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晨曦(河北农业大学)
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大问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在不断扩大该专业的招生范围,但公共事业机构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分析原因发现,这不是人才短缺,而是供需不匹配,而且在大学接受培训的人才不符合公共事业单位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加快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采用更合适的培训方法,以使人才适应职位。
为了有效制定教育计划,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评估体系,学生通过完成大学规定的职业教育目标来完成学习评估,但是大学的评估体系是社会性的。社会在评估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时,会综合考虑人才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国家发展的适应程度。这也是造成社会与大学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方面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1]。
从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角度,有关组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行了调查。对于雇主而言,调查表明,人才的核心能力被定位为可以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且不容易被模仿的知识和技能。据统计,反映在雇主需求中的前四大核心能力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则认为,从该专业毕业的人应该拥有最大的能力,但在各种情况下最缺乏的核心能力集中在三个方面:业务运营能力、参与能力、开拓意识和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具有两个核心能力:首先是思考能力,就是说,当遇到问题而没有特定的解决方案或过程时,使用现有知识进行探索和探索,形成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想法;其次是实践能力,即理解真实环境中的问题并使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处理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
培训目标和评估模式之间的差异导致学术培训目标和评估指标之间的混淆。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已明确指出,必须根据社会需求量身定制大学教育,培养人才,并以此为目标,将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高等院校进行深入的市场研究,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进行专业调整,有效调整就业状况较差的专业,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环境,以及就业状况指标。评估其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权重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实际上,使用工作指标评估工作入职率会在工作发展中引入社会需求因素,并使用社会需求来确定工作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家需求的增加,专业人才的注册不断扩大,2012年以来,以河北师范大学为研究平台,两次调整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计划和目标。在增加就业技能讲座的时数的同时,还将增加一个实验课程以提高实践技能。但是,公共事业管理系的毕业生就业率没有显着提高,市场营销,物流和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因此,在大学转型发展定位的基本层面上,高等教育需要通过从培养人才的目标中打破学术培训的目标,真正促进技术培训目标的实现。
从就业的角度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本科生的能力建设与社会的能力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缺乏高等教育以培养毕业生的支持和创新能力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2010年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毕业时获得基本工作技能的水平低于该职位要求的水平。创业中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工作技能是有效的口头交流、谈判技巧、和决策能力,其中对判断和决策的满意度最低。从专业能力的角度来看,2010年应届毕业生中有四分之一以上参加了自费教育,以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竞争力。根据2010年陕西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实习、实践练习和学科内容的满意度仅为平均水平,当前的课程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用性。这种方法对提高实践技能没有显著作用,学生满意度低。结果,专业教育目标与实际学习不一致,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要求的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简而言之,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公共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尚未完全转变为需求导向的市场经济,两者之间存在困惑和矛盾。培训模式和市场需求。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新的起点上适应新常态,抓住新的机遇,重新定位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目标。
学生的思想组成非常重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习该专业的基础。由于大学生的早期认知通常会决定他们未来大学生活的方向,因此可以从大学生的职业计划开始。刚参加过高考的大学生通常充满热情,但是对大学和专业的了解还不清楚。此时,职业规划过程应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建立正确的专业技能。此外,职业规划的课程模型也应加以改进。新生、大二学生甚至大三的学期都提供职业规划课程,每学期的授课时间逐渐减少。最好由专门的老师来教授和指导,这将帮助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专长跟踪并指导学生。
教育和培训课程必须在两个主要机构中进行。一是教育部,在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教育部应减少课程内容,使系统知识更加专业,以强调专业的长处。此外,有必要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立一条职业教育道路和一条职业道路。第二是学校,根据学校的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并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仅具有学校的特色,而且可以确保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在进一步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优势。
教育系统必须贯穿所有教育计划,并在学生学习专业的同时,从单一理论课程到综合学习课程,为学生准备实际课程。根据学生积累的知识量,调整学生综合性实践科目的比例,定义固定的实践科目,提倡比理论更重要的实践。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学生组织相关的专业讲座,开展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中心的社会研究活动,为学生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并对学生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和归类,并且必须由老师进行审查,让学生更加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工作中有哪些问题,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学生的毕业论文应侧重于实际问题。首先,老师指导选择学习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研究兴趣。通过练习如何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与责任感,从而使学生更能在社会中立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建立适合社会的合理的人才发展计划,由于该专业包括更多学科,因此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在明确了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培养应用型人力资源的目标后,适当减少理论知识课程,增加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和技术培训。公共设施的管理应承担社会的责任和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随着课程质量和社会实践的提高,为学生阐明他们将来在社会中需要做的事情,并完成他们在社会中的任务和责任。在为公共事业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各个层面的支持与帮助是密不可分的,这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领域,并努力完成社会事业的发展[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与社会需求和特点紧密联系,并根据社会治理的需要,将各种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和教育方向设置为专门课程,以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的特点,提供并关注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电力管理、社会工作管理、公共交通管理、旅游管理和新闻出版管理课程等专业课程。通过每个模块的实践指导和实践知识培训,可以在毕业后获得相关公共事业领域的管理技能,并具有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积极利用学校的医学领域特点,并与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相结合作为教育方向。南京财经大学主修公共服务管理,积极将学校的学科特色与土地管理相结合,以土地管理为方向培养公共服务人才。南京邮电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根据学校人口管理和信息管理学科的特点,提供人口管理和信息管理课程,促进行业间融合,对特定公共事业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一般而言,由于我国公共事业专业的教学目标和相关部门的要求不同,因此现阶段很难找到所需的工作。必须紧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当前形势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重点。有关教育部门应从多方面着手,改革公共事业管理的教育形式,并着重与企业,社会和政府进行相应的交流,同时充分重视教育活动和研究课程的建立。这也是支持未来学生就业以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手段。重组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员培训的性质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增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员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