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雨,白晋博
(1.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69;2.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06)
摆脱贫困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减贫发展历程中,我国不断创造减贫的“中国奇迹”,世界银行曾指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脱贫工作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减贫成就[1]。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追溯我国减贫工作的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贫困的思想对我国以及世界减贫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亚当•斯密、马克萨斯、李嘉图等就对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亚当•斯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鼻祖,在《国富论》一书中指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在市场流动和置卖劳动所有权,他认为消除贫困的关键在于实现劳动力买卖的自由。马尔萨斯认为: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有密切关系,如果不控制几何式增长的人口,粮食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则必然导致贫困。这一理论存在严重缺陷,人口数量并非按照几何式增长,但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贫困问题的创新性见解。古典经济学家们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马克思在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贫困思想的同时抨击了他们的不足。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强调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人对于“资产阶级生产的有害方面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2],并指责他们只是看到了“贫困本身”,而没有认识到贫困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的、破坏的一面”[3]。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是在对早期经济学家关于贫困理论的继承和批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1.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制度根源
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困问题,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发现地主阶级对群众的剥削和社会贫困问题的普遍存在,开始对贫困问题进行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面临的贫困问题,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工人自身劳动生产的大部分价值不属于他们自身,而是被资本家据为己有,并转化成为新的资本积累。马克思认识到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异化劳动,劳动者越努力工作,越容易陷入贫困的循环中,最终导致劳动者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陷入贫困。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也强调“贫穷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离开这一点,只能找到贫穷的某种表现形式的原因,但是找不到贫穷本身的原因”[4]。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深入挖掘贫困的本质,他们把贫困的根源深入到经济表象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从制度层面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的根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揭示了私有制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根源,无产阶级只有从资产阶级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摆脱贫困。这表明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系统的逻辑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制度创新。
2.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马克思还就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作了区分,他指出:工人的绝对贫困······无非是说,劳动能力是工人唯一能出售的商品,工人只是作为劳动能力与物质的、实际的财富相对立[5]。无产阶级除了自身所拥有的劳动能力之外其他一无所有。而相对贫困则是无产阶级在参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时,所得到的份额与资本家相比几乎微乎其微,马克思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是劳动者缺乏实现劳动能力的现实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贫困问题,导致无产阶级的精神、生活状况都处于贫困之中。马克思提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他提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6]。马克思主义关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重要论述表明无产阶级要想消灭贫困,必须要通过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差别才能够实现。
3.服务人民群众的主体思想
消除贫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探索减贫的现实路径。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针对林木盗窃案为穷人进行辩护,他认为国家应当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但却因此受到当权者的驱逐,这坚定了马克思同人民大众站在一起的立场。恩格斯也通过亲自对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观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遭受剥削和压迫的悲惨现实。此后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并明确提出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以往学说的本质区别。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当前我国减贫现实同马克思的设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消除贫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并未改变。新时代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1.实事求是,探索减贫的中国方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减贫的根本政治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认识到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原因,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减贫创新理念,推动我国减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11月,贵州省宣布该省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表明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7]。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减贫力度、深度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2.与时俱进,转变减贫的中国方略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扶贫必先扶志”的减贫方略。“扶贫必先扶志”是贫困群众解决贫困难题、摆脱贫困现状的重要法宝,在以往的减贫工作中,往往忽视对贫困群众的精神文化教育,贫困群众难以脱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升脱贫质量,这一重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转变减贫工作思路的重要体现,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减贫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
3.统筹规划,形成减贫的中国格局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元社会力量参加的大扶贫格局,突破了地域、行业为界限的分散式减贫治理格局,构建起全方位脱贫治理体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部署,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8]。在新型贫困治理体系中,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积极互动以及相互监督。多元主体参与减贫是中国共产党创新减贫工作思路的重要体现,对加速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提升减贫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基本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要求。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现实不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严重落后的基础上。面对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融入中国社会实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发式扶贫,再到新时代精准扶贫,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出发,把提高人民水平作为减贫的重要出发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鲜明品格,也体现了我国减贫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减贫上升为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不断推进减贫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第一,老少边穷地处边远、经济水平落后,是中国减贫工作的重点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问题做出指示,要求时刻把改善老区人民生活水平记在心上,把减贫政策真正落实到困难群众身上。在减贫工作中党和政府不断增加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减贫进程。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弱鸟先飞”论述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他指出如果仅靠外部力量帮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减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要创新。
