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为载体 助力幼儿成长

2021-12-01 21:31陆咏梅
好家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品德德育幼儿园

文 陆咏梅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这明确告诉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德育贯穿于幼儿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助力幼儿的成长。

一、幼儿德育的现状

(一)强行灌输

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行要求幼儿应该怎样做,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死板的说教、强硬的灌输只会激发幼儿的逆反心理,违背教育规律。

(二)一味改造

很多教师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总想将幼儿改造成一个有素质的人,可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才是最吸引他们的。违背幼儿天性的改造方式让幼儿难以接受,最终也无法提升德育质量。

(三)忽视实践

教师作为教育者,常常习惯性地将各种思想强加给幼儿,幼儿却很少能够用教师灌输的道德理念来纠正自己的行为,不能学以致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幼儿知道不能乱扔垃圾、不能乱跑乱跳、不能打架骂人,却不了解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如果教师仅仅禁止这些行为,却忽视了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实践,会导致幼儿很难内化这些规则。

二、幼儿德育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就是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学习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规范等。幼儿已有经验不足,是非判断能力较差,言行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成人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起着熏陶和榜样的作用,所以,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幼儿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积极的德育能让幼儿学习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萌发爱的情感,在不同的活动中习得各种社会规范。

(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的全面发展除了身体的、认知的、语言的发展,也有情感的、交往的和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品德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诚实、守信、坚强、勇敢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些良好的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三)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过度的关爱,使幼儿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懂得与他人分享,不会与人友好相处;还有部分家长事事满足幼儿,导致幼儿缺乏自控力,受挫能力差,养成了任性、固执、粗暴等不良行为习惯。如果家长和教师不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幼儿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就会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幼儿德育的内容

(一)思想方面

幼儿的思想比较单纯,可塑性强。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可以让幼儿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激发积极的心理状态,产生正确的思想情感,促进良好的个性养成,为他们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品德方面

幼儿品德主要体现在日常的礼仪礼貌及其他优良的品质上面,如正直、诚实、包容、尊重、善良、坚韧、刻苦、自律、认真、主动、大胆、有爱心、有责任心、友好交往,等等。

(三)行为方面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幼儿掌握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幼儿在生活中的独立性。

四、幼儿德育的实施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的道德意识

1.物质环境,促使行为意识形成

在幼儿园环境中渗透德育,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行为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给幼儿创设一个既美观又有意义的德育环境。如在幼儿园墙面上张贴有趣的卡通图,提醒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他人;在中秋节的活动布置中,指导幼儿分组用彩纸做灯笼、分享月饼,让幼儿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2.精神环境,影响行为意识发展

幼儿园应创设温馨、和谐、文明的精神环境,如在幼儿早上入园时,园长、教师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幼儿,点头微笑并主动问好,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带领幼儿参加 “环保小卫士”“关爱老人” 等公益活动,让幼儿从中受到积极影响。

(二)融入日常生活,促进幼儿习惯养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从常规教育入手,将德育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进行德育引导。

晨间活动:请值日生为幼儿整理桌椅,学习为他人服务;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翻土,感受劳动的快乐。

区域活动:教育幼儿不独占、争抢玩具,学习谦让、分享与合作。

盥洗活动:教育幼儿排队,不推不抢,让幼儿通过实践强化认知,通过反复练习巩固行为,培养秩序感。

饮水进餐:饭前洗手,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食,吃完餐点主动收拾餐具。

午睡时间:教育幼儿睡前如厕,并将脱掉的衣服放在固定的位置,安静入睡并保持正确的睡觉姿势,培养良好的午休习惯。

离园活动:放学时不追逐打闹,整理好自己的东西,耐心等待家长来接。利用接送时间与家长及时沟通,将幼儿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家园合作,巩固幼儿德育效果。

(三)整合教学资源,增进幼儿道德培养

1.集体教学中的德育

(1)主题活动中的德育

品德是循序渐进养成的,教师可以从幼儿的情感出发,将德育渗透到故事、动画、儿歌中,给幼儿树立直观的道德榜样,形成正确的是非观,逐渐养成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良好的品质。

(2)园本课程里的德育

我园开展的园本课程《快乐手工》,主要研究有利于幼儿多元发展的课程活动,幼儿德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收集各种废旧纸、布,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3)专题性德育

教师应根据班级情况,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专题性德育活动,丰富德育内容。如小班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开展德育活动要简单、易理解,可以引导幼儿学习自己穿脱裤子、如厕、洗手,幼儿通过学习和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2.户外活动中的德育

幼儿德育同样可以贯穿户外活动中,如开展户外团体比赛活动,让幼儿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个性,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

3.角色游戏中的德育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开展德育,只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就能事半功倍。如我们在“东坎老街”的“水果超市”“茶馆”“烧烤”“包子铺”“淮剧院”等游戏中,培养幼儿善良、谦让、耐心、分享、合作、自信、自尊、主动、独立、自制、坚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健康人格。

4.社会活动中的德育

(1)结合时事的社会活动

结合当下疫情,引导家长、幼儿共同关注各行业人的奉献、坚守,感悟生命的意义,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恩之心;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和家长合作,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下来,教育幼儿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2)结合节日的社会活动

如在国庆节组织幼儿观看阅兵仪式视频,制作国旗、天安门,增进幼儿的爱国情感;重阳节邀请爷爷奶奶一起参加“关爱老人”的活动,给爷爷奶奶敬菊花茶、吃重阳糕、送爱心贺卡、表演节目,了解尊老爱老、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

(四)联系家庭社区,强化幼儿行为习惯

1. 强化家园沟通与交流

家庭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很大作用,所以幼儿园首先要建立家长联系制度,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利用面谈、微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本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德育理念,并互相反馈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共同培养幼儿。

2.整合社区资源

教师要从幼儿的情感出发,争取社区的支持,实行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观察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地的生活环境,了解所在环境中有哪些设施设备、风俗文化、特产等,增长幼儿的见识,激发幼儿的自豪感,使其萌发爱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的德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精心设计一日活动,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资源,多方面地渗透幼儿德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品德德育幼儿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武文宝:品德传承三晋文化 精心酿造善美智爱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爱“上”幼儿园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品德
想念幼儿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