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波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饶余燕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祖籍广东大埔,1933年9月出生于上海,在上海度过了小学、中学的求学阶段。1951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音乐系,次年该系并入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上海音乐学院)。195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赴西安音乐学院任教,1983-1994年担任西音作曲系主任。2010年4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为更好地保护饶余燕作品手稿和建设学术研究平台,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在先生去世10年之后建成“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其中不仅饱含饶先生亲友和学生们的情谊和寄托,还渗透着西音人对先贤风范的追随与敬仰。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尽管饶先生去世多年,然而在西安音乐学院师生的心中,饶先生“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已经融入西音人的文化血脉,成为西安音乐学院永远不变的时代底色之一。
饶先生的一生,体现了为祖国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和始终服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需要,谱写“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时代篇章。这是代代西音人砥砺奋斗的精神内涵,也体现了始终把实现民族复兴的要求与国家命运、学校发展和个人成才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使命。“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落成开馆展览,无论是对于西安音乐学院,或是对于爱国奋斗的知识分子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饶余燕为代表的西音人的“西迁精神”,处于新时代下的我们有必要传承和发扬,将西音力量最大化发挥出来,使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音力量。
鉴于上述几点认识,在学校党委和各级领导支持下,图书馆在2011年建设完成饶余燕音乐数据库,收录了饶先生生前大量的手稿、书籍、唱片、乐谱、音响、论文、图片等珍贵资料,并于2019年申报“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项目,2020年立项建设,2021年4月建成该特藏馆。该馆的建成为进一步研究饶先生音乐作品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
“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分为“前言”“生平简历”“教学研究”“音乐创作”“社会活动”“春华秋实”“结束语”七个板块。
“前言”配有10张图片以及简短的文字说明,文字里分别记录了先生从幼年、青年、中年再到老年的时光。其中,特别提到了饶余燕作为中国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的突出贡献。同时也提及他对复调音乐情有独钟,专注于复调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是国内学界德高望重的“复调大师”。在这一板块中,可以看到他笔耕不辍,将沉着洗练的复调技法和浓郁的西北民族音乐风格交相融合,创作了100多部体裁广泛、色彩纷呈的音乐作品;并且他桃李满天下,学生赵季平、程大兆、张大龙、张豪夫、刘铮、韩兰魁、陈大明、张旭儒等等,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音乐理论、教学实践和音乐创作的中坚力量。饶余燕热爱陕西这片热土,多次在学术讲座、课堂上深情地说道:“是陕西的民族民间音乐和人文风情吸引了我,把我变成一个充满西北味道的‘老陕’,并把这一片热土视为‘第二故乡’,守望一生,无怨无悔……”[1](P12-15;95-96)。
在“教学与研究”板块,配有20张图片以及相关教学文稿实物。充分展示他扎根西北,任教西安音乐学院半个多世纪,为祖国音乐教育事业奉献毕生心血的一生。饶余燕担任过的教学工作包含作曲、配器、复调、曲式等课程,运用自身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创作经验,培养出一大批在当今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在教学中,他注重对学生基础技术的传授以及具体复调技术要点的精雕细琢。作为复调理论家,长期坚持不懈的复调理论探索成为饶余燕音乐创作的基础平台。他始终以理论和教学为安身立命之本,而他的研究思路和教学模式又以创作实践为依据和出发点,理论思考、教学实践、音乐创作,循环往复,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在“音乐创作”板块中配图或照片约20余张,展览其音乐作品实物百余件。这一部分叙述了在漫长的音乐岁月里,饶余燕如何将内在丰富的情感体验,锻造成100余部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在全国第二届音乐作品比赛中,他的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荣获二等奖,在第三届比赛中,他的民族管弦乐《音诗-骊山吟》荣获二等奖,并且还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经典力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饶余燕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领域的前瞻性开拓,对20世纪中国专业音乐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该板块将饶余燕的音乐创作划分成四个阶段:1954年至1957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是其复调技法的初成时期,通过不断的实践技法日益成熟。1958年至1978年为第二阶段,该阶段是其复调技法的发展时期,该技法和民间音调逐步融合,所创作出的作品应用了秦腔、老腔、眉户、西安鼓乐、陕北陕南民歌、花儿等民间音乐素材,技法不断成熟,个性风格也日益凸显。1979年至1999年为第三阶段,该阶段是复调技法的成熟时期,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的创作是其技法步入成熟期的标志。2000年至2010年为总结期,该阶段尽管减少了创作数量,但所有作品都是在总结自身的创作道路。
