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莲,胡 浩,陈莉娜,孙 强,李冬玲,曹永孝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保障人类健康的专门人才,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出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为完成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作用,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知识、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进行思政教育,落实教书育人的责任[1-2]。
药理学是一门综合应用科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新药研发与制药企业的桥梁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疾病防治、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和知识支撑。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药理学科中蕴含有丰富的思政点,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责任心和高尚医德至关重要。以药理学教学内容为基础,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及思政教育内容,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学中教书育人,以事例感化、感染学生,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崇高医德、专业精湛的可信赖的卓越医学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理学系在早期一直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但需要进一步加深加强,不断探索、凝练、设计和编写思政点,将这些实例归类,做成规范化药理学课堂思政案例,呈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文回顾了我系前期的思政教学工作,结合现在的思政实践探索,以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一个章节为例展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以此促进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药理学理论知识庞杂,记忆性知识点多,单纯进行理论讲解非常枯燥,教师每堂课讲一个故事,汇集古、今、中、外,涉及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住的科研经历、我国科学家对世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药物研发进展、科研热点与难点等。表面来看,这些素材的确能够活跃气氛,抓住学生注意力,增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层理解,这些素材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课程思政点[4]。比如,结合药物发展史中中国人的杰出贡献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讲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助于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5];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的事例,学生感受“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的奉献精神;讲述诺贝尔奖得主、幽门螺旋杆菌发现者马歇尔教授“以身试菌”的故事,鼓励学生为医学发展无私奉献、勇于追求科学价值、牺牲精神,继承科学家的优秀品质,珍惜时光,奋发向上[6-7]。
早期的课程思政我们做的有一点粗糙。有的案例思政点不清晰,故事讲到了,缺乏倾向性引导,需要从这些素材中提取、凝练和升华其中内涵的思政点,以画龙点睛的形式引导出来。有的案例思政涉及的范围不够全面,内容需要加以拓展,结合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融入医德教育、职业责任、科学精神、传统文化、仁爱思想等。有的时候,案例浸入的方式不够妥帖等。
教学团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先从思想上武装自己。然后参加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研讨会,系统学习相关资料及兄弟院校思政教学经验。有了目标和思路,团队教师积极申报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进行药理学思政案例库建设,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模式研究、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创新方法研究等,从多个方面着手打造药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下文以药理学第10章抗中枢退行性疾病药为例,讲述教学中如何在讲述知识点时潜移默化引入思政点。本章两个课时,讲述四种疾病的药物治疗,可设计的相关思政点有九个。
亨廷顿舞蹈征发病率低,属于罕见疾病,目前没有药物治疗。此部分内容讲解案例引入“孤儿药(orphan drug)”的概念。孤儿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疾病的药物。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研发成本高、市场需求少、经济效益低、回报率低,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这些药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然而,不能因为经济效益低就忽略孤儿药的研发。制药企业和研发人员,应摆脱“利益至上”的观点束缚,关注社会效益,在政府的激励下开展“孤儿药”研发,最终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此处引入思政点旨在建立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倡导生命至上,切勿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即“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系统疾患,目前也无药可用。此部分内容讲解可以选用的思政点有两个。
其一,讲述已故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的故事:霍金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55年,他顽强与病魔作战,提出宇宙起源和黑洞理论,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引入霍金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面临逆境时要顽强抗争,奋斗出精彩人生。
其二,讲述“人民英雄”张定宇的故事。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病最前沿,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引入张定宇的榜样故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忠诚党和人民、恪守职业道德。
阿尔茨海默病即原发性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疾病,年龄愈大,发病率愈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1%,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5%,8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可达10%。致残率高,临床可用药物仅仅能一定程度缓解症状。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口急剧增多,老年人口构成比重加大,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是与老年人有关的社会问题和医疗问题。关注和解决老年人医疗问题既是国家的目标,也是社会的需求。此处引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医疗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关注、关爱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用药安全,注重和宣传老年相关疾病预防意识[8]。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是本章的重点,可引入的思政点较多。
其一,讲述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时,引入“遗体捐献”问题。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胆碱能失衡学说,根据这一学说进行药物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功,延长了帕金森病患者寿命,提高了生存质量。而这一学说的提出来自于病理解剖学的发现。此处引入“大体老师”,引导学生尊重遗体捐献者,在医学学习过程中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宣传遗体捐献的功绩,号召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意识和牺牲精神。
其二,讲述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策略,提出平衡的观点。帕金森病是由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衡引起的,药物治疗的策略是恢复这个平衡,增强中枢多巴胺功能,减弱中枢胆碱功能。此处引入“平衡”的观点。人体众多反馈机制发挥各自作用,保持各个系统功能的平衡;我国社会建设也一样,需“均衡”发展。
其三,引入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提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卡尔松等人,表彰他们在脑神经递质方面的基础研究。引入这一思政点,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学科研究。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工作者一样辛苦,收入高低有差别,鼓励学生从事基础医学研究,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以及人类利益结合起来,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并为之奋斗。
其四,讲述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复方制剂的研发和运用,引入合作与共赢问题。左旋多巴本身不宜通过血脑屏障,在外周转化为多巴胺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卡比多巴抑制多巴脱羧酶,本身没有药理活性。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卡比多巴可减少左旋多巴在外周的脱羧作用,减轻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疗效,实现“合作与互赢”。此处,引导学生提升大局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协同精神,无论是在学校、单位,还是在社区、在家庭都要尽量使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
第五,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介绍我系教师指导的帕金森病药物研发有关的开放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等,促进“教—学—研”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9]。
第10章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可采用的思政点除了上述事例以外,还有其他,比如案例式讲述药物的不良反应,引导学生重视合理用药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本章节的主题、课程设计、教学时间、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等灵活选用,动态设计课程思政。比如制药和药学的学生可侧重于药物研发点,临床专业的学生侧重于临床有关的事例,基础医学的学生侧重于机制研究进展等,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一项事关教育根本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这一根本性问题[10]。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药理学应当承担起“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使命,为国家培养医术高超、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药理学课程具有能自然融入思政元素的特征,而且思政角度多样,每一个思政事例都可以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动员团队教师系统化挖掘《药理学》七篇43个章节教学内容的思政点,集体讨论、梳理、归类、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点,建设思政案例库,在课堂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相互促进,双向提升。在当前,新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日新月异,需要探索在微课、虚拟仿真、慕课等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6]。
教书育人是需要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进行的一项事业,在医学生即将步入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的关键时刻,在《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接受常态化思政教育,对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职业素质目标将产生深远而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