战场先后几次失利的大背景下,一些青年难免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中国青年》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当时青年人矛盾的焦点和情绪的变化,充分利用宣传手段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升中国军民的形象,这样的内容自然能够深入人心,为压抑中的青年人“舒一口气”。
除了根据青年思想的不断变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因材施教”外,中国共产党也同样注重青年在生活上的一些新动向。虽然身处战争时期,但是青年人的情感永远是最炽烈、最活泼的,在面对婚恋问题时难免会陷入迷茫与彷徨中。为此,《中国青年》援引邓颖超在两性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专著一文用以答疑解惑。关于如何在非常时期正确处理恋爱关系的问题,文中写道:“我们既不是恋爱至上主义者,又不愿马马虎虎的结合,那么就必须从政治层面出发,并求不妨碍工作和学习。青年人在恋爱时期应该提出工作竞赛来互相鼓励,互相进步。这样,两性生活才不至于变成无意义和觉得厌烦,只要从学习和工作方面来努力,来互相鼓励,爱情生活一定会过得好的。”[14]邓颖超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青年人的感情生活指指点点。作为中共领导人之一,她当然明白当此国家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青年挺身而出,以民族安危为己任。但另一方面,作为革命青年中的一员,她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青年人单纯而真挚的情感。在两种身份的交织下,她主动提出一种最切合实际的办法来帮助青年平衡爱情与事业之间的关系。这也可以代表当时中国共产党对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普遍做法。
整体而言,在严峻的战争时期,《中国青年》既能够用一篇篇真心诚意的“战斗檄文”号召青年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又能够以一段段入情入理的小人物小故事鼓舞青年不要灰心坚持到底,并通过“信箱、问题与答复、社论、抗战的文艺作品”等栏目与广大读者进行广泛而密切的沟通交流。这一时期的文章不仅具有理论的高度,同时还保有人情的温度。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青年》为思想教育阵地,将更多的青年人团结到了革命的旗帜下,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历经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所面对的是一副百废待兴的景象。党要将自身工作的重点从革命战争逐渐调整到和平建设上来,使得各行各业都能够尽快有所发展。为了在新时期更好地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中国青年》多次发起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理想与现实问题的大讨论。这些讨论影响深远,对于消除青年的旧世界观、建立新世界观,进而塑造与新时期相适应的新青年起到了重要作用。
刚刚经历长期战争的青年人在踏入新社会之初,既对新中国充满了憧憬,又对新生活充满了热情。青年人的热情不仅寄托着对自身生活境遇改善的期待,也包含了一些对自身社会地位提升的希望。而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这种热情就可能会转化为不满与愤懑,极大地影响青年人建设国家的工作。《和一个做收发工作同志的谈话》中就提到,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做文件收发工作,他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不甘心做平凡细小的工作[15]。为此,《中国青年》著文指出“有许多青年对人生的看法已经从过去那种地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看法转变为共产党员青年团员的看法,而有许多人看法还没有转变,或者转变得很少。这种不一样,这种转变,就成为今天青年中所存在的问题”[16]7。“青年们的真正远大的前途,就是要在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要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就自己的工作岗位作出一定的成就”[16]8。表面上看,讨论是围绕着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展开的,而实际上《中国青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部分青年的个人主义观念与集体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不仅无助于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反过来对青年自身的利益也是有害的。因为青年的个人成就离不开集体的支持,而集体的发展则有助于每个个体不断进步。
在厘清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之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引导青年投身经济建设,鼓励青年将个人所学与社会所需相结合,“号召广大青年学习科学技术并应用到工农业各部门去”[17]。李瑞环在《和青年朋友谈谈四化和学习》一文中就提出“青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习掌握真本事,对待学习一要刻苦,二要学会利用时间,三要在实践中学习”[18]。在这一时期的文章中,《中国青年》不仅延续了之前的优良传统,对国内外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的观点事迹撰文介绍,同时还通过不同栏目设置,用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号召青年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优良品质”。[19]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对学习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却存有一定的疑虑,提出了“陈景润同志算不算又红又专”“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学习陈景润”“学习陈景润会不会降低了红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20]。这不仅是个别青年的疑问,而且是全社会青年所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辨析学习专业知识与学习政治理论之间的关系,就不能打消青年的疑虑,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进程。鉴于此,通过摘编读者的来信来稿,《中国青年》对红专问题进行了重点解读,分别阐释了红专含义,并且分析了红与专的关系:“红是指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初步建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专就是掌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本领,红与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红要体现在专上。”[21]
