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机制研究

2021-12-01 04:28
营销界 2021年28期
关键词:校企大学生企业

高 博 叶 韬

(榆林学院)

国家为了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一直在倡导高校和学生多进行创新创业活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指出,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国家相关部门这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行为,不但可以减轻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发展做铺垫。各地方政府和高校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帮助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当前就业难的问题。

校企合作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意义

(一)提升岗位实践能力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和企业双方会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以达到彼此的目的。学校会向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为其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持;而企业也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设备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岗位实习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互融通。大学生在岗位实习中,可以提前在企业实习中学到先进的技术,获得实际操作的机会,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其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激发创新创业思维能力

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学校和企业会进行长期的交流合作,双方互利互惠,同时也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学校和企业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可以加深学生对行业内容、企业需求、社会动态等的了解,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实习中不断学习行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有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为其创新创业做铺垫[1]。

(三)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的机会,让学生提前模拟就业,这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行业动态和掌握行业知识,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人才和实验室等资源,帮助企业加强科技研发能力,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经济发展创新创业遇到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属于新兴教育的起步阶段,发展效果不明显,且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倡导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较深,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开展中仍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再加上一些高校还未认识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未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1)最初我国是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减轻社会压力而开始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在实行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结果,忽略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从而造成重创业技能而忽略创业思维的培养。

(2)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只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忽略了对老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多数老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参加教学工作,并未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缺乏实践。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若老师对该理念了解不够深入,那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必然达到不理想的效果[2]。

(二)缺乏相关实践平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高校中,有部分学生是存在创新创业想法的,但往往由于不切实际、操控性较强和学校缺乏相关实践平台和制度支持等放弃。当前,制约我国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重要原因即身边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部分高校虽积极为学生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但是形式过于表面化,如举办创业竞赛、创业计划书、创业实践课程设计等,这些平台仅是形式化的支持,并未真正给学生提高具有实战性的创新创业平台。

(三)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一直在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国家相关部门也为此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保障,但是在日常实践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活动,那就意味着他们在学习上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但是如果达不到学分要求,那就会影响毕业。因此,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与学习中应该建立一个平衡点,使学生既不影响学习,同时又能进行创新创业。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机制研究路径

(一)寻求共赢合作模式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应该突破传统教育、改变教育理念,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力寻找合作企业,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实践平台,从而提高高校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能力。社会企业方面,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和提高经济、政治效益,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进行宣传和树立形象等。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但可以为高校学生提高实践平台,同时还可以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对本企业员工进行再教育,借助高校的技术进行产品研发、设备改造等,以此来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学生方面,老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项目中,积极承担校企合作中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校企双赢。

(二)完善双方合作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建立的,需要有持续不断地推动力和完善地保障机制,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建立保障机制的前提,是充分考虑到校企双方的公共利益,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其建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政府在为双方制定相关保障机制时,要根据我国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经验借鉴。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科学的评价机制。在建立评价机制时,政府和校企双方都要全面了解校企合作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来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以此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3]。

(三)校企合作的具体途径

1.建立校企双方共赢的实践项目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共同建立合作项目,该项目可以由高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指导,学生为主导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实践中进行项目开发,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培养其创新创业思维提供条件;同时,双方的项目成果将服务于学校和企业,可以促进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2.建立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双方可以共同建立校内实验基地。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并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进行科技研发、设备改造等,该方式不但可以帮助高校解决实验室建设问题,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同时可以为企业提供师资和技术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学校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最终方向是输入给企业,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企业可以帮助高校在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在企业工作的氛围,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践体验,了解行业动态和工作内容。同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学生的实习方向,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出符合自身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3.外延校内实践平台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除了建立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之外,还可以外延校内的实践平台,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此过程可以公开报名、选拔、培训等,该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实践的兴趣。

4.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是双方一切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的思想意识在该模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若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不主动参与双方建立的活动,那任何合作项目都是无用的。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培养,把握好校企合作的契机,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尽可能的减少学生的学业压力,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业和实践精力问题。在此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制定灵活的管理制度和学分评价机制,使具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有时间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以此来提高校企双方的合作价值。

结语

校企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双方实现共赢的有效方式。当前阶段,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尚未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该形式下,学校要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和课程体系,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提供保障;企业可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校企合作中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其他各方面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双方共赢[4]。

猜你喜欢
校企大学生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