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祥翠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高密 261500)
现如今社会上需要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但现在也有很多学校更注意的是学生在技术方面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明显。各个学校应以德育人、以德养人,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人成才。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意识受到国内外的影响,一些不良的言论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因此,亟需强化思政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价值观念。课程思政的全面贯彻需要落实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合作,对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有利于提高各个学科的教育效果,促进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实现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思政教育的基础理论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学术价值。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是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来发挥对学生的教育,实现思政教育的作用和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完善,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将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给予了理论上的支撑,推动相关工作的有效发展。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有效结合的培养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又立意高远的创新模式,能够尽可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提升思政和学科教育的工作质量。在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期间,也能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知,让学科赋予思政教育不同的意义,充分将学科的思政教育价值发挥出来,提升其育人水平。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的重要思想内容和目的,能够优化传统课程教学观念,解决原有课堂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目前在各学科落实课程思政中,也有助于凝聚各学科教育的力量,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出来,同时,又能体现课程思政的综合性,达到多学科之间有效发展的教育目的。传统课堂教学工作是枯燥和乏味的,并且教育内容也局限在某一课程的教育体系中,而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融入,促进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增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
协同育人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是以育人为目标,为教育开展的新的实践方式。“协同”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意思是步调一致、共同进步,育人是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协同育人是将学校与企业的系统互相协作,形成统一的教书育人的目标,在教师传道授业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2]。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协同育人是协调高校各方面教育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具有整合性、融合性,既是思政教师个人的努力目标,也是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共同奋斗目标。双方应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在互相帮助中教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发挥整体性的作用;协同育人就是通过协调克服困难,使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齐心协力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需要承认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别,相互帮助、相辅相成从而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要通过协同合作,发掘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教育意义,实现课程的兼备,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真正实现实际需要的协同。
教师是对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者的统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书和育人是不可进行分割的,要兼顾双方。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专业课是包括专门的技术方面的课程,专业教师是某一个专业领域上的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下,应明确专业教师的定位,促进专业教师的教育水平发挥。专业课是比较重要的育人载体,专业教师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教师是品质道德的传道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依托,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政教育是针对各所高校开展的理论教育,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政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真善美的播种者、情感关怀的传递者。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教师都是教学中的育人者,都肩负教书育人的责任。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合作中,思政教师主要发挥了指导作用,专业教师发挥了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能力,二者之间共同学习、互相成就,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好地进步,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3]。
课程思政视野下,高校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工作仍存在不足。从学校层面看,高校缺乏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视,没有完全树立起全员、全过程参与育人工作的课程思政理念。部分高校出现重视专业教育、轻视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提升学生在人文社科知识和素养等方面的学习能力,甚至还存在专业课程教学挤压思政教学课程的现象,进而造成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工作存在不足。从教师层面上看,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认知,并且将其当作思政教师所要履行和承担的职责,没有通过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而且主要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对思政元素的有效结合和教学[4]。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中,还存在未能关注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不能提升育人效果,从而造成协同育人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
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过程中,各门课程教学未能充分丰富和挖掘思政教学资源,在发挥专业课育人功能等方面存在不足。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是自发的、零散的,未能形成有组织和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从而很难达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形成合力的发展目标。部分教师在教学资源的优化和丰富上,注重对专业类别知识的探索和分析,加上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分属不同部门,进而在教学横向交流和沟通等方面缺乏力度,进一步影响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虽然很多高校不断倡导协同育人理念,但是存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单打独斗的教学现状,分开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从而难以达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教学同向同行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影响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有序发展,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无法实现。另外,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工作中,未能引入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其专业教学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还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在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以及强化协同育人资源使用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这样也会影响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进行,造成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工作效果不够理想,所以有效协同教育教学方面的人才培养资源是必要的。
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发展背景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工作正处于探索时期,这就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方式,加强专业教学和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有机统一。目前,存在思政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受教学条件限制,给予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在开展思政教学工作中也未能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知识,忽略了二者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同时,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局限在第一课堂,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讲解,这样大大束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教学工作中的有效开展,从而造成教育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开辟第二课堂的形式,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才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目标的有效方法[5]。不论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是通过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不够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教学形式和氛围下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难以提升其教育效果。还有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沟通方面,主要采用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单向的信息交流,缺乏二者深入沟通和交流的教学平台,从而不利于正确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制约二者在协同育人有效教学方法中的探讨和发展工作。