1.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啃下减贫工作的“硬骨头”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离不开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贫富差距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东西部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综合平衡,最大程度发挥地区优势,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运用矛盾的观点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大创新。
2.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抓住减贫工作的“牛鼻子”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把握减贫工作共性问题的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地区存在的特殊问题。面对中西部地区复杂的减贫形势,党和国家一方面根据贫困地区发展存在的共性贫困问题,制定适应一般贫困地区发展的减贫政策,另一方面根据贫困地区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减贫措施,助力贫困群众稳定摆脱贫困。实践证明准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抓住了减贫的“牛鼻子”。
3.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书写减贫工作的“新答卷”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都是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减贫工作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解决贫困问题,把减贫工作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一方面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另一方面培育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带领贫困群众真正摆脱贫困。
1.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路径
马克思提出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展开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设想,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世界各国人民以普遍的交往,世界性的、经验上的个人代替了地域性的个人,成为世界性的联合体,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半个多世纪以来,贫困问题仍然是全球发展的重要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减贫工作放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1]重要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聚集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繁荣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引领世界减贫工作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鲜明旗帜,为全球各国推进减贫合作指明了可行路径。
2.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
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减贫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对全球各国都具有普遍性借鉴意义,特别是我国政府在减贫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不同层级间政府协作开展减贫工作,增强了中国减贫工作的全球价值。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减贫工作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把减贫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中国从构建世界大扶贫格局出发,开拓世界范围内脱贫攻坚发展新格局,推动脱贫理论的创新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如期实现2030年全球减贫目标提供借鉴。
减贫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减贫理论实现了从产生、发展、成熟、创新的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旅游扶贫等多样化减贫举措有力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减贫工作,自2013年以来,我国每年脱贫人数都高达1000万人以上[12],贫困地区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促进城乡地区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国家大型建设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向贫困地区倾斜;发挥国企、高校等主体优势,实施“万企帮万村”“产业减贫”等多元减贫模式,让人民享受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减贫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国范围内累计选派300多万驻村干部支援减贫第一线,一大批贫困县、贫困群众相继摆脱贫困,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群众就业渠道明显增多。过去面临的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都得到彻底解决,义务教育、医疗健康、生活环境有了保障。减贫工作取得的成效表明了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
摆脱贫困是我们党长久以来接续开展的伟大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夺取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的重要保障。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减贫工作进入新阶段,不断取得新进展。能够取得如此显著成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非凡的领导组织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走遍了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年时间内7次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把减贫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来抓,为打赢减贫“歼灭战”提供根本遵循。为打赢这场新时代背景下最大规模的减贫战斗,中国共产党发挥高效率的社会动员能力,集结优势资源要素投入贫困地区,不断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连续四年对减贫工作的经济投入增量保持在200亿元,推动中国减贫工作向精准脱贫的方向转变,提升减贫实效。没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难以取得如此“硬核”的成就。
邓小平曾说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13],党的十八大以来减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是党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脱贫攻坚的命令一经发出,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社会组织都积极参与到减贫工作中来,从中央到地方,减贫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产业实现新的发展,是中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减贫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开展减贫工作的同时同联合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合作,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减贫进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我国精准扶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非洲作为世界上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精准扶贫理念在非洲的实践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减贫工作的推进,有效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提高当地人民的自身发展能力,为非洲减贫做出了中国贡献。
全球化加速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但各国的贫困问题受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减贫工作依然具有深刻的复杂性,单一的减贫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面对世界各国复杂多样的致贫原因,我国积极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中非合作论坛”等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工作,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减贫经验和案例,推动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帮扶体系。我国减贫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为全球减贫工作带来了诸多思考,向世界表明贫困是可以战胜的,贫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只有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减贫经验,才能推动世界减贫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我国减贫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总结新时代中国减贫工作的历史意义以及世界意义,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引,为早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