在“社会活动”板块中,包含了部分图片和证书等实物。集中展示饶先生作为音乐社会活动家,多次担任全国音乐比赛的评委,出访俄罗斯、奥地利、日本等国家,参加国内外音乐创作与学术交流活动等经历。
在“春华秋实”板块,分别包含了个人荣誉与桃李芬芳两个部分。个人荣誉部分重点展示:1981年创作的芭蕾舞剧《金色的海螺》(合作)荣获陕西省音乐舞蹈会演创作二等奖、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荣获陕西省交响音乐作品比赛一等奖,全国第一届音乐作品(交响音乐)二等奖。1983年,民族管弦乐《音诗-骊山吟》荣获陕西省民乐作品比赛一等奖。1984年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比赛(民乐创作)二等奖。1992年,代表作《阿兰多》《锁风沙》也分别获奖,也在同年,饶先生还荣获“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美誉,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桃李芬芳”板块主要展示饶余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饶余燕曾任西音作曲系主任多年,培养出诸多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音乐家,并且在《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近代中国作曲家传略》等传记中还可见到他的身影和词条。此外,他还荣获美国“世纪成就奖”、英国“国际杰出成就奖”等国家、国际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该板块中,用大量的图片串接起饶余燕与学生们的深情厚谊,用无声的图像刻画出他伟大的师德师风。
“结束语”讲述了饶余燕是西安音乐学院教师的优秀代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他扎根西北,倾注身心为祖国西北地区音乐事业谱写博大而炙热的“奉献之歌”!这其中饱含对黄土高原浓厚的真情实感,对音乐艺术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其深邃、高远的思想境界发人深思、令人敬仰。饶余燕的音乐成就是20世纪中国音乐宝库中一笔丰厚财富,值得我们挖掘研究、传承传播。他谦和开放的学术品格和善良真挚、亲切宽厚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缅怀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P7)高校图书馆应将自身的育人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积极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引导学生不断接受文化的熏陶,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图书馆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化馆藏,具有收集知识、整序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不可或缺的职能,集合了各种各样的素材,无论对于教育或是学术研究,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建设和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具有极其重要的职能。不仅如此,图书馆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其可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助力,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首先,“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的意义价值可以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提升高校软实力,作为校园文化空间和地标。随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以及博物馆业态的发展,高校中的博物馆也一定会与时俱进,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其二,青年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最后一个接受教育的阶段就是在高校,在学生和社会衔接当中,高校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步入社会,要有一个缓冲时间,而高校学习阶段,则是最佳的缓冲期,在此过程中,青年学生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习社会为人处世的经验,为正式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大学阶段,思想已逐步成熟,正是完善三观的核心时期,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输出正确的三观,确保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另外,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青年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文化场所可以接触到非常多的事物,在和这些事物接触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更好影响,由此可见,积极的校园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只有确保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才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图书馆要将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为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奠定扎实基础。其三,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图书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必要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对学生的行为作出正确引导。只有如此,才可使得受到多元文化熏陶的青年学生,依然能够不被复杂的社会迷惑,时刻保持头脑清晰,在其今后人生的重大选择上或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饶余燕在其半个多世纪的音乐创作和教学生涯中,创作了200余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他将西北地域民族音乐元素融入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中,尤其是复调技法民族化的创新研究伴随其音乐创作始终,不少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979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是饶余燕民族复调技术个性化形成的探索时期,并将其民族复调音乐语言与西洋管弦乐结合做了成功的创作尝试。这部协奏曲在198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国音乐家协会、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交响音乐作品评奖”中,以其笔墨洗练、构思严谨、音乐风格鲜明的创作技术和意气风发、积极向上、茁壮成长的青少年音乐主题,荣获优良作品奖。
