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红,冷 水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新方法,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创新,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行为、需求和规律,尊重不同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全过程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数据是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新标识,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我国自2013年开始进入大数据元年,每年数据都在爆发式增长,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带来了巨大变革。大数据强调数据意识,在庞大的数据资源基础上寻找各项事务的潜在联系,通过对特定的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各项事务的相关联紧密程度,将关系度量化,并可以寻找规律实现科学预测趋势。
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思维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观念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思政课教学创新过程中,大数据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更为思政课教学创新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适应这个时代的思维变革,有针对性地创新思政课教学。
过去由于技术所限,往往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获得样本来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这种方式下获得的结论显然准确性和整体性不够。在大数据时代,重视宏观整体的数据,可以收集更多、更全的数据得到全样本,通过对这些信息分析获得的结论精准程度更高,实现由过去的经验管理到数据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升认知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分类分层,实施差异化、多样化教学。
大数据的核心功能就是预测。大数据用概率说话,通过对繁杂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某事件未来的趋势概率。依靠大数据,可以对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多维分析,通过关联思维来挖掘出事物之间隐蔽的相关关系,并且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关联思维可以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智能的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整体画像”,使分析和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全面,并可以动态把握学生状态,制定出一个优化的教育方案和评价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准则。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了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将思政课称为“关键课程”和“不可替代”的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的技术与手段,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多种的选择和更多的形式,但是任何其他形式都不能代替其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前提是守正,要坚守思政课的本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教学要稳步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在思政课教学创新中还要坚持“内容为王”,处理好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形式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方式与手段。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共享、多样化生动的教学形式与手段,但创新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课堂的活跃,而忽略了内容和方向,甚至走向娱乐化课堂,这就偏离了思政课的方向和使命。
思政课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尤其在面对大数据时代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更需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性,坚守意识形态高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与发展,这是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职责的体现。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单向被动的,学生更多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因此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教学时效性不足。从教育的本质功能上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从目前看,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建立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教师的主导性是为学生主体性服务的,而学生主体性作用需要在教师良好的主导性作用下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思政课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统一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上,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和最大程度的满足,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科学始于数据”。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学生在线学习、网络社交、校园生活等一系列的行为过程沉淀下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将学生的知识需求、心理需求、行为方式数据化、可视化,从而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大数据还可以将教学的全过程数据化,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基于大数据的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基本模式:
大数据——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学生——新的大数据。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引领”的现象。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目标创新,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由此设置多元的复合型教学目标。多元的教学目标包括:在课堂教学中系统讲授理论的知识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能力目标;在思政课全教学过程中树立爱家、爱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情怀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立要有政治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思政课教学目标要有旗帜鲜明的政治性,因为它解决的是学生信仰问题,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要有内涵严谨的科学性,因为思政课不仅要为学生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正确地观察当代中国与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只是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部分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要有外延广泛的全面性。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体现在能够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够让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学生拥有为人民服务和实现“中国梦”的家国情怀;能够让学生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大数据能够将学生思想、行为数据化可视化,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方法能够掌握学生的心理诉求、心理动态和心理变化。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保障教学目标不被偏离和真正实现。
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要注重知识性创新,增加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收获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有枯燥的理论知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人文的、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金融的以及传统理论现代衍生的知识是可以合理地充实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来的。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速度不再是缓慢的而是爆炸性的。抖音、B站、各类APP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范围广博宽泛;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形式丰富多彩;信息和知识的展现形式生动有趣。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如果只有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广大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首先就要进行知识性创新,利用大数据收集分析学生喜欢的、对提高学生能力有用的、最新最热的学术前沿及应用的知识内容,将其增加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有满满的收获感和幸福感。
