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林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是国家、社会一切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分量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与千万人有关,关乎大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无数家庭和个人对教育的期待更高、关注更多,因此,教育问题更加敏感、讨论更多、争议更大。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件大事,会切实影响到国家战略的实现,国家必定会在教育方面不断投入更多力量,积极引导与回应教育发展及关键问题。推动教育的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是近年来政府致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始终坚持的教育工作目标和方向。在这一目标和方向的引领下,所有教育相关组织均作出了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侧重的努力,教育改革的成效得以逐渐显现。过去数年间,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动改革取得了成绩,把许多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因此,我们需要巩固教育行政改革成果。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 教育的新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教育内涵研究,坚持用教育的方法解决教育的问题,合力促进我们的教育稳定、全面地进步发展。
为了适应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终身化、社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了持续、深入地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需要巩固教育行政改革的成果,也需要冷静、审慎地思考教育行政力量的作用。
在教育发展与改革中,教育行政力量是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提升教育效能、拓展教育自由、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维护教育秩序,是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强大助推器;[1]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 “管什么”,要研究怎么管好;怎么管好就关涉到什么时候应该进入,进入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应该退出,退到哪里合适。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而这一切的出发点是为了教育的公平、均衡,有质量地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应该是做好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制定教育目标、方向和标准以及人才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同时在遇到突发矛盾或重大问题时,迅速作出反应,调动尽可能多的国家、社会资源介入,修正问题、稳定局势。与教育行政部门形成呼应的是教育专业机构和人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教育专家们、教师们、科研人士,他们负责对教育规律、教与学改革、学习本质等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作为教育行政力量有力的补充,一起去实现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大家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最终促进教育的全方位进步。
首先,教育行政改革大都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因为是行政部门推动的改革,往往是针对教育领域中社会反映比较集中、涉及重大教育利益的问题,采用 “短平快” 的方式迅速解决,效果自然好。例如,入学问题、考试形式的改革,以及教育管理等等。但是当问题得到一定解决后,相关的教育政策的价值意义也许会降低。因此,这种阶段性的教育行政改革,要关注执行周期,切勿轻易变成政策法规。
其次,无论是推动改革的单位性质,还是解决的相关问题性质,普遍涉及民生、教育形式相关问题。这类问题与教育规律本身的相关性不高,所以我们说教育行政改革对教育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教育行政改革对教育的内涵发展却不是根本性的。当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调整,在教育内涵发展适宜的起始和终结阶段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行政层面可以负责制定发展方向和标准,专业层面结合当地的具体发展情况,提供对应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执行细则。教育行政机关根据各地差异,创造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教育内涵发展提供法律、政策等制度方面的支持,以及策略和资源方面的扶持。
再次,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改革在推行的过程中,对教育会有一些 “损耗”。这在解决现有问题过程中在所难免,但的确客观存在。如何治愈这种 “损耗”,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确保教育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教育行政改革的推进程序,基本上是调研—制定政策—听取意见—颁布实施。而教育领域内创新项目的推进程序则是发现问题—调研—试验—总结提升—适当扩大执行面—全面推行。前者来得更加迅猛,后者相对稳健。前者解决教育长期、突发或极端问题,后者解决教育根本的问题。我们在推进教育行政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时,一方面要大力巩固教育行政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要保持理性认识。我们要解决的是教育相关的问题,涉及国计民生、涉及招生考试、教育管理等,却又很难深入到教育的内涵。我们的教育行政改革往往 “短平快”,短时效果好,针对性强,但当问题解决后它的价值意义要重新评估。如果我们的教育行政改革过于频繁,或拖得时间比较长,那么对现有的体制政策和要求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让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出现摇摆,功利主义、短期效应的认识都会存在。这是一种消耗,并有可能变成一种风气和习惯,影响改革的落地和日常工作秩序。
最后,信息技术、终身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均衡等问题带给教育更多挑战,教育行政力量在这些方面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具体到更为专业的、深入的教育本质问题,就应该交由专业人士,也就是致力于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教育界人士才行。行政在这方面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应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责,赋予专业人士更多的权利支持、财力支持、环境支持。还可以帮助打通各个环节和领域,统领改革,创建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等。
教育行政改革的意义在于从宏观上消除整体教育的问题,以及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十分必要且高效,而且此类型改革对于相关项目的研究和推动会起到特殊的作用。但是教育内涵发展,对于今天中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实质水平的提高却不可替代。准确地讲,这种教育内涵主要包括学科知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教与学模式的更加合理化、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联合、教育学的心理研究和学习科学的意识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研究等。这些方面的发展,对于教育自身的成长和持续发展是根本性的。我们需要在教育内涵发展方面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在学科知识结构化方面,需要在教材中不断更新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信息,并密切关联现实生活,使学生们学习的知识是最新的、真实可信的,能看得见并感受得到的,有着鲜活社会背景和情境的。这样才能最大化吸引学生投入真正的学习,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研究:
教育中的教学部分,更具体地体现为教与学怎么展开。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动力、需求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教师的教也必须相应地作出调整: 以儿童为中心,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坚持激发学生潜能,并努力保持学生对学习的持续兴趣与动力,是原则性的问题。
