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贵 傅建林
(1.福建泉州市安溪县感德中心学校;2.福建泉州市安溪县第六小学)
最近,常听一些校长言及管理的诸多难处,大致是上级安排活动多,班子成员合作效率不高,教师难管理等。经过了解,发现事出有因,从校长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我们国家提出议事“民主集中制”是有道理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当家做主的优越性,这也是在近百年革命与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建设中积累并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是议好事,做成事的前提与法宝。
与某校部分班子成员交流后,发现有些校长喜欢搞“一言堂”“一刀切”,牢牢把握所有事项的话语权与决定权,从而体现自身的地位价值。有人或许要说:校长是一校之长,这样做,好似没有什么不妥。他们具有行政的职责与权力,具有决定权。问题是,这样的决定前提是什么?是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还是有利于师生的发展?或是只为了图个形象工程,表面搞得轰轰烈烈,一点实用都没有,还劳民伤财,让班子成员、老师私底下暗自叫苦?有人或许又问,你们为什么不向上级反映。“想,但不敢!”这是最多的答案,首先,校长都是上级任命的,其上下间关系密切;其次,怕惹祸上身,落个“小人”下场,遭打击报复;最后,即使向上级反映了,上级大多会认为这是学校内部的矛盾,下发责令自己班子内部协商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位校长领导的班子很团结,也很和谐,其中也有原因。他要办什么事,总自己拟个方案,组织班子成员讨论,听取部分教师的看法与意见,推出个较为妥当的方案,让班子成员,教师未行事前心里先有底,也觉得受到尊重,这样“民主集中制”的议事方式,正是他稳做校长之位,协调与团结上下,把事做好的秘诀所在。
从学校管理层面看,校长应是一所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引领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精神的导师,是师生行动的旗杆,是师生为人处事的坐标,更是为学校,为全体师生发展服务的首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事一议皆影响着师生对待事物的看法、态度及情感。
与部分教师交流后发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虽明面不说,但大家心知肚明。若作为学校首席不善体察,不加求证,一味单边思维,看待问题简单化,不多换位思考,必然无法团结班子成员,甚至老师,将使管理变得更为生涩、复杂,难以把事情办好。这或许是“管理”,既要懂“管”、善“管”,又要懂“理”、善“理”的要诀所在吧!
有位校长做得特别好,一上任,先对全校教师做个了解,调查,大至社会背景,人际关系,小至家庭整体状况,住哪里,几口人,做什么,老人几岁,近来身体如何,小孩读几年级,买房否,有何特别需求,甚至个人及家人兴趣爱好都一清二楚,其细心度让人惊讶与佩服。在安排要事或急事时,除了依据自己了解外,还事先与当事人通气,了解可行与否再下文件,如此,校长便可以对事或人的安排胸有成竹,颇得人心,安排之事自然也让做的人心里明明白白,做得稳稳当当。
若前两项问题的存在关乎一位校长管理视野与学识的薄弱,那“为事偏颇,公允缺失”则反映了一位校长领导态度不端,职责缺失,甚至失职渎职问题,若不加纠偏,易引起公愤,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纠纷,这是管理中的大忌。
在中小学中颇受关注的莫过“职称晋升”及“干部推荐与选拔”两大事。按合理程序而言,其两种《推荐评选方案》是管理者在充分解读上级文件,全面深入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从有利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便于管理的高度出发,拟出草案,下发班子及教师学习并充分讨论,广泛听取合理性建议加以完善,最后由教代会表决通过,上交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存档。至此,方案确定并用以指导职称晋升及干部推荐选拔事宜,且不宜经常改动。尤其是“一年一改,一评一改”的做法,更容易引发后遗症:小的方面说,不利于同事团结,容易产生竞选者之间的猜忌与矛盾;大的方面说,不利于学校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反之,则有利于稳定人心,有利于参与者提前准备,更有利于学校长远可持续性发展,善于管理的校长往往选择后者。
当然,以上所举或许是某些学校存在的个别现象。但若真实存在,不能不说是管理中之要害所在,若不改变,班子不团结,师生难管将是一个永远无法改善的问题,甚至会引发恶性循环,使管理者不但身心疲惫,日益憔悴,而且于校,于师生,于己无益。那要如何改变这样的窘况吗?根据“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思路,可以在管理者身上做些改变,从而寻得突破与改善。
我们常提倡教师要改变角色,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校长何不如此,他所面对的管理(服务)的对象一一班子成员,教师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鲜活生命,既需要引领,更需要尊重。校长需从传统的学校“管理者”“实施者”转变为“引领者”“合作者”“服务者”,不但要疏通与上级的关系,而且要梳理与均衡好与行政班子成员,每位教师的关系。了解是前提,沟通是关键,加强民主监督是保证。
有位校长做得特别好。他常利用工作空闲时间下行政职能室,各个年段,备课室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了解行政班子及教师的工作状态与具体困难,多激励,多肯定,对于实际困难能解决的当场解决,需要商议的,事后及时回复,做到心中有班子,有老师,事事有回应。所以颇得人心。对此,他觉得还不够,专门设一个校长电子信箱,请大家反映问题,提有利于学校,师生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只要属实,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为便于查看,在邮箱主题栏简要注明所反映的内容,如“学校行政管理”“教育 教学”“评 优 评 先”“职 称 晋 升”“干 部 选 拔”“绩效工绩”等,做到每信必看,每看必复,件件有结果。如此一设,既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及时了解班子成员及教师诉求,把一些小矛盾或可能会引起的冲突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且有利于在下一步决策计划中完善方案,取得人心,达成更广泛的共识,把事情做得更好。显然这是加强民主监督起了功效。
“细节决定成败。”“换位思考有利于解决问题。”管理也是如此,抓住关键性细节不但考验一位管理者管理经验,而且考查了管理者洞察力,审时度势力及预判决策力。而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换位思考是关键。
举个例子。某县进行中学中考会考,依惯例每室中学教师一人,小学教师一人,一前一后共同监考,人选由各校自定推荐。某校被安排监考学校两所,一所在本地,离家近,可以回家。一所在乡下,离家有70多公里,要住在乡下,无法回家,采用全校自主报名方式。经自主报名后,监考人数不够。需增加人数,主要负责人就找符合条件教师先动员参报。其中有教师家庭有实际困难的,给予谅解,不强求。当时有人问该校校长,为什么不采用行政手段,直接下文,效率不是更高?校长的一番话让人汗颜:我们的老师都是优秀的,他们不报,自有不报的道理,作为管理者既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又要充分考虑到老师们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那些有条件报却没有报,我们又想动员报的老师们是否存在困难,尽量把事情做得更合理些。
细节考虑如此周到,思维过程缜密,行事有理有度,有人情味的管理者,谁不心服口服呢?其实多关注细节,多换位思考,真的可以更得人心,更能团结班子成员、教师把事情办得更好。
综上所述,校长固然拥有诸多权力,其用处在于更好地完成职责,促进一所学校、师生可持续性地发展,不断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若使用不当,必将引发诸多“权力弊端”,这也是班子不团结,师生难管的症结所在。因此,有时我们不妨转变管理模式,改变管理思维,多站在合作者或受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有些事不妨商量着做,让管理之路更通畅些,提升管理实效的愿景也就水到渠成,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