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内涵 走进绘本

2021-12-02 02:16:20
好家长 2021年1期
关键词:怪兽小猫内涵

文 宋 颖

近年来,绘本阅读成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绘本主要以画面的形式来呈现故事内容,需要教师带领幼儿将绘本内涵挖掘出来,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绘本的精彩。如何走进绘本,挖掘内涵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线索。

一、剖析书名,精准把脉

(一)分析封面人物形象

绘本《我的幸运一天》中的人物有两个——小猪和狐狸,那题目中的“我”是指的谁呢?看两个角色的表情,狐狸面对肥美的食物垂涎欲滴,它应该是题目中的“我”吧?但再看小猪,面对强大的天敌,小猪居然咧着嘴,虽然竭力控制住“手舞”却仍忍不住“足蹈”的一副开心样儿,或者它才是那个“我”?

(二)分析书名的特点

我们常常发现,绘本名的字体会呈现出与字义同样的含义,如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封面上的“怕”字,就像一个人面对未知危险时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模样。封面两个角色的两双“眼睛”“对视”着,与封面书名的字形相映成趣。

二、观察画面,洞察变化

(一)观察同一角色的位置变化

以绘本《11 只猫做苦工》为例,故事中有11 只小猫,其中身上有花斑条纹的虎猫是队长。小猫们在旅途中遇到第一个警示标记时,画面中有10 只小猫冲进花丛中采摘花朵,唯独虎猫队长身处花丛外;当它们遇到第二个警示标记时,虎猫队长已融入违规队伍;当他们遇到第三个警示标记时,虎猫队长站到大家的对面去组织大家上树休息;再到后面,尽管有不准进入口袋的警示标记,虎猫队长却带队违规钻入口袋。虎猫队长在小猫队伍中的位置变化,巧妙地揭示了它从遵守规定到跟风,再到组织乃至带头犯规的明显转变。

(二)观察相似画面的细微变化

在绘本《11 只猫做苦工》中,有两个表现内容基本一致的画面,即小猫们在怪兽高举着的粗粗的皮鞭下,往斜坡上拉沉重无比的滚子。第一次出现这幅画面时,小猫们埋头俯身、挥汗如雨、表情扭曲,而第二次出现类似画面时,小猫们居然笑哈哈地唱着歌,它们的视线都在悄悄地瞄向怪兽,而怪兽则是一头雾水。这里是不是预示着将有什么变化或发生什么事呢?

三、探寻线索,明确内涵

(一)寻找隐藏的线索

在绘本《11 只猫做苦工》的封面上,树荫里有一只怪兽正盯着树下的11 只小猫,小猫队伍中有一只掉队的小猫正高举着荷叶追赶队伍,它虽然没有守规矩,但并没有受到任何责罚。怪兽把这一切看在眼里,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这个封面图其实就是这本绘本中最重要的线索。

(二)探秘线索的延伸

找到线索后,幼儿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追踪这个线索,观察它的出现时间和变化,思考每处线索出现时的情况是否有所不同。这样就能帮助幼儿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当幼儿有了寻找线索的意识后,就会发现那些红色警示标记就是陷阱。而这个陷阱,使故事再接下来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三)洞察未言的内涵

故事的发展揭示了许多深刻的内涵。我们不妨从小猫与怪兽这两个角色来看一看。对于小猫而言,一是犯规必将自尝恶果。红色警示标记的作用是告知大家不能做出某种行为。故事中的11 只小猫无视警示,最终落入了怪兽的圈套。二是吃一堑长一智。小猫品尝到违规带来的恶果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经常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惩罚,但也可以反过来利用规范来惩戒坏人。对于怪兽而言,一是害人终害己。怪兽发现11 只小猫总是无视警示标记做出违规行为后,就利用警示标记抓了小猫。而小猫们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利用警示标记,让怪兽自投罗网,最终怪兽害人不成反害己。

对于幼儿来说,绘本是最好的启蒙读物。虽然文字不多,却内涵丰富。如果能用上述方法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先从封面角色与书名把握故事的基本格调,找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再顺着线索去细细欣赏每个画面,那每一次的绘本阅读都将成为一场欢畅淋漓的精神盛宴。

猜你喜欢
怪兽小猫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一个怪兽
儿童绘本(2020年1期)2020-02-17 10:40:51
挖掘习题的内涵
失眠这个小怪兽
中学生博览(2019年4期)2019-03-15 02:07:32
小猫
儿童绘本(2017年4期)2017-04-04 16:29:27
小猫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