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的力量:新建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识别码”

2021-12-01 13:36吴闪燕
中小学校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行健校园课程

□吴闪燕

2013 年7 月,笔者来到尚在建设地下室的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小学,2014 年9 月新校开始招生办学。作为首任校长,在见证学校拔地而起的每一天,与团队探索建设 “充满乐趣的学校”,践行让 “乐趣” 在每个日子里、在学校的每寸土地上生根发芽,让师生感到学校是为他们开设、促进他们生命成长的地方。为此,笔者带领团队在理想与现实的断裂处敢于创新、在传承与发展的践行中有机融合,促使学校在快速发展的路上,积蕴内在的 “识别码”,由此发出乐趣的最强音——营造充溢乐趣的学校文化新生态;组建富含乐趣的教师“成长合伙人” 团队;开发基于乐趣的学生成长行健课程;赋能创造乐趣的学校共生共长。

一、文化新生态: 教育场域里的乐趣“识别码”

学校的教育场域应该实现各方协作、共生,培育并形成一种包容性和支持性的共生关系,未来学校更应该是一个健康和智慧的生命体,各种 “校园表情” 所透露出学校整体的 “生命状态”,就是师生的精神面貌。2014 年,新校装修与招生办学同步进行,由于新校发展存在诸多未知因素,家长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钢筋水泥砌成的新学校也有文化吗? 刚装修的教室适合学生学习吗? 校园地下室这么大,校园安全保护措施能够到位吗? 面对接踵而来的难题,笔者本着 “先开枪,再瞄准” 的原则,带领团队将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视为机会、资源,眼睛向内寻求成长的力量,比如通过培训需求调研,关注教师个性化需求,并且从中找到教师成长的关键点;眼睛向外寻求教育的力量,比如走进社区、走近家庭,不断地提取家校共育的内在密码。基于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学校以 “善学敢为,行健致远”为办学理念,以培养 “言行蕴爱、美善天成的行健少年” 为育人目标,营造 “处处是舞台,人人是主角” 的核心关系网络,在新学校的教育空间里寻找文化的新生态,在教育场域中发现与唤醒每一位学生。

学校侧重 “境教式” 学习空间的建设,校园不断传递着人文关怀,传递着教育理念,传承着城市文脉。学校将校园空间的优化与资源配置、教学形态、师生行为等建立充分连接,比如教室的卷帘设计、校园的窨井盖涂鸦、树木的二维码标注、各班班旗、班徽的设计与展示等,都由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学生参与设计善学、乐学的校园明星 “行健娃”,在入学通知书、喜报、奖状、消防栓以及校园雕塑上,处处都能解读 “行健娃” 的榜样力量;在 “行健小舞台” “围棋对弈天地” 等空间,时时能够帮助学有所长的学生认识伙伴、展示才能。这样的校园不空洞、不刻板、没有规训,学生随时遇见惊喜的乐趣,随心探索未知的乐趣,同时尚带着满满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学校活用微信、钉钉、V 校等应用平台,用心管理好无限维度的 “第二空间”。教育不止在教室里,尚应在空间里,好的校园空间会讲故事,会与学生形成对话,会给学生留下永恒的记忆——这就是我们新校教育场域里的乐趣 “识别码”。

二、成长合伙人: 教师发展中的乐趣“识别码”

未来的教育变革,将实现人人、时时、处处皆可学的学习社会,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教学相长、勇于自我超越的教师,才能适应变革中的教育形态。新建学校面对每年新分配及调入的十几名教师,面对整体平均年龄不到30 岁的团队,我们曾经努力用师徒结对、专家报告、校本研训、听课评课等方式去推动教师成长,但一段时间下来发觉上述举措只是一般的驱动,并没有将力气用在引擎上,基本上属于在推轮子。那么引擎在哪里? 我们深知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内心的深度觉醒,于是学校以乐趣全面赋能,把制度与文化合并入爱与包容,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评价体系,不唯资历看能力,不唯文凭看水平,不唯职称看称职,不唯既往看发展。随着集团化办学,教师从最初的10 名迅速发展到如今的120多名,基于现状,学校重构教师成长新引擎,从师徒结对迭代为 “成长合伙人”,从讲授教学迭代为“生产者学习”,从行为路径校准迭代为改变思维方式,为教师塑造一颗不甘于庸常的心,激活一个善于创新的脑,不断提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的能力,成为具有适应未来的学习型教师。

