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初探
——以大班主题活动“中国娃”为例

2021-12-01 21:31年雪瑞
好家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吊脚楼苗族深度

文 年雪瑞

深度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达到前所未有的学习高度。深度学习被应用于五大学习领域中,在大班开展深度学习活动是为了将幼儿从原有的浅层次学习思维中释放出来,适当拓宽幼儿的思考领域。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自然地进行深度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是对大班幼儿原有知识体系的重构,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结构。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受到了教师们的关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需要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有效的、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我们的主题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究竟该如何有效开展主题活动,从而促进大班幼儿的深度学习呢?下面,就以我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中国娃”来说说我的经验。

一、主题活动初期,多层次思考讨论,引发深度学习

在带领幼儿开展语言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时,幼儿看到PPT中各种各样的民族服饰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美食后,便开始兴奋地交谈:“这个戴着八角帽的人是什么民族?”“为什么十月份有的地方开花,有的地方下雪?”“为什么国旗上有五颗星星,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我组织幼儿就“关于中国,我们知道多少”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引导他们思考:关于中国,我想要知道什么?学习什么?将焦点集中于问题探索上。同时,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我知道的中国》调查表,收集关于中国的知识。

通过幼儿的叙述,我将幼儿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借助网络图的归纳来刺激幼儿挖掘更多关于项目活动的知识,让幼儿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二、主题活动中期,多种参与路径,拓展深度学习

本阶段可以依次解决第一阶段中产生的问题,也可以探究当下幼儿感兴趣的新问题。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做了一些推进式样的调查表,通过观看纪录片、师幼共同收集资料及提供相关的视频、图片、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进行多渠道的探究,紧紧围绕主题任务,以问题为中心落实任务。

在“中国娃”活动的第五个阶段,我们年级组的教师带领幼儿,以班级为单位选择自己的民族主题。每个班级负责收集自己所选民族的“衣食住行”小知识。例如,大(二)班选的是苗族,因为幼儿对苗族漂亮的服饰很感兴趣,相关活动流程为:制作《苗族趣事知多少》调查表→有趣的吊脚楼→好吃的苗家乌饭→漂亮的苗家服饰→好玩的芦笙舞。围绕以上活动内容,我们还生成了一些区域游戏活动。

(一)建构活动——“有趣的吊脚楼”

该活动的目的是以“建”促“思”。当建造吊脚楼时,幼儿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知道苗族吊脚楼一般有三层:下面饲养小动物,中间住人,上面储存粮食。幼儿通过讨论、实践、再讨论、再实践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怎样稳固吊脚楼下面的四根柱子,直到他们圆满地完成整个制作。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数学和艺术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并在建构活动中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和丰富。

(二)音乐区活动——以“感”激“趣”

在音乐区,幼儿通过表演游戏可以更好地理解主题活动所探究的内容。教师提供与主题活动相关的道具,如苗族服饰、小板凳、竹竿等,幼儿用这些道具表演唱歌和舞蹈。当幼儿运用道具表演时,他们便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有趣的苗乡人”这一主题。幼儿们一起交流与分享,拓展学习空间,促进经验的整合与积累。

(三)生活区活动——以“食”感“习”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调查表我们发现苗家人喜欢吃乌饭。于是,我联系家委会成员想办法将做乌饭引入集体活动。由于疫情,家长不得入园,我们便和做乌饭的家长视频连线进行现场直播,让幼儿熟悉乌饭的做法。最后,家长将做好的乌饭送入幼儿园,幼儿们吃到了乌饭,还认识了做乌饭的叶子。

(四)家长参与——共“话”增“情”

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个简单的团体活动邀请和常规性的成果分享,就足以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如开展民族大联欢活动时,我邀请家长协助我们准备了苗族服饰。同时,我鼓励幼儿将一些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经验通过多种方式和家长分享。活动以后,我们将精彩片段分享到家长群中,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肯定。

三、主题活动结束,多方式呈现与分享

在圆满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后,我决定通过表演、主题墙等方式向家长或者其他班级的幼儿介绍本班的“中国娃”主题活动,并鼓励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和分享。

教师和幼儿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开展一次“民族大联欢”活动,一个班级准备一种民族特色,向大家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风情风貌。教师拿出本子,记录幼儿的想法:大(一)班幼儿提议用蒙古族儿歌《吉祥三宝》来展现蒙古族风情;大(二)班选择热情的酒歌,让幼儿感受苗族人民爱酒的特点;大(三)班提议表演壮族望月舞。

在主题活动实施的五个阶段中,我引导幼儿运用谈论、调查研究和分享展示等策略进行学习,在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同时,逐步明确幼儿的学习目标,保证幼儿在项目活动中的持续深度学习。

四、主题活动启示,改进方式,助推幼儿深度学习

在主题活动实践中,教师虽不是主角,但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主题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总结我的主题活动实际操作经验,我认为教师若要在主题活动中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放手游戏

当幼儿在选择活动、探索活动(如建造物品或者创造游戏环境)时,幼儿的自发性学习就发生了。这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为幼儿提供更多自发性学习的机会,让幼儿提高自信心,而不是过多地束缚他们。

(二)谨慎干预

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活动。在干预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而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三)学会观察

教师既要会观,又要会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新的生长点,教师要具备一双“火眼金睛”,敏感地意识到其价值,并加以引导,如此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生成教学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生成教学活动。在“中国娃”主题活动中,我班幼儿对苗族服饰颇感兴趣,于是,我们生成了“有趣苗乡人”的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由设计到对比观察到再设计的过程,就是将幼儿的学习过程发展为一个循序渐进、系统化、积极的学习过程。这对于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五)保证探索时间

保证幼儿在项目活动中拥有充足的探索时间,是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应对幼儿有足够的耐心。如在“吊脚楼”的建构过程中,幼儿遇到下面柱子支撑不稳的问题时,我让幼儿自己查看图片、视频,让幼儿通过充分讨论,在问题情境中解决建构问题和社会性活动问题。

综合主题活动下的深度学习是一个从引发好奇到提出假设再到通过操作实践得到真相的过程,它使幼儿在整个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进而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形成对周围世界新的认知和理解,有效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探索性学习活动的需求,能激发幼儿对各种事物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是一种自主、合作、专注、高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应积极促进幼儿使用这种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吊脚楼苗族深度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山城吊脚楼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吊脚楼“直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