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海燕
我园是一所毗邻江边的农村省级优质幼儿园,也是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园。近年来,随着城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增加,幼儿园生源骤减。自2020 年疫情复学以来,我园实施混龄编班的办学模式。教师立足混龄班实际情况,进行了“混龄阅读”的实践探索,取得了预期效果。
幼儿园大厅、走廊、户外等公共区域,是幼儿的活动场所,也是不同年龄幼儿产生交集的场所。教师组织幼儿将幼儿园门厅和楼梯下的空间,创设成一个整体的阅读休息区,放置了桌椅、书架、地毯、榻榻米、帐篷等适宜不同年龄段幼儿自由阅读的设施,并不定期更换书籍。
为了更好体现幼儿在游戏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自由性,教师在户外每一个游戏区都配备了相应的工具书籍,有些是绘本,有些则是师幼共同制作的小图书、玩法题板等,以便幼儿随时随地能取用工具书,解决游戏时遇到的问题。
在深入学习《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0~8 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等基础上,教师重新审视班级阅读环境,结合混龄编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布局。教师为年龄小的幼儿打造类似“娃娃家”的阅读环境,为年龄大的幼儿提供阅读桌椅。同时,在较为私密、安静的空间,准备点读笔、录音机、平板、耳麦等电子阅读工具。
虽然幼儿园地处农村,有部分幼儿随爷爷奶奶生活,教师还是尽力和家长取得沟通,希望有条件的家庭能够给幼儿布置一个独立的读书空间。
另外,幼儿园长期开展的“蒲公英图书漂流”活动,让一些阅读氛围不浓厚的家庭也逐渐重视起幼儿阅读。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先拥有希望幼儿拥有的品质。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取放图书、有序翻页、科学用眼、规范坐姿等言传身教,让幼儿从教师的行为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并制作了图书区的规则和标志,如安静读书、轻拿轻放、爱护书籍等便于不同年龄幼儿识别的标识。针对混龄班年龄小的幼儿不知道将书放回原处这一现象,教师引导幼儿在书角做标记,在柜子上也做同样的标记,让幼儿明白“书归何处”。
由于混龄编班,幼儿的阅读水平不一。年龄越小的幼儿阅读时越是漫无目的,而且喜欢重复阅读。教师启动了“师幼陪伴+幼幼陪伴”的双陪伴模式,增强混龄幼儿的阅读效果。
教师在低龄幼儿的区域,为幼儿讲故事、表演手偶。年龄大的幼儿耳濡目染,也渐渐开始陪伴年龄小的幼儿读书,学着老师的样子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同时也提高了自身阅读水平。
丰富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因此,教师利用一切契机,鼓励、引导幼儿热爱阅读、乐于展示。
例如,晨圈时间,让幼儿播报今日天气、美食、身边新闻等;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不少年龄小的幼儿在家长和老师引导下,在大家面前自信地讲上一段;向家邻居售卖杨梅、给社区志愿者送月饼等。
从幼儿自主阅读开始,教师给幼儿提供各式各样的机会,让他们逐渐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如自主制定读书任务单、主动表达班级里发生的趣事、户外游戏时自由组合在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等。教师观察到,幼儿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会相互分享。于是,教师悄悄记录下幼儿的话,最后整理出了一首首小诗。接着,幼儿一起将这些小诗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并张贴布置在每天经过的地方。幼儿徜徉在诗意的生活中,开启了新的阅读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