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 陈燕华
“挑战让生命充满乐趣,挑战锻造人的意志与品格。”挑战性学习让学习有了梯度性,让思维有张有弛。挑战性学习如同登山,崎岖不平的山路反而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挑战性能让课堂教学升温,变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现以“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挑战性学习的小学数学节奏课堂建构策略。
海伦·凯勒说过:“人生要不大胆地冒险,便一无所获。”在求知的道路上应当充满挑战和冒险,既有简单的顺畅,又有高难度的曲折。挑战的刺激能令学生情绪激动,让学生享受到胜利的欢愉,富有难度的挑战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课堂导入的目的在于激趣诱思,导入学习主题。导入既要简洁快速,又要引人入胜,既要激发热情,又要诱发思考。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如直接谈话导入、有趣的故事导入、新颖的游戏导入等,我喜欢挑战导入,挑战导入即教师用煽动性的语气呈现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争辩,扣住学生心弦,点燃学生探究激情,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将学生引入奇妙胜境,开启挑战冒险学程。挑战导入是挑战性学习的起始,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唤醒学生不服输的斗志,营造了浓郁的挑战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挑战性学习定好了基调。例如,在教学“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一课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密封得严严实实的正方体礼品盒,故作神秘地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神奇的礼物,想要赠送给一位表现最出色的学生。”我边说边拿出另外一个正方体纸盒:“谁能把这个小正方体纸盒沿着棱裁剪开来,而且各个面不能剪散,我就把礼品盒送给他!”“我来!”“我来!”学生不假思索地举手,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想要挑战。一个男生上来,没有几下就把纸盒给剪散了,我又让一个女生来剪,结果也失败了。“到底怎么剪才不散?”此时,大家都意识到这项任务有难度,这更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将他们引入对“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探究中。
挑战导入是给学生布置挑战性学习任务,而迎接挑战、自主探究、享受挑战、完成任务才是挑战性学习的关键。挑战探究是挑战性学习的核心环节,是教学乐章的高潮部分,环环相扣,节奏紧凑。挑战探究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做思结合、合作研讨、展示碰撞,通过讨论、实践、合作、体验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一课中,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启了对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探究。我给每个小组提供了6 个正方体纸盒、一把剪刀和一张记录单,学生在合作中先讨论裁剪方法,猜想裁剪顺序,考虑裁剪后的结果,进行想象折叠,在有了可靠方案后,方才动手操作。在挑战探究中,学生的情绪起伏,思维张弛,有独立的沉思,也有同伴的争吵。在学生挑战探究中,教师让引结合,让出探究时空,让学生充分探究体验,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对学生守望相助,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适时对学生启发指导,助力学生理解建构。在挑战探究中,师生携手合作,共同演绎,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
课堂结尾是一门艺术,课堂结尾方式多种多样,有回顾总结的归纳式结尾,有首尾呼应的回应式结尾,有另起波澜的发散式结尾,有扣人心弦的悬念式结尾,有拓展升华的延伸式结尾。我钟情于挑战收尾,在课堂结尾时给学生提出新的挑战性问题,不仅拓展了学习内容,延伸了学习时空,而且能够激人奋进,激励学生迎接新的挑战。例如,“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一课,课堂结尾环节,我继续向学生发起挑战:“课堂开始没有人能夺到礼品,现在到了送礼品的时候了。不过老师想增加难度,因为你们已经有了学习经验,这次不比谁剪得快,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研究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谁得到的展开图方法最多,这个礼品盒就归谁!”新的挑战性任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课堂学习得以延展。
挑战性学习让学生学习更有动力,让课堂更有节奏,还让课堂有了波澜起伏的壮观,是打造节奏课堂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