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艺凭 伍致漪(湖南耒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近年来,集团化办学成为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新思路,并多见于发达地区的办学实践。办学理念作为对办学实践的主观要求,对集团化办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办学主体对教育本质与规律的把握,也是办学实践总结、学校历史发展寻脉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判断。充分认识办学理念的作用,凝练科学的办学理念,并以其作为集团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办学方向,引导教育行为,是集团化办学核心要义。
理念的本义是指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实在,是指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实体。柏拉图认为,这个存在比世界中的现象更实在、更完美,甚至是唯一真正实在和完美的实体,是理想,是植根于我们内心世界的,是对真、善、美不断的渴望。
近现代以来,理念逐渐成为理性的高级存在方式,成为对事物的总体性把握,对事物发展的合理展望以及对事物本质的逼近。理念也就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它包含着客观属性,主体理想追求,行动的方向、策略和决心。
集团办学理念是办学主体对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它体现着办学主体的教育思想,表达着其办学理想,派生集团精神。具体来说:一是体现集团办学主体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作为对办学实践一种主观要求,必然要从教育本质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根据自身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来确立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选择集团治理策略,确定自身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个选择、确定和判断过程也是对自身认识和看法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层梳理的过程,并最终聚焦为“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的问题,从而形成了集中反映办学主体教育思想的理念。二是办学理想的表达。办学理念是从实践出发,考量对未来办学应达到状态的设想和期待,是一种办学的取向和追求,表达了办学的理想。这种目的性和理想意图引导和支配集团运行的全过程。它勾绘了集团发展愿景的底色,唤醒了成员的教育初心,坚定了教育信仰,激活了教职员工成长的动力,为集团奋发图强、建功立业打好了基础。它奠定了集团运行的布局与架构的思想基础,引领集团组织机构与机制的建设。三是派生集团精神。集团精神是一个集团稳定的、被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追求,是集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内有着凝聚人心的作用,为践行集团教育思想、实现办学理想和发展目标提供动力;对外能起到增强公众认同、扩大社会影响、展示集团实力、营造良好形象的作用。这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强烈的理性特点的精神,正是源于集团整体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由办学理念所派生。
从本质上看,集团办学理念是基于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体现,是集团的安身立命之本。它同时又是理性视野下的一种关于办学实践的主观的积极构想,是关于未来的设想与期待,是集团的发展之根。它又是一种办学的主张,引领育人文化构建与发展。
立命之本。办学理念是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本质内在地蕴含着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规律则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与必然趋势。办学理念作为对办学实践的主观要求,是基于教育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积极构想,是关于办学出发点、立足点和方向的表达,是集团的安身立命之本。也就是说:(1)知使命之本。办学理念主要说明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人”。弄清这些问题,并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集团成员才会有信念、讲责任、明使命,才能有发展思路、有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策略,使办学实践在其引领下沿着正确的方向落实。(2)凝使命之力。办学理念是集团的主导理念,影响着集团成员的价值判断与追求。每个成员都是在认同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个人的认知和意志,以办学理念为指导进行自我评判、自我监控和自我激励,将其变成一种精神力量,进而引导和激励集团成员统一意志、坚定信念,形成办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导使命之行。办学理念是一条实践主线,贯穿集团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行为有着约束和引领的作用。这种约束一方面表现为依照办学理念确定集团运作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管理方略,促进集团各校运行各环节的不断完善和加强,推动体制创新,使管理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提高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表现为集团成员教育行为统一于办学理念之下,以之为行动指南,积极履行自身职责,主动践行办学理念。
发展之根。办学理念是一种办学主张,是基于理性认识的一种对办学实践的积极构想,是从实践出发的关于未来集团学校发展状态的设想和期待。这种主观设想与期待转化成真实的教育实践,就成为教育集团化办学组织之魂,发展之根。具体来说:(1)组织之魂。集团构建组织架构,制定动态机制都离不开办学理念。总校、校区和职能机构的职责、权力划分以及运行都必须依据这个最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集团办学目标,使各层级、各部门在总分目标上相互衔接,在实施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教师发展之根。教师发展是集团发展的重要内容,办学理念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办学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定向作用,引导教师在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制订好发展规划,选择发展道路。二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动力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克服内外阻力不断前进的过程,也是各种素质不断发展的过程。有没有强大内在动力直接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教师通过内化办学理念能获取强大的理想力量和信念力量,引导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3)学生发展之神。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教育的原点和初心。办学理念解释的就是发展成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这种发展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教育过程中,对办学理念的正确认知不仅能形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掌握自我发展的正确方法和策略,实现学校培养任务。
