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焦虑”成因及应对之策

2021-11-30 04:05李荣祥孙玲玲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焦虑院校职业

李荣祥 孙玲玲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情绪,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焦虑”存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人群中,受到心理、生理、病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学生人数的大幅增长对教育教学、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超负荷的工作量给作为高职教育主力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高职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进而产生“焦虑”情绪,导致部分教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有损其身心健康,这无论是对教师个人发展还是对学校发展,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历和对该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一、高职教师“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预期与现实存在较大落差,心理容易失衡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高职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高中毕业生,二是中职毕业生,三是社会考生(包括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等)。高职院校主要以学校自主招生为主,中职毕业生和社会考生在生源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参差不齐,而高职教师基本都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据了较大比重,学历上的巨大差距容易带来师生之间在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上的巨大差异。一部分高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导致其偶尔会在言语、行为上“刺激”学生,进而引发师生矛盾。此外,高职教师在做好教学和科研的同时,还要承担部分行政事务,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的收入与劳动付出却不成正比,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削弱了他们对工作的荣誉感和认同感。

(二)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不够,难以提升业务能力

教学和科研是高职教师的主要工作,但部分教师因学校诸多其他事务缠身或者个人发展上的不顺利,主动或被动地把教学变成了“副业”,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技能的提高上,对所教课程的特点、所用教材的整体内容、所教学生的专业和能力特点没有去做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往往“借用”出版单位现成的课程教学资料;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照本宣科,对学生玩手机、聊天、睡觉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管理不够;对所教课程、所在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入不够。加上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无法在课上课下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教师自然难以感受到来自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导致他们无法从教学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继而逐渐失去继续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动力,最终产生不思进取、“吃老本”的懈怠心理。

(三)个人优势难以体现,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一大批具备较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高职教师队伍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一部分还是海外留学学成回国的优秀人才,虽然具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视角以及系统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但是对所学专业所处行业的了解和参与不够,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和特点的了解不够,就难以充分地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在工作中自然就无法体现出他们的自身优势。有一些教师即便来自企业,但一来局限于自身原有条件,二来企业与学校的环境和体制机制截然不同,三来受诸多现实因素制约,他们的自身优势同样无法得到体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技能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更倾向于教师能够参加技能比赛、争当技能大师。然而,高职院校的职称评聘却仍然以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等为主,辅以技能大赛获奖等条件。职称评聘条件要求高,名额少,竞争激烈,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职称晋升)之路狭窄。工资收入不高,技能比赛又僧多粥少且难度较大,课酬与职称、课时量挂钩,难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大多数高职教师都面临要解决眼前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的双重难题。再加上,高职教育现在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工作任务繁重,很多教师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其中,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虽然每天都忙忙碌碌,但是缺乏明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四)行政事务繁多,工作量超负荷

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之路。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储备、具备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实用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更迫切需要有一技之长的高水平技师进行指导。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缺乏行业背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往往缺乏同时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和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在加大引进企业技师的同时,不得不要求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高职教师在教学之余承担起专业发展和学校建设工作,例如走进企业学习实践、联系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联系并聘请企业技师到校上课、与企业技师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等,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教学质量、科研水平、财政投入,还是社会认可度,都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媲美。部分高职院校“去行政化”落实得不到位,仍然存在“重行政轻教学”的现象,行政事务繁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和配置跟不上时代和学校的发展。专职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迎接各种教学检查、列席各种会议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健康有序推进。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质量考核都有学生参与和评价,在形成有效监督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也会使教师对其在实际运作中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产生疑虑,进而影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佛系”教师开始增多。

(五)工资收入不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有待提高

教师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和要求很高,比如学识渊博、师德高尚、勇于奉献、坚守初心等,但教师的工资收入并不高。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享受发展带来的各种福利的同时,也承受了高成本、高支出的生活之痛。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22%[1],社会各界的办学热情、办学投入不高。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总体收入相对偏低,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不匹配。高职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学校建设等多重任务,无暇顾及家庭,可得到的收入却并不可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高职教师“焦虑”的应对策略

(一)调整心态,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其中有一项是爱岗敬业。高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浮躁心态,不要“眼高手低”,要对自我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和定位,能够沉下心来做事,认真审视并对待这份职业,尽力让自己“爱上”这份工作、珍惜这份工作。其次,要多向老一辈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或者多找一些优秀的老教师谈心,从他们的言行中学习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育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牺牲的精神,要坚持初心,要有爱心、恒心以及抵御外来诱惑的决心[2]。最后,要合理安排好份内事和份外事、个人事和工作事,分配好时间和精力,排除一切杂念,排除一切干扰,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件事。

(二)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虽然在科研平台和科研经费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教师却能在实训过程中发现更多的课题素材,若能高质量地完成,影响力会更大,自我成就感也会更强。为此,高职教师要不断更新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同时,积极扩大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到企业实践、考取职业资格证、参加培训等途径尽可能多地接触所学专业所处的行业,开阔视野,拓展人脉,补足短板,争取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储备又有较高实践技能,并通晓行业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高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为职称晋升奋斗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学历的进一步提升,无论是在职学习还是全脱产学习,都可以进一步深化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

(三)苦练本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学是其主业,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成为必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所教课程的结构和章节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先做一个框架备课,即通读该课程的内容,对上课节奏和上课方式有一个选择,分清楚哪些内容要重点讲,哪些内容可以略讲,然后再对每个章节、每节课进行备课,主题要鲜明,确保每次重点讲一个主题。大多数高职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坚持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3]。此外,高职教师还应多参加诸如教学技能大赛之类的比赛,一来可以锻炼并展现自我能力,增强自信心;二来可以通过观摩或参赛找出差距,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长处,并在个人风采展示、语言运用、PPT制作和课堂节奏把控上加以淬炼,争做教学名师、职业名师。

(四)正确对待得失,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

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作为一名高职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树立“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由于高职院校的职称晋升条件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实现,如兼职辅导员、获得省级或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基层工作经验、在普通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完成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等,加上每年的职称晋升名额有限,竞争十分激烈,因此高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认清这一形势,在为之拼搏、努力的同时,也要放平心态,正确看待困难以及得失。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以及超越基本职业操守的高尚品德,要勇于奉献、淡泊名利,要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当成一种人生历练[4]。

(五)以人为本,提高教师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教学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未来,而教学的实施主体是教师。高职院校一要加快完善与教师相关的各项制度建设,明确专职教师的职责与分工,把教师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减少对教师和教学的干扰;二要积极拓展职称晋升渠道和劳动报酬获取渠道,促使按职务(职称)取酬与按劳动量取酬并行;三要夯实教学过程监督,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学习和培训制度、企业技师的引进制度等,积极做好教师服务工作,激励教师向“双师型”转变,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四要理顺教学与行政的关系,树立“教学为主、行政为辅,行政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倾听并采纳教师的合理诉求,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权益。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政府应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切实提高高职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高职教师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优化对高职院校各项检查、考评等的相关程序,减轻高职院校和教师的负担。此外,高职教师的家庭成员还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勇于分担家庭事务,争取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

高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面对的困惑、难题都是现实的,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极易产生“焦虑”情绪,不仅有个人主观的因素,也有环境、体制等客观的因素,但只要保持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坦然面对问题,学会接受现实,加强学习,努力开阔视野,就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走出“焦虑”的泥潭,去迎接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焦虑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