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安县西川镇神明川小学 陈全有
不用我们多说,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教学条件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潜意识里给自己设了一个限,认为在这样教学条件、学习环境下,他们当然“教”比不过城镇的教师,“学”比不过城镇的学生,还把这当成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理所当然地接受学困生的出现。其实,我们知道,教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但它不是唯一决定教学质量的要素。真正决定教学质量,激活课堂教学的,是优秀的教师和好学的学生。所以,作为农村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只要正确面对,找到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增强他们的信心,那么不管是农村小学,还是城镇小学,都能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因此,笔者就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转化方法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对学困生的认识与转化也有作用。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有好多家庭在条件允许下,都把孩子从农村小学转入城镇小学,或者有些学生直接跟在外务工的父母在当地城市上学,这就让原本的农村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使教师和学生都无意中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需要在群体中学习、娱乐、生活成长的时期,学生数量的减少,对于他们对学校的认知和自我的认知,都出现了矛盾的看法,在学习中就表现出消极态度和情绪。虽然现在城乡的分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今非昔比了,但是在一程度上,还是影响了学生的认识,使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缺少全面性、积极性。比如,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就非常的简单,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到好成绩,为了升学。这种认识在小学生还没有自我人生目标的情况下,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是导致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之一。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学困生的出现,与他们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不相信自己,否定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怎么可能收到积极的、正面的反馈呢。不管是成绩,还是教师的评价,这就容易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学生没自信心,在学习中缺少投入度,甚至不敢投入,长此以往,学生成绩当然不理想。学生对自己不理想的成绩灰心丧气,教师再因学生不理想的成绩而批评他们,或者不经意地说几句,如“你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月考这么小的考试范围你都考不好,期中、期末怎么办?”等,这些比较消极的评语,使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少,甚至彻底消失,对学习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也是他们对自己最后一点自尊心的保护。
在新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中,农村的生活容易改变,也确实越来越好,但是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农村小学教育,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的。就从学生的学习来说,一是农村小学生的父母普遍文化水平低,平时忙于农活,没有精力、能力为孩子辅导功课,更没有耐心为孩子发现作业错题,纠正错误;二是教育观念的落后,使他们看似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但也仅限于此,在孩子学习与农活发生冲突时,父母的选择首先是农活,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农活是有季节,有时令限制的,一旦错过了耕种,一年就没有收获了。但孩子的教育也是有时间限制的,错过了关键的几年,再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成绩,就很难了。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采用一种方法,鼓励法。在农村小学,面对缺少自信心的学困生,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恢复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让学生相信农村教育教学条件虽然没有城镇的全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在教学中对他们的付出,不比城镇教师对学生付出的少。在城镇小学,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一个教师根本关注不来。而农村小学,一个班的学生最多有二三十名,最少的有几名,面对这样数量的学生,教师不但能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和教育,还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帮助和关心;其次,教师也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恢复学习自信心。比如,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计作业或者在课堂上提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从而让他们树立提高成绩的决心;第三,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恰当地鼓励、肯定和表扬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很优秀或者至少让学生相信自己是有优点的,这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
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家校教育的严重脱节。有些家长根本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或者没有能力教育孩子,也没有能力在孩子的学习上给予帮助。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家校要加强联系,以家校共育的模式,对孩子的教育实现无缝衔接。首先,教师要通过QQ 群或微信群,勤于和家长联系。不要把家长群只当成是给学生布置作业的一个渠道和平台,还要用它给家长传递一些教育和识和方法;其次,学校要定期为家长举办一些关于了解孩子心理或者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等内容的讲座,稍微弥补大部分家长在心理学方面的空白,这样也能为家长增添教育孩子的信心;最后,要充分利用班会,让各科教师与家长有深入的沟通,使家长能从各科教师那里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能在家庭教育中更有针对性等。既能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也能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
由于兴趣能调学生身上很多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比如,在做练习题中的闯关、听写比赛、作文写作竞赛,再比如,引导学生勇于超越自己,给自己每次的考试定一个更高的目标等,这样既能慢慢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改变学困生的现状,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学困生不仅仅是农村小学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任何学校都会存在的现状。作为农村小学,面对已经存在的学困生,教师只要积极面对,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发掘他们的兴趣,并建设家校共育的桥梁,一定能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变,帮助他们实现质的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