我们强调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最根本的是想要引发学生的兴趣。而问题其实才是最好的兴趣出发点。孩子们面对未知的世界,最初是有问题意识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解开很多问题之谜。问题会引领他们学习,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探索世界。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保护学生的好奇,如何利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设计课程,在实践中引领学生自觉、自愿,并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和思考,才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点。如何设计我们的学科教学,从宏观到微观,从一个学科的初始课程到每一节具体的课程,我们应该有问题意识,或者说营造一种刺激学生好奇心的意识。关键是教师能否找到最好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找到学生的“认知障碍”,调动他们已有的认知,帮助他们翻越障碍,实现学习与成长。
每一代学生身上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时代的学生们更加富有主动性和自主性,他们更注重参与、体验、自我感悟,更想要学习与实践相联系,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影响事态的发展,更希望自己拥有责任和价值。正如 《人是如何学习的: 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一书作者所说,“让学习者对学习结果拥有责任,拥有问题解决的所有权特别重要,”[2]这样的权利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一旦他们拥有了学习兴趣和动力,就会主动通过解决问题、发现知识的联系与逻辑。由此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们可以自主建构出独有的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与提高。
在实现教与学的模式合理化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坚持,对于学习心理和脑科学的深度研究与应用,以及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理性应用,当然还有教师各类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要先行的。
信息技术是教育发展提升过程中主要的工具和支持手段。基本的应用方面如下: 传统教育解决不好的问题可以借用技术;特殊环境背景下的应急手段;针对特殊人群、特殊问题的方法运用;在教育评价方面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随着学习革命的发生,对学习的再定义,以及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最重要的价值应该是为学生搭建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可视化、高效化、互动性、协作性、灵活性、可获得性、即时性、可监测、可自我监控和调节等方面的技术设计与支持,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清华大学教授李志民就曾谈到,虚拟现实可以设计场景,提高学习动力,便于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确实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学生的特长和缺点。《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一书中提到,计算机工具也能被用来增强、补充或扩展思维或观点,将想法可视化支持了多种表征方式。[3]
学习的未来一定是对个体学习特征和环境支持的深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4]但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的本质相结合,运用好软、硬件工具构建符合学生认知、学习习惯和特征的体系,改善教与学环境,帮助师生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还处在摸索之中。信息技术不会也不可能取代教育,如果我们只是想以信息技术代替教育,只会两败俱伤。它是工具、“脚手架”,必须通过教育视角的重新设计、组装和改造,才能服务于教育领域,才能支撑教育活动的发展。
学习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认识论、认知神经科学、信息技术、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学习科学主要围绕 “认知、设计和社会境脉” 三大领域进行研究。一是概念转变、问题解决、推理与迁移 (认知取向) 等传统认知科学概念,仍是重点研究对象;二是问题解决等新型学习方式 (软设计) 和技术支持的学习研究 (硬设计),得到学习科学的高度重视;三是学习交流中的话语、表征与中介,学习共同体与知识建构 (社会境脉取向),正日益彰显学习科学研究的特色与活力。[5]师生和所有的教育相关者都要把学习当成一门科学,并不断用实践去完善学习科学这门科学。我们要认真学习关于学习科学的理论研究,了解关于 “学习” 这一行为背后的知识与规律,并努力尝试着运用所学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巨大的能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认识我们的学生,而认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认识我们自己是如何学习的都特别重要。学习是相通的,只有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本质,我们才能设计并实施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脚手架” 和台阶,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
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学习科学,还应该关注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甚至逻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明确这些内容与我们师生教与学的关联性,还能够在日常的管理与教育教学行为中很好地体现。这种学习科学意识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的自身发展完善都意义非凡。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实条件下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最好的突破口,明确教师专业化核心内容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基础和切入点。首先必须花大力气研究并构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只有明确方向才会有具体的学习、培训内容,才能提升我们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信心满满地用专业的方法去解决难题。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研究及培训机构、学校等必须通力合作,从各自领域贡献智慧: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大学、研究机构应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使之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专业,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出台教师专业化发展核心内容的基本框架。第二,大学的师范专业要规范专业内容设置,选好教科书,重点关注教育理论部分的内容,特别是教育哲学和教育史部分,现实教育中突出问题的分析与基本原则,以及教育科学前沿的动态。第三,区县教师培训机构要明确职后培训课程的设立,关注一线问题的理论层面的认识,以及操作层面的行为规范,在广大教师中树立 “用教育的方法解决教育问题” 的意识。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适当调整教师职评等工作评价的方式,把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经历作为评价的重要选项。学校还要牢牢抓住 “实践性反思” 这一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属性,结合实践,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水平。
教师的专业性应被社会所认可,专业化内容应该更明确,对教师专业化本身的研究要加强,并以此引导教师学习,完善教师教育的科学性、实用性。所有这一切最终会使学生直接受益,使我们的教育内涵发展得到持续支撑,使我们面临的困难得到相应缓解。这同样也是以上三个方面得到很好实现的最根本途径。
近几年的教育行政改革,在持续推进政府服务方面收效显著,得到了称赞,相关的成果需要加以巩固。但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我们改了什么,清楚改革的价值,及时反思、不断审视我们的一些做法。只有这样,我们改革的初衷才会最好地落地,才会切实可行。教育内涵的发展是教育的长期问题、根本问题、实质问题,属于政府更好 “服务于民” 的民生工程,更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及时巩固教育行政改革的成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两者的结合才会让我们的教育获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