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心小学 花庆美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已经处于高年级学习阶段,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同时,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维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着独特的优势,精准运用信息技术,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益。
“精准”即“精”和“准”,老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进行反复的思考与设计,确保运用的效果。五年级数学知识相较于低、中年级的知识,其抽象性有了明显的增加,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老师精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与思考,并获得一定的收益。
比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老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与之相关的动画片《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看完动画片后,都在感慨乌鸦非常聪明,竟然想到了用嘴叼小石子放入水瓶,让水瓶中的水位上涨,从而喝到水。这时,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石头会让水上涨呢?”大家都在沉思之时,有位学生说了一句:“应该和小石子占瓶子的空间有关系吧!”老师要对此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顺势导入物体体积的概念。由此可见,精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还能够为概念课增添活力,让学生在思考、发言、交流中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
五年级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可以理解所学知识,尤其是在学习有关立体图形的内容时,老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以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空间想象,使学生真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强化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为了更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剪切、展开、合拢等过程。学生通过观看,得出了如下信息:第一,长方体有六个面,其表面积就是六个面的面积和,这六个面是指完全一样的三组面,即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由于剪切时所用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最终所看到的图形也有一定的差异。第二,正方体也有六个面,其表面积和长方体表面积一样,也是六个面的面积和,六个面的面积完全一样,所以只需要知道其中一个面,就可以快速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这样简单、立体的教学,学生可以轻松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且其形象思维会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老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为了将其精准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老师要将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以在概念及重难点内容的教学结束后,老师还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练习题中,更好地保障学生练习的效果。为了让学生的练习更加精准和有效,老师可以将交互电子白板引入教学中,借助其快速书写、快速点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表格等优势,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巩固知识及延伸拓展,保障学生学习的效率。另外,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及时评价十分必要,如学生表现优秀,可以说“你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你有当小数学家的天赋呢!”如果学生的表现不太好,老师要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如“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换个思路试试,你会收获到惊喜!”利用信息技术的练习和老师的及时评价,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既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够极大程度地增强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精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老师要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将之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更加轻松,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