文化之魂。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具有育人功能的特殊文化,总会折射出人们的办学主张,寄托办学终极目标,反映出办学的取向和追求,反映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的基本问题。就是说,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文化之魂。具体来说:(1)文化主体对办学理念的诠释。理念是对办学实践的一种积极构想。教师和学生将这种设想和期待内化后,便以此作为行为指南,创造性地开展文化创造活动,生成各种文化产品。不难看出,文化与其说是办学理念支配下的学校办学实践积淀,不如说是文化主体对办学理念进行诠释的行为结果。(2)理念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办学理念作为集团的一种理想目标、共同愿景,蕴含着成员对集团未来发展的理想追求,对成员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形成了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和凝聚力。(3)文化是理念过程化的结果。理念是学校文化活动的行动宪法,左右着文化创造的所思、所想、所盼和所为。也就是一方面支配着文化活动过程的价值取向、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影响着内容的取舍和表达,包办学思想、办学传统、办学目标、办学过程和办学成果等各层面的内容。
凝练集团办学理念需要不断追问教育的本真,进行哲学之思;同时也需要承接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找准历史之根、现实之基和未来之需;还需基于实践,服务实践的探索。
哲学思索。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奈勒说:“个人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没有系统的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哲学思考对于凝练办学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哲学思考,一是本真中寻找方向。也就运用哲学思考这种逼近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追问教育的本真,寻找办学的方向和目标。如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集团是什么样的集团?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新疆青麦教育集团把“出类拔萃”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批判中寻找切合点。批判有助于深化教育认识,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力求在实践中少犯错误。凝练办学理念需要的教育批判应是基于自己与他人办学实践的事实,从对事实的反思和批判中发现问题,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教育应然之方向和实然之选择,使办学理念切合实践,更具指导性。三是思考中寻找实现理想的支点。办学理念既包含理想追求,也包含着实现理想的支点。寻找理论支点不是只寄托于新理论,教育的许多问题都是永恒的问题。运用哲学思考,不断发现和深入地理解其价值与意义,把握时代的内涵,创造性地确定办学理念实施的支点。如北京市家教育集团以“和谐教育”为立足点;浙江温州龙湾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把“行健教育”作为立足点,新青麦教育集团把“适时教育”作为支点。
科学判断。其一,承接历史。首先,在研究中传承。也就是了解和把握集团各校区历史,筛选各校区发展经验,寻找各校区发展优秀传统、精神追求等文化基因,并以此作为办学理想实现的基础。如北京市史家教育集团传承史家教育“和谐”基因。
其次,在研究中定位。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去哪?这些都是办学定位的根本性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历史。人们只有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才能把握和解读自己,找准自己的起点。
最后,在研究中聚力。教育集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发展又依赖于历史积聚力量。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教育信仰、价值追求以及由此生成凝聚力、向心力是学校的历史积淀,也是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更是办学理想实现的重要力量。
其二,立足现实。现实就是集团各学校办学存在的状态和环境,构成了集团办学目标、策略、方法和路径选择的现实条件。立足现实一是要了解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二是科学评估集团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三是科学评估集团管理、师资等办学资本。
其三,面向未来。办学理念这种面向明天的设想目的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面向未来,一是要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视野,把握时代脉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二是要敢于质疑,走出传统的思维惯性,创造性地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
实践探索。办学理念不是“摇椅中的思想”或“百度里的学问”,而是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行动纲领。不难看出,实践探索是凝练办学理念的应有之义。实践探索也就是:
其一,基层调研。吴松教授说:“教育家对高于个人的思维范式的真理充满渴望。但他明白,他的努力只能是在亲近真理的过程中获得真理性。所以教育家的心灵要永远保持着谦卑,永远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发号施令者。”集团化办学面对的是多所学校的办学实践活动,情况远比一所学校要复杂得多,需要有教育家谦卑、敬畏的态度,倾听实践的声音。凝练办学理念,需要深入了解各方面的意见。既要了解学校管理者、教师和职工对集团发展的期待与意见,也需倾听学生家长的盼望和想法,还需了解校友长者的信仰和直觉。
其二,抓住认同。办学理念是办学的主张、未来的期待、行动的指南。理念走向真实教育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认同。在认同中,统一思想、共绘学校愿景;在认同中发现问题与不足。
其三,准确表达。如前所述,办学理念重点是要回答“应如何”和“怎么做”的问题。现阶段学校办学理念的表达通常有三类:一是把办学理想与实现理想的路径用简洁的语言同时表达出来。如温州中学“英奇匡国,作圣启蒙”;广州越秀区朝天小学的办学理念为“明德归仁”;新疆青麦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表述为“适时而教,出类拔萃”。二是由于基础教育追求合格国民的培养,其目标特色很难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而是通过“应如何”的表达,让人直接感知办学理想。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北京海淀区五一小学的办学理念为“和谐发展,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三是只表达所培养人才的特征。如广东仲元中学办学的理念为“养浩然之气,扬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