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丽
转眼间,我已走进幼儿园十年了。这十年来,我努力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教海中探航,在实践中创新,不断探索着教育之路。
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精神激励着我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鞭策着我做一个有爱的幼儿园教师。
我努力将爱的种子撒进童心世界。寒来暑往,我以自己的行为品德感染着每一个幼儿,体验着和幼儿共同成长的快乐,享受着这阳光般的工作。我用心倾听幼儿的心声,给幼儿创设自由舒适的空间,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我像大姐姐一样,带领幼儿们在幼儿园里嬉戏玩耍,一起奔跑在草地上放风筝、捉蝴蝶,一起漫步在种植园的小路上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一起趴在草地上寻找蚂蚁的足迹,一起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园所内外,到处留下我和幼儿们快乐的身影。我引导幼儿们自由自在地游戏,在各项活动中轻松愉悦地展示最真实的自我。我不断地和幼儿们讨论着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考,用真挚的情感拨动幼儿的心弦,用最美的歌喉唱着心中理想的教育之歌。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应以“德育为本”。我始终秉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来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将常规建设落实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组织幼儿们开展了以“四会四讲”(即“我会走路、我会说话、我会吃饭、我会如厕、我讲安全、我讲卫生、我讲文明、我讲节约”)日常训练为抓手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扎实推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我和幼儿们共同商量制定班级公约,让班级制度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以便于幼儿将“被动地遵守制度”转化为“自我要求”。在集体活动中,我精选儿歌、故事等教育内容,开展品德专题教育活动,宣讲“八礼四仪”,让幼儿在富有童趣的集体活动中有所知,有所想,有所悟。我精心设计并引导幼儿在“娃娃家”、小吃店、照相馆、美食城等游戏活动中通过角色体验感受文明用语的神奇,在游戏中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学会文明有礼,礼貌待人。在生活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开展“做有教养的好孩子,进行生活情境十问”活动,如让幼儿自我反思:我今天主动打招呼了吗?我能认真看书、保持安静吗?我能依次排队,不拥挤吗?引发幼儿自主思考,促使其自觉规范行为,让文明规范走进幼儿的心灵,将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工作者应“把自己摆在儿童的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我和幼儿们一起创设具有互动性的游戏环境,为幼儿们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们“一物多玩”。例如,我们开展了“轮胎玩转金色童年”“小纸盘遇上大智慧”“奇妙辫子乐无穷”等活动,我们不错过每一个素材,以游戏精神引领幼儿快乐活动,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
我将传统的民间元素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代代传承。晨间活动时,我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材料,我还丰富了早操形式,组织幼儿开展击花鼓、舞龙等晨间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在过渡环节,我将“炒蚕豆”“木头人”“翻绳”等民间游戏有机融入,或者播放民间故事、传统音乐,有效缓解过渡环节的忙乱现象;离园时,我组织幼儿开展“说反话”“蔬菜接龙”等活动,调整幼儿的情绪,让他们学会耐心等待,开心离园。
依托节日文化,我在班级中适时开展元宵节、端午节、腊八节等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节庆活动,让幼儿感受充满生活气息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这些活动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幼儿对父母的崇敬之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家园关系。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沐浴着“行知思想”,成长着,感恩着。我细细品味着师幼共成长的过程,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一分春华,一分秋实。我收获了童真,收获了信任,成为幸福的幼教人,品一路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