该协奏曲以单乐章奏鸣曲为基础,由序曲、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与尾声5个部分组成。序曲在弦乐群震音轻奏的背景音响中,引入由3支圆号奏出贯穿全曲的抒情序曲主题,与钢琴流水般的琶音音型交替出现,表现春天万物复苏、朝气蓬勃的景象,用以意象化表现天真烂漫、踏歌而行的青少年音乐形象。小号在号角似的旋律中与钢琴连续的分解和弦在调性上不断模进,力度逐渐增强,引入乐队各声部依次进入,将序曲段落推向音乐高点,在乐队合奏声中引出呈示部。呈示部在75小节处管乐齐奏声中,钢琴在C大调上奏出轻盈活泼的主部主题,该主题通过钢琴与乐队3次交替进行、反复发展之后,在218小节处降B大调上出现了抒情淡雅的副部主题。副部主题将国际歌旋律骨干音与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碗碗腔旋律有机结合,钢琴通过11个小节抒情演奏,与单簧管和圆号运用复杂的复调对位技法,在乐队极强演奏声中把音乐推向呈示部的高潮。弦乐群在轻盈的拨奏音型伴奏下,钢琴以相隔两个八度的大跨度快速演奏中引入展开部,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发展的段落,运用赋格创作技法,钢琴与乐队穿插呼应、此起彼伏,使得音乐主题与各声部有序进行。钢琴华彩乐段激昂的演奏中引入动力性的再现部,它以“倒置”再现的创作手法在主调上再现了副部主题。副部主题短暂的陈述之后,期待的主部主题并没有出现,而是序曲主题的再现,并以铝板琴清澈的声响替换原有的圆号演奏。在小军鼓急促的声响中,主部主题在钢琴高音区域昂扬出现,也预示着该曲进入尾声部分,主部主题此时表现的犹如绚丽的春天,朝气逢勃积极向上。
在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中,饶余燕以其鲜明的音乐形象、丰富多样的复调创作手法、灵动而富有活力的音乐语言、严谨的艺术形式和浓郁的陕西地方戏曲音乐语言相结合。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音乐作品极度匮乏的年代,在音乐的审美体验和技法创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复调音乐民族化创作开创了一条新路。
2.1982年创作的民族管弦乐《音诗-骊山吟》,是饶余燕在民族管弦乐创作技法上创新求变的又一重大作曲技术突破,也是其个性化音乐语言和复调写作技术日臻完善的成熟时期。该作品于同年10月份在首届“西北音乐周—长安音乐会”首演,1984年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活动的二等奖。
该作品根据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段的“天衢阴峥嵘,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乐动殷胶葛”“中堂舞神仙,悲管逐清瑟”“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部分诗作内容进行精致构思,以再现性四部曲式结构为基础创作而成。运用庞大复杂的唐代“大曲”曲式结构和节奏速度变化,结合西安鼓乐中的散-慢-中-快-散的曲式结构原则,表现诗人困居京城长安十多年、目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国奢民困、阶级对立的生动现实社会,将原诗作中的内涵、意境得以充分表现。乐曲精致考究的民族管弦乐技法和西方交响音乐创作技术相融合的创作思想,拓展和延伸了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全新理念。
乐曲从初始的引子主题就形象地揭示诗作中“咏怀”表现的意境,它以上行二度音程音调形成动力性的主题动机,在扩充性重复主题时逐步引入具有西安鼓乐和秦腔音乐特征的闰音和角音,经过主题多次扩展延伸、加花变奏和节奏重音位置移位,引出了具有意味深沉、一嗟三叹的第一段落。在这一段落中,音乐主题以中慢板速度和打击乐器云锣演奏出西安鼓乐音乐素材,运用模仿模进、延伸展衍、转调离调以及对比强烈的调式色彩对位技术方法,表现诗作中骊山华清宫设宴歌舞、赐浴享乐、笙管齐鸣的宏大场景。在第二乐段中,激昂的管乐组与清新的弦乐群以中快板的形式表现皇室贵族舞姿翩翩、莺歌燕舞的宫廷场景。这一乐段将引子部分音调旋律再现,起到段落之间连接作用,节奏速度上较之引子部分,它以中快板速度开始,号角似的管乐象征着宏大舞蹈场景即将开启;快板似的弦乐群以悠扬的富有歌唱性旋律表现舞者热烈的情绪,随着节奏变化和速度愈加急促,弦乐群在云锣与铝板琴伴奏声中,激昂的舞蹈性旋律将乐曲最高潮推向顶峰,意在渲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鼓乐齐鸣、丝竹合奏的华丽宫廷景象。第三乐段中突慢的速度,与前乐段热烈快速的节奏速度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暗含着危机四伏异样的不祥之感。根据西安鼓乐音调变化而来,由大曲笛在低音区浅吟低唱的主题旋律舒缓、深沉,表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突转的弦乐和打击乐又以鼓乐笙管齐奏、丝弦弹拨齐鸣音响,呈现“中堂有神仙,悲管逐清瑟”的盛大歌舞场景。最后一个乐段在定音鼓弱奏声中,中胡引入主题,该主题将西安鼓乐中的节奏旋律与唐代西域音乐“龟兹乐”音乐风格融合运用,使得音乐形象舒缓深沉、古朴典雅而有韵味。
该作品在作曲技术创新上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应用到极致,特别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具有鲜明特征的“苦音”和“欢音”两大调式体系融为一体,采用同宫系统和变宫系统调式转换与调式交替进行了有机结合。在曲式结构、配器手法、调式色彩、复调技术等众多作曲创作技术层面上做了有益尝试,不仅重构了唐代宫廷音乐景象,同时拓宽了民族管弦乐写作理念,可以说《音诗-骊山吟》已成为民族管弦乐的典范之作,开创了将民族音乐语言与西方交响音乐交融的先河。