改革开放后,随着青年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国外各种思潮开始大量涌入。在物质生活愈加富足的同时,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却陷入一片迷茫之中——“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就是这一阶段最能引发青年共鸣的核心问题。从1982年第5期到第12期,在7个多月时间里,《中国青年》编辑部共收到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的来信来稿近14万件,共编发111位读者的来稿来信约17.8万字[22]。这次讨论也引起了社会各界青年群体的广泛关注,大家从各自的经历和感受出发,竞相阐述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见解。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乔木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同时也是《中国青年》在抗战时期的主要编者之一,对这一讨论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仔细阅读了1980年第5期、第6期《中国青年》后,亲自到杂志编辑部了解讨论的最新情况,并要求编辑部要耐心地热情地答复潘晓和其他许多青年的问题,避免干巴巴地讲道理,要学会讲他们愿意听和听得进的道理[23]。最终,在《献给人生意义的思考者》一文中,作者首先肯定了广大青年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探索,其次号召青年在讨论结束后继续探索人生的意义。对待“人生价值”时,社会和集体要重视“人的价值”,个人要提高“人生价值”;“为公”与“为私”在一定条件下是统一的,而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矛盾的对立的;人生之路是奋斗出来的,号召青年在振兴祖国的奋斗中建立革命的人生观,开拓人生之路[24]。这也为讨论最终画上了句号。
正如作者所言,讨论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围绕着“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形而上问题的探索还远没有结束。实际上,进入到新世纪后,面对多种思潮的冲击,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青年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定位,明确自身价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需求变得比以往更加迫切。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视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作为长期以来党对青年教育和宣传的窗口,《中国青年》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
《中国青年》在2017年第2期中发表了《金钱无法给我们带来意义》《金钱只是一件华丽的外衣》《鼓励“安贫”是坏习惯》《你要你的美好,我要我的金钱》等多篇文章,从多个角度阐发了其对青年应如何看待“金钱”以及青年应该具有怎样的消费观等热点内容的思考。“人们需要钱、需要赚钱,这是基于人性的选择,只要不伤害他人,就没有错。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对金钱的追求,其实也只是我们人性中的基本需求之一?只是由于资本的蛊惑和消费时代的来临,它才成了我们生活中几乎唯一重要的东西”[25]。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当下“消费主义”思想的根源,解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个体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劝诫青年“明白金钱只是帮助自己实现美好生活的工具,仅此而已”。《中国青年》一如既往地直击时下青年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仅包含着对问题本身的解构,同时也明确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这既是《中国青年》自身长久以来经验积累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理论武器,关心青年、服务青年的最好表达。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远没有结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者依然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引导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回顾《中国青年》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章内容可以发现,其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紧密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在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内除军阀外抗列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此,《中国青年》一方面批判军阀统治下腐朽堕落的官僚政府,另一方面鼓励青年在兼顾自身的同时“出一份力”“发一分光”,为中国的救亡图存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御外族入侵。《中国青年》的着力点就变成了团结广大青年一致对外,激发青年人的抗战热情,坚定青年人的抗战信念。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因此,《中国青年》也随之开始不断强调青年人学习知识技能投身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袭。可以说《中国青年》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教育的具体表现。
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教育历程,不仅是为着深入研究和发掘这段历史的价值,更是希望为当下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青年群体的蓬勃力量对革命的成功、战争的胜利都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吸引青年人的主要原因自然离不开其先进的理论输出与正确的道路指引。这些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通过空洞的“说教”来实现的。当下,全国各地都在广泛开展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6]。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党员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对于教育内容“不爱听”“听不进”,抱怨现在的青年人“不服管”[27]。通过研究《中国青年》可以发现,青年人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是平等交流,“不爱听”“听不进”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质疑的精神和批判的态度。而这些也并非当代青年所独有。事实上,正是靠着这股“锐气”,一代又一代青年方能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助力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从《中国青年》文章内容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自其成立以来时刻关心着、关注着青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就业问题到婚恋问题,从“成长的烦恼”到“金钱的诱惑”,党不仅需要考虑自己“说什么”,更要考虑青年“要什么”。如此,才能实现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语句,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并最终将每一代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凝心聚力,共同为中国的各项事业汇巧思、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