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萍
现阶段恶性肿瘤人数呈比例式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伴随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随之增加,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癌性疼痛仍旧作为护理过程中不可规避的问题,直接影响患者主观症状的恢复以及社会适应能力[1]。相对于西药[酒石酸双氢可待因片(注册证号:H20040080)]止痛带来的不良症状频发、耐药性较差等问题,中药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在临床护理模式中具有显著疗效[2]。为进一步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度,本研究以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对癌性疼痛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以2019年10月—2020年9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45~61岁,平均(53.13±8.23)岁;病程(7.69±6.25)个月;其中,其中肝癌15例、肺癌19例、胃肠癌21例;有23例未经手术治疗,其余的32例均经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44~54岁,平均(49.27±5.17)岁;病程(8.63±5.51)个月;其中肝癌18例、肺癌15例、胃肠癌22例;有28例未经手术治疗,其余的27例均经手术治疗。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此研究。
1.2 诊断标准纳入患者均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3]中肝癌、肺癌、胃肠癌确诊标准;且均经过恶性肿瘤临床诊断金标准[病史分析、实验室检查(即化验)、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CT、B超、胸透、MRI——磁共振成像术、核医学)、病理检查]。
1.3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其病变局限于肝癌、肺癌、胃肠癌;②纳入患者具有癌性疼痛指数评分均经国际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测定,满足6~9分疼痛区间内(微痛至剧痛区间),测定过程需利用评价体系参考患者自身疼痛感受(患者自行写出代表性疼痛数字);③无远处转移或无明显腹水和黄疸者;④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无精神异常、认知功能异常或智力障碍者;⑥无入院资料不全者。
1.4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常规护理模式(实施三阶梯止痛方案):①护理人员定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情况。选用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和止痛药物[酒石酸双氢可待因片(注册证号:H20040080)],如有因疼痛度加剧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予以呼吸机缓解发病情况。②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坐位,减轻疼痛度。中药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护理模式。①中药穴位贴敷:中药(乳香、冰片、赤芍、血竭)混合蜂蜜、姜汁以及白酒调制成膏状。告知患者取卧位(仰卧以及俯卧均可),根据不同患者的患病类型(肝癌、肺癌、胃肠癌)选取不同的穴位(肝癌、肺癌患者贴敷于双肺俞:疼痛程度且喘憋症状较重的患者,膻中加双肺俞贴敷法效果更好;胃肠癌患者贴敷于膻中、天突)予以外敷,涂抹厚度为0.45~0.50 cm。护理人员利用拇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按压(指尖力度控量由轻至重),观测患者外敷部位出现酸胀感后,将麝香壮骨膏(湖北威仕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2020155)固定在患者疼痛部位,共执行1个周期(7 d),1 d/次,共计4个周期。②耳穴压豆。患者采取坐位式,头部偏向一侧(以护理人员站位对侧为主),进行耳部后侧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医用胶布上(胶布规格为0.5 cm×0.5 cm),其后将胶布固定在穴位(神门、交感)处。根据不同患者的耐受力,调整按压力度(护理人员利用拇指、食指并进按压),各穴位按压时间为50~55 s,按压频次为4~5次,同中药穴位贴敷疗程一致,共执行1个周期(7 d),一周期更换一次王不留行籽,共计4个周期。
1.5 观察指标① 2组患者护理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包括恶病质、突破性疼痛、骨髓抑制。护理后恶病质、突破性疼痛、骨髓抑制发生例数越少,说明临床护理疗效显著。②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情况,包括疼痛程度、食欲、睡眠、精神。生活质量评分(QOL)中,疼痛程度评分越低,食欲、失眠、精神指数越高,说明临床护理疗效显著。③2组患者护理前后恶性肿瘤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变化情况,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社会适应能力。恶性肿瘤临床评价量表(CASCS)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指数越低,社会适应能力越高,说明临床护理疗效显著。
2.1 2组患者护理后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恶病质发生率25.45%低于对照组49.09%,突破性疼痛发生率18.18%低于对照组41.82%,骨髓抑制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47.27%(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食欲、睡眠、精神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护理前后恶性肿瘤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恶性肿瘤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变化比较 (例,
恶性肿瘤(肝癌、肺癌、胃肠癌)在发病过程中具有细胞分化、生长失调、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伴随患者具有癌性疼痛等临床症状,其疼痛机制因肿瘤生长及存在对神经干出现侵犯性压迫,严重情况下可致使炎性反应发作,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功能退化等现状,极大程度影响患者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的耐受性以及依从性[4-7]。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恶病质发生率25.45%低于对照组49.09%,突破性疼痛发生率18.18%低于对照组41.82%,骨髓抑制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47.2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食欲、睡眠、精神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采取中药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模式具有多项实施优势:利用中医外敷基础理论实施中药穴位贴敷能够调整患者体内气血运行不通等状况,切实改善因瘀血(长时间)造成的经络疼痛。因耳部有内脏(肝、肺、胃肠)穴位的存在,通过(王不留行籽)有效刺激穴位进一步发挥疗效,起到活血止痛、通经消肿的作用[8-10]。
综上所述,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度临床护理,中药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护理不良症状的发生,加强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