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坤(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中医讲癫痫症称之为“痫证”,认为痫证的发生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也是多种疾病导致的一种临床表现,是一种综合征。中医对癫痫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治疗,通过计算机对古代针灸治疗癫痫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明确癫痫症的古代针灸特点,将其汇总如下。
十二经辩证:在《素问·奇病论》当中有相关记载:“经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癫开始被称之为巅,从部位上来看而以足太阳为主。在《灵枢·癫狂》当中有相关记载:“巅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即说明手足太阳、太阴、阳明等在癫痫这一疾病当中的重要性。在《灵枢·经脉》当中有相关记载:“是主肺所生病者,烦心。”足太阴的症状为“食不下”“烦心”,足少阳“善太息”均存在神志症状。可见十二正经当中足六经、手太阴、手太阳、阳明均与癫痫这一疾病相关,且主要为足太阳、足厥阴、足阳明、足太阴等。
奇经八脉辩证:奇经八脉的功能主要为内温脏腑、流溢经气等,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导致气流溢出,注入到奇经八脉当中导致疾病发作。癫痫这一疾病与任脉、督脉、阳跷、阴维、阳维、阴跷等关系比较密切。在《奇经八脉考》当中有相关记载:“督脉别络,上额与足厥阴同会于巅,人络于脑。”在病理方面,在《针灸大成·卷七》当中有相关记载:“督脉嘱消渴,饮水无度……癫痫语不识尊卑,乍哭乍喜,牙关不开。”
络脉辩证:有学者认为久病血络必伤,因此可通过络脉变化情况观察疾病深浅。初病在经,在《灵枢·脉度》有言:“经脉为里,横着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因此络脉系统成为重要的网络通道,包括络气、络血等,经络濡润贯通对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络脉不通则会影响到气机通畅程度,也是疾病随着时间从浅入深的重要表现,可通过观察血络颜色、形态、感觉上的变化进行观察。
多取膀胱经与督脉:该疾病的病位在脑部,因此取穴最高穴位是与脑有直接关联的膀胱经与督脉。小肠经之后溪通督脉,穴位也比较高。
多取任脉与心经穴、脾经穴、肺经穴:该疾病发生与脏气不平、痰迷心窍等因素有关,任脉作为“阴经之海”,于胸腹周边循环行走,与心、肺、脾等均有广泛联系,因此在治疗当中多取任脉、心经穴、脾经穴以及肺经穴。
重视冲脉、阴 脉穴、阳 脉穴:该疾病主要病位在于脑部,也表现为脊强反张,冲脉贯脊,与督脉相通。冲脉、阴 脉穴、阳 脉穴与督脉相同,均能治疗该疾病。如在《脾胃论》当中有相关记载:“癫痫者,涎沫出于口,清涕出于鼻……当以奇邪之法治之。”统计临床相关资料后表明:在治疗癫痫这一疾病时选择四脉交会穴位,如后溪穴、申脉穴、公孙穴、照海穴等皆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多取头部、手部、足部穴位:该疾病最高穴位在头部,其次在四肢投影区,即手腕、脚踝以下的手部、足部。如在《医宗金鉴》当中有相关记载:“神庭穴主灸羊癫疯。”在《胜玉歌》当中也有相关记载:“后溪穴、鸠尾穴、神门穴,治疗五痫立便痊。”其他比较常用的穴位还有神庭穴、后溪穴、申脉穴、神门穴、水沟穴等。
多取末端穴:在头部、足部、手部的穴位选择当中,末端穴位选择次数比较突出,原因在于该疾病发作时患者常常出现昏厥症状,因此需要通过强刺激方式促使患者神志清醒,比较常见的穴位有少商穴、隐白穴、涌泉穴、百会穴等。在《奇效良方》当中有记载:“鬼眼四穴……治疗五痫之症,当正发时针灸,大效。”
多取鸠尾部穴位:由于鸠尾部穴位有任之络穴与心智募穴,该部位的膏肓又是痰浊隐藏之处,本疾病通常是由痰迷心窍导致,在治疗上应该从心、肺、脾着手。任脉与心、脾、肺三脏相合于胸脘的鸠尾部,因此多会选择该部位穴位,比较常用的穴位有鸠尾穴、中脘穴以及巨阙穴。
多取上背部穴位:根据气衔学说,与胸脘部位相对应的部位就是上背部,因此上背部穴位具有化痰作用,能够有效治疗该病症。其中最高为心俞,在《太平圣惠方》当中就有相关记载:“心俞主治狂、痫心气乱。”
在癫痫患者的治疗当中与其他病症一样,针刺时也要求得气,而后予以相应手法治疗,如在《针灸大成》当中有相关记载:“刺照海穴、列缺穴,灸心俞等穴位,在针刺得气后行生成之数而愈……”灸法也常常被采用,在《医心方》当中有相关记载:“灸痫法:囱中未合,骨中随息而动……”由于小儿囱门不能接受针刺,因此应用灸法。古人通常是应用直接灸法,患者会产生较大的烧灼痛感,该疾病又常常选择末端穴位进行针刺,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刺激强度,因此灸法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从癫痫的经络辨证方面讨论可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即十二正经辩证、奇经八脉辩证、络脉辩证。应用经络辨证方式能保证选经择穴更加准确,主要涉及到的静脉有六经、手阳明、手太阴等,并结合不同部位络脉形态与颜色等变化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