学校组建 “成长合伙人” 团队,团队成员中有骨干教师也有新教师,团队成员中的谈话主持人、成果记录者、时间管理员、成果评价员等岗位均可因项目而互换,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又能形成团队合力。学校积极为教师成长创设 “关键事件”,比如设置讲教育故事、现场答辩、才艺比拼等成长模块,辅以 “打赏券” 评价方式,激发教师主动作为;通过公众号 “发现” 栏目,及时给予教师鼓励与肯定;通过成长访谈、会诊鉴定、听课调研等方式,为教师配备 “成长自助餐”,让大家觉得成长是一件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互动交流中可以享受到被欣赏与认可的感觉,从而找到自信与成就感。短短办学6 年,多名新教师在 “成长合伙人” 项目中从站稳讲台成为教学新苗,突破瓶颈从骨干教师成为名师,由此在不断认可中追寻自我精神的发展,在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中提升职业幸福感——这就是我们新校教师发展的乐趣“识别码”。

三、“1+X” 行健课程: 学生成长跑道上的乐趣“识别码”

学校从 “行健教育” 理念出发,结合校园场域中的 “乐趣” 元素,组建课程开发团队,规划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依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构建 “1+X” 行健课程——“1” 为国家课程,“X” 为基于学生兴趣与成长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而推出的学校 “行” “健” “知” “艺” 课程,以呼应学生 “核心素养”,培养具有 “言行蕴爱、美善天成的行健少年” 为价值取向。学校推出的多门课程,比如西洋管弦乐、网球、围棋、乐高机器人、足球、话剧等,在选课时属于 “秒杀” 状态。上述课程让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奔跑在校园中求知、劳作、练艺、健体,各得其所、乐在其中。新校办学6 年,学校从追求课程数量到提升课程质量,从课程开设到课程评价,改变习惯的 “差不多” 思维方式,多次通过钉钉平台,收集学生对课程需求的数据,整合课程教师及借助教研部门的力量,进行课程的二次开发与完善,制定适切的课程标准,同时结合 “V 校” 应用平台,实现课程线上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增值的思路不断去实现更多的课程价值。

学校推陈出新的活动课程,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在学中创。办学6年以来,不同主题、不同创意的开学课程总能让新生在最快的时间里熟悉校园、认识新伙伴,并且在交流与沟通中喜欢上这所学校;“做最好的自己” 挑战课程让新学期返校的学生很快找回最好的学习状态;每年亲子运动会,孩子们领到的奖品不是奖杯而是蔬菜,“亲子同烧一盘菜” 实践活动,不仅促进家校和谐,同时亦增进亲子融洽;“我的眼里你最美” 家校共同体活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同时感受展示过程中美好的点滴。学校尝试学科整合及教师间的协作,比如米塑课程,通过研学前米塑知识的导学、研学中米塑工艺的体验与探索、研学后米塑成果的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从容应对不可知的未来,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学校 “时珍园” STEAM 课程让孩子不仅认识中药、种植中药,同时让伙伴在课程中遇见,让关系在实践探索中链接,让学生成长无限可能出现——这就是我们新校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乐趣“识别码”。

四、治理赋能: 学校共生共长中的乐趣“识别码”

未来组织最重要的职能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学校亦是如此。面对新校建设与教育教学同步、教师一人多岗的繁忙现状,你是一个赋能的校长吗? 面对基于互联网技术、思维、体制共同催生下的新架构,你为学校治理的适度失控重建规则了吗? 学校赋能就是将团队目标、个人目标与组织优先事务结合起来,在工作时及时向团队传递重要信息和资源以调适进程,给有进步轨迹的成员传递认可与赞美,并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下一次重要的任务中,并且感受到每一次的意义。笔者带着团队与问题和平相处,基于师生抱怨去发现问题,通过数据诊断去分析问题、将问题放入系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在一次次的赋能中,新建学校发展模型、家校沟通模型、突发事件处理模型、师生评价模型等相继新鲜出炉。学校管理从 “共治”到 “善治”,发展项目从学校 “点火” 到各班 “冒烟”,由此充分展示团队的自我反思、自我超越,以及专注教育本质思考的痕迹。

面向未来,学校需要具有超越自己原有边界和局限的勇气与智慧,因为教育不是为了学生们的今天,而是为了学生们想象不到的未来作准备。学校通过 “钉钉”应用平台为学校管理破冰,文件审批、陪餐登记、约课点评等模块让学校管理变得简单、有效,同时通过 “钉钉” 对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掘教育规律、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整体发展;学校活用 “V 校” 应用平台,构建“行健娃” OTO (线上+线下) 德育评价,通过公众号发起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给人生一个标杆”项目挑战活动,积极引导孩子真实的内心,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难题、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2014 年新校创办至今仅6 年,虽然学校每年在扩班,骨干教师人数亦在不断增加,首届毕业班教学质量居全区前列,但学校深知: 需要给孩子更多喜欢学校的理由,创造更多师生相处的机会,让孩子发出更多的惊奇和赞叹,让学校拥有更多共同的记忆——这才是一所学校的力量,以及一所学校内在的 “识别码”。

猜你喜欢
行健校园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陈雨瑄 顾行健
Man and Music
A review of kidnapped
From“TheUglyDuckling”to“TheWildSwan”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