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朱胜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国古人早就提出“审思明辨”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学会仔细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我在数学教学中致力于学生审辨式思维的培养,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基于审辨式思维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观念决定高度,方法影响成效。若想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要革新陈旧的教学方法,实施开放教学,做到教无定法、学无定式。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引导学生审思明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譬如,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我先让学生自主尝试,与同伴合作研讨,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规律,同时,学生的审辨式思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质疑与反省是审辨式思维的核心要素,提问、怀疑、反思是培养学生审辨式思维的重要方法。我们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设计出好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要激发学生提问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体,养成能动思考的习惯。
“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和支持思考。”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还要教会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多提找理由的问题、找方法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助力学生思考,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不仅要鼓励学生质疑他人,还要引导学生自我反省,作出新的合理的决策。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一课时,我通过商店购物情境导入,给学生展示了鞋、帽、服装等价格信息,之后让学生自由选择条件提问。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问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争议,认为有的问题无法解决,我趁机激励学生批判质疑,引导他们围绕争议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主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相互争论,催开学生审辨思维之花。
辩论是交换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审辨式思维的重要方式。审辨式思维的培养除了依靠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反思,还可以通过同伴互动交流、辩论碰撞,从而促进学生慎思明辨。
俗话说:“理越辩越明。”辩论是一种双边活动,它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我在数学教学中时常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式学习,以发展学生审辨式思维。例如,教学
审辨式思维需要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能够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形成开放的心态,学会多视角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发散度。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在练习中训练学生的审辨式思维,不过,我们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保证习题的思维含量。例如,教学“制订旅游计划”,学生经历了“小芳一家旅游费用预算”的解决过程,获得了初步的解决问题经验。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一个“制订暑期夏令营活动计划”的练习,让学生自由设计活动项目,选择旅游景点,预算往返费用,尽可能实现“多景点少费用”的目标。该练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审辨式思维的发展。
审辨式思维是审问、慎思、明辨、决断的过程,教学中,需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审辨式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