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都是教书育人的主体,都对课程思政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思政教师比专业教师更具有发言权,思政教育是以价值教育为重心,在教育中有着引领的作用,与此同时兼顾了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目前,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超过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没有存在的价值,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专业上的知识,学生对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针对有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汇集专业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与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形成强大的育人力量,把协同育人落实到根本,实现知识的传授,培育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才。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对人才培育的根本要求。明确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不具备德行的人是谈不上人才的,只有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立德树人是长期的教育任务,高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教师作为引领者,要确定以教学内容为主导的理念,来促进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课程思政下,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是课程的关键,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专业课和思政课教育的重要作用。专业课的种类繁多,很多的专业课中都有包含立德树人方面的元素,专业教师就是将这些元素进行整理和加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不变的计划就是立德树人,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以立德树人为主的具体形式展开教育。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要促进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工作,实现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为了避免教育中传授的知识与社会发展发生脱节的问题,要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使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教师,都应该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培养既专业又具备德才的学生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课程思政教育中,要把课程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正确观念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现如今多元文化盛行,各个高校非常重视思政教育教学,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三观的建设。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知识的体系,知识的传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更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促进知识的传授。总之,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贯彻传授知识与正确观念的根本任务,实现有效的统一。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素质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融合协调的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是包括个性发展、能力发展以及社会关系发展。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性格,促进学生性格发展的关键,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是指智力上的能力也是指体力上的能力,这些基础是为了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社会关系的发展是指人们处身于社会中,不是孤立的,学生要学会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而丰富自身。身处于新时代下的学生,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强调学生发展智力和体力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在课程思政中,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以知识基础、健康的心理、综合的能力使学生面对社会上的考验。总体来讲,在各所高校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要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思政教师比专业教师更具有育人的优势,思政教师的优势表现在相关理论上与实际教学中,对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深度研究,掌握学生思想教育特点。这些是专业教师不具备的优势,专业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在思政教师的帮助下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要全面地认识自身水平,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更好地发挥知识作用。高校教师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对其人生轨迹和日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强化思想价值引领的作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更满意的教学效果。
专业教师相比思政教师在涉及思想政治方面上经验不足,专业教师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提高专业的水平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专业教师要具备正确的价值理论观念,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提高专业教师思政教育的知识水平,专业教师不能只是在专业知识上教育学生,更要掌握思想政治相关的理论知识,将专业技术与思政知识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增加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课程思政的视野下,培养和提升专业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是首要问题,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相互融合也是教师能力的重要表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现目标,专业教师要发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从融合点出发,优化教育资源,发挥育人的根本,实现教学的效果。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留意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想法,这样专业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高校对专业教师要合理地制定奖罚制度,会促进专业教师不断发展自身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公平地考核专业教师的技术,鼓励专业教师水平与能力的发展,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专业教师对自身的调整与优化会促进专业教师思想品质的提升。
专业教师要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知识,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进行整改,发挥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抓住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融合点,使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的教学中。思政教育要有针对性,面对不同的课程开发出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相关内容,运用互相结合、互相作用的教育方式,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相关知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学习与教师的传授,主要因素有: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对学习的能力。高校在思政教育下,除了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学生的成人与成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一种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知识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对于不同领域上的知识,学生要加以掌握和学习。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将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放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思政知识,提升学生的素质,达到思政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的目标,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
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合理地处理好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关系,二者配合协作,实现双赢局面。思政教师要为专业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在课程思政下,思政教师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应与专业课程教师进行教学上的相互配合,帮助专业教师准确地理解思想政治体系,更好地完成思政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思政教学中,专业教师要与思政教师在教学目标上达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使学生承担起社会的期待。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基本内容,把社会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衡量社会上的利与弊,做出正确的选择。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遵循思想政治及教育的规则,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上也应充分考虑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达成一致。教师要将党的最新政策融合到教学的内容中,针对国家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主要体现在各校要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贯彻党的政策方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要讲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上级的教育标准,运用合理的教学办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政知识。专业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用自身的品德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思政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同时也应丰富科学知识的内容,使思政理论更加具有说服力,促进学生内心上的信服和生活上的践行。因此,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配合协作可以使课程思政更好地发展。
课程思政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提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性与实效性,建设课程思政的格局,需要发挥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作用,有计划地提出育人方案,使思政教育回归到育人教育的本身。在课程思政下,对专业教师既是考验也是提升自身的机会,加强与思政教师的交流合作,促使课程思政视野下进行协同育人的圆满收效。在思政教育的视域下,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教学方针,创新教学制度,整合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工作内容,实现多元化、理论化的协同方法,最终完成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目标。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提高了教学效果,多方面融合,实现了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