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要注重价值性创新,增加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归属感。思政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关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关乎学生的信仰,而“三观”不能被传授只能引导。在信息与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思政课的教学面临着多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例如:一件公共突发事件,多元的价值观往往会对学生进行片面的、短效的思想情绪引导,但是它传播的途径多、范围广、时效性强,对学生思想情绪的影响迅速而且猛烈。而思政课的“三观教育”主要是在固定时段在固定课堂上能进行的,时效性差、途径单一、手段简单,因此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价值性创新需求十分迫切。通过大数据的检索分析,可以了解到最新、最热的事件;可以了解到学生最关心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话题;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世界和中国的最新看法;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思想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价值创新要实事求是、要灵活及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面对多元世界观的冲击时能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引领,进而形成看待当代中国和世界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职业的规划对未来的憧憬;可以了解到学生内心的困惑和精神需求。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价值创新要给学生讲清楚党的路线方针、讲清楚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好愿景,要让学生在对自身发展、职业规划上能做“中国梦”,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图伟业中找到奋斗目标,能把自身前途命运和党、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成为有理想、有能力、有信仰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价值性创新要给学生开辟一处精神的栖息之所,要让学生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找到强烈的归属感。
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要注重内容性创新,增加学生身为中国人、身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容陈旧。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有很多重大的成果,而十八大以后的新实践、新成果、新变化更能彰显朝气蓬勃的时代特征,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大数据的检索可以把那些在全国有影响或者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的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这些成果能够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中国的能力与实力;能够清楚地向学生证明当代中国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能够让学生明白中国文化是好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得通的。要让这些成果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强烈共鸣,建立起学生身为中国人、身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创新要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思政课的理论性强、政治性强往往给学生以枯燥、呆板的印象,通过对教学载体的创新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创新要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灌输”的教学方式是被普遍应用的,思政课的理论内容需要进行“灌输”,“灌输”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的有效方式,而“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思维过程、理论运用的实践方法有切身的体会,是现实思政课“外化”教育的必然途径。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教师讲授的多学生参与的少,而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创新,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动耳”还要“动脑、动嘴、动手、动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对达成教学目标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在实践过程中还要重视“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群体个体差异是十分巨大的。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不同学习经历的学生,他们在知识积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文科的学生在政治、经济、金融、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理工科的学生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男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理性,女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感性。因此一种理论层面优秀的教学方法、一个经典的教学案例、一项有趣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一定适合全体学生。教学方式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大数据的运用就能够让教学方式的个性化选择更有针对性。通过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可以对学生的兴趣偏好、知识背景、学习习惯、思想状况、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信息化、可视化,运用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将学生精准“分类”“分层”,按需推送学生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教学管理涉及到了教学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环节。高水平的教学管理能充分将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加以统筹并使之有序运行,是能够保证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思政课教学管理过程是践行一所高校教育价值理念的过程,也是塑造校园文化的过程。它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手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数据化。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教学任务的达成度、教学方法运用的实际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会十分清晰地被教师所掌握。通过大数据对教学全过程的分析,既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又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形成良好学风。
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量化反映。教学评价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真实全面的反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首先就要科学。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而不是片面、要多元而不是单一、要人性化而不是机械化。
教学评价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要对学生的认知领域和非认知领域都能进行评价。对学生认知领域的评价应包含对学生“三观”的评价、理论学习效果的评价、实践学习效果评价。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而能否在心理上对这些理论产生高度认同,能否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对学生非认知领域的评价包括学习兴趣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的程度、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也要纳入评价体系中来,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肯定将极大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和学习热情,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评价要多元评价而不是单一评价。传统的思政课的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张试卷来体现的,考试只对学生是单一的知识水平考核。多元的教学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实践水平、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要和教学目标中设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怀目标相对应。要让那些有扎实理论功底、有超强动手能力、有家国情怀的学生获得准确优秀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人性化,特别是要在一些过程性评价中创新,要让教学评价也变得灵活有趣。例如:可以把阶段性评价做成游戏模式,把章节学习变成每周任务,完成任务有积分;把教学活动当成副本,通关可以获得相应道具;设置高难度的教学任务,完成有荣誉称号等。让学生为获得更好的教学评价去主动学习,把学习变成一件像打游戏一样有趣的事情。
思政课教学评价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的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工具和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依托大数据的数据样本分析才能实现。“云教学”平台、“智慧课堂”、网络学习资源沉淀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够系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实践能力、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评价要素,将这些要素进行量化,再根据相应的评价办法最终就能形成对学生准确全面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