通过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和民族管弦乐《音诗-骊山吟》的分析研究,可看到饶余燕在音乐创作、学术研究上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特别在复调技术民族化的音乐创作实践中,从表现作品内容出发,结构上精心布局,技术上广泛运用对比、支声、模仿等手法,把复对位和赋格段、节拍和律动多层对位综合呈现,在管弦乐色彩配器技术应用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管弦乐在突出地域性音乐色彩风格描述和复调技术手法的运用上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的建设不仅体现在文化精神的发掘方面,还体现在其社会价值方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深层次发掘:
第一是饶余燕顾全大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上海搬迁到西安,对于饶余燕来说并非单单是空间层面的转移,其是为了支援西部文化发展,考量到了国家的文化建设需要,他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进而作出的选择。饶先生忠诚于党,为了党和国家的发展,愿意付出所有,在他看来,只要党需要,他愿意随时背上行囊出发,这就是大局观,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是愿意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是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的[3]。另外,饶先生在很多学者眼中是一个具有大爱精神的人,他优先考虑国家利益,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后,在权衡全局和局部利益之后,通常都会先搁置局部利益,绝不会为个人私欲而侵害集体利益。在教学过程中,饶先生非常严谨,致力于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后辈,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音乐人才,始终秉承着对地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教学理念,也是基于对教学工作的热忱以及对高等艺术教育事业的期待。
第二是弘扬饶余燕继承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饶余燕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不仅热爱自身的事业,还关怀自己的学生,正是他对祖国赤诚的热爱,才愿意扎根西安,为艺术献身,为国家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他根植于传统文化和艺术创新精神,培养大批优秀学子带领西部音乐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下,此种艺术创新精神得到升华,已成为引领“西音精神”的新内容。
第三是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饶余燕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主要体现在义无反顾、扎根于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即使面对自身薄弱的专业领域,依然坚持做好教研工作,始终选择迎难而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部音乐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带动西部音乐文化发展,他扎根西部地区50余年,把陕西这片热土视为第二故乡,致力于建设西部音乐文化事业,并将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这片热土,守望一生,奉献一生。
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活动开展至关重要。良好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且对于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日常生活的丰富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活动开展时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其中,不断增加活动的种类、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影响大学生,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自身的爱国情怀,提升个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他们前赴后继、上下求索,甚至甘洒热血、慷慨赴死。图书馆建设的“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是对建党百年生日的献礼,也是践行“听党指挥跟党走”的重要举措。笔者在开馆之初还提出了两个“面向”:面向西音师生举办爱党、爱国、爱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宣传、展示饶余燕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人生。开馆至今,特藏馆不断与各兄弟院校的图书馆、博物馆建立了互动联系和横向交流,吸取和学习他们的有益经验,并思考和完善自身的展馆建设。系列活动的举办让特藏馆在文化交流上赋予了其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图书馆人传承西音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艺术人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做好西音精神传承人,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学院,奋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输的重要载体,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的建立,使图书馆成为建设西安音乐学院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增强学校实力的必然要求[4](P194-196)。通过文化输出,青年学生可以通过参观“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能在实际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同时,可有效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关注度,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国家音乐文化事业建设。希望通过建设和宣传“饶余燕音乐艺术特藏馆”,提高西安音乐学院的文化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广大青年学子通过饶余燕先生的先进事迹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