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伏桂先
数学学科有一定的抽象性,有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导致数学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应对选拔性考试,不是让学生呆板、生硬地接受一些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当下的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单一地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想与数学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学习大概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理念,是把数学书读厚的过程,这是所谓的量的积累;二是将学到的知识归纳整理,学习其中的解题思想和思维方式,逐渐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也应该如此,前期的学习是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了解新概念的过程,但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而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调动自己的思维独立解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数学的本质,即能够在根本上对数学知识加以理解和运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转化的方法,让学生对于题目能够理解得更加透彻,对于相关的知识吸收得更加彻底,从而对于同系列或者类似的问题都能够掌握其解题思路。
例如,在学习一般的应用题目的时候,学生会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和要求的问题,在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最终通过已知的信息和其与未知信息的关联性,利用算数方法求出最终的结果。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维,把题目中的未知量设为x,以x 代替未知量直接与题目中的其他条件建立关系,列出方程,最后解出x,这就是方程的运用。学生掌握了转化的思想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都能有效解决,启发解题思路。
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只是整个数学体系的冰山一角,教育部选取这些内容编入初中数学教材中,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知识符合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富有变化性,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到最本质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思路。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有限的条件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图像,之后对相关的条件进行变换,让学生作出变换后的图像,经过几次作图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通过不断地变化条件,学生的思维也在紧紧跟着教师变化,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这样学生在脑海中就会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日后再面对相似的问题时,脑海中都会自然浮现这样的推理过程和解题思路,熟练之后,这些就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和思维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初中数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基本上把以后要学的数学内容都进行了浅层的接触性学习,教材也是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了单元分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强调对知识的综合实践与运用,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不应该只关注某一单元或某几单元的学习,而是要对所有的知识进行类化,分析其中的联系,将所有的知识都串联起来,从而能够进行综合理解与运用。
例如,在学习图形相关的知识时,对于面积或者周长的求解,往往可以结合方程的知识,从而降低题目的难度,将题目类化为简单的解方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管理和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提高探究能力,强化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数学解题思路的培养是学生认清数学本质,真正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