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金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近年来,关于词汇教学的论文不计其数。李思宓(2012)[1]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入手,点明了“语素教学法”的优劣之处。姜琪、王宏敏(2015)[2]主要研究了词汇教学的难点,如同义词、多义词以及新词所造成的教学困难等,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岳琳(2018)[3]将多模态教学同对外汉语教学结合起来,提出从PPT 演示、视频动画、身势等方面更直观的教授汉语。何燕(2018)[4]对比了两种教材中“打”类词义项出现的序列以及频率,调查研究了留学生习得“打”类词的顺序,为教材修改提出了对应的建议。但大多数文献只选择一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打”类词教学提供参考。虽然补充了理论上的不足,但都比较理论化,且未具体到真正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去提建议。因此本文侧重于研究留学生习得以“打”为基本语素的词汇的使用情况,并从语料库中选择合适的例句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实用的教学策略。
关于留学生对“打”类词的使用方面,笔者搜集整理了华中师范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从词汇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在《HSK 大纲词汇》中等级较低的“打”类词,使用频率高且错误率低;相反,等级较高的词汇使用量少,且错误率高。从之前有关研究来看,等级较低的词汇数量少,日常使用概率大,且在课文、练习、话题中重复出现次数多,所以在学生学习期间可以得到充分的练习,提高其使用熟练度。等级较高的词汇恰好与之相反,词汇量增大、话题领域变广、课文中词汇出现次数低等,使得学习者对高级词汇的掌握和运用不够熟练,也怯于使用。
这里以“打工”为例,选取部分句子进行分析。
为了他的愿望实现,他打工一段很长的时间。
“打工”作为离合词,属于不及物动词,后面不可以直接跟宾语。“为了”是介词,引导目的性状语,后边要用名词或动宾短语。“很长的”修饰的是“一段时间”,应该放在前边,而不是插在中间。添加遗漏动词“打”是这个例子可以采用的一个修改方法。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人从农村到城市生活、打工越来越多。
该句的问题是定语错置,定语同中心语的位置错误地颠倒是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是“生活、打工的人”。
他找一个打工。
8 月初,我的打工结束了。
这两句问题一样,都属于语法错误,把名词“工作”误用成动词“打工”。改成“他找到一个工作。”,“8 月初,我的工作结束了”即可。
出国旅游的花费真不少,所以我打工每个周末在书店。
所以山本开始打工在麦当劳了。
这两句都是典型的母语负迁移,受母语语法影响形成的语序不当,宾语前置。应把状语提前。
这些例子也充分说明了词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好词汇,分割开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等体系的密切联系,而是要辅之以语用教学、语法教学,齐头并进。从而降低只掌握词汇义项而忽略语法等形成病句的机率。
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遇到习得陌生的目的语遇到困难时,学生最自然的反应就是借助母语知识去解释、运用目的语,将母语的规则迁移到目的语当中。世界上的语言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语言规则相似的话,母语规则反而会干扰或阻碍学习者习得目的语规则。[5]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采用语法翻译法来理解和使用目的语,因此也出现了很多不地道的汉语句子。
他打架和别人为了我。
这个例子是典型的受母语句式影响的句子。英语长难句中经常将定语、状语后置,汉语中不常这么用。这说明这句话是学生在未熟练掌握汉语句型格式的情况下,套用英语格式写下的句子。
你出国以后你会把你的眼睛打开。
这句话的英语翻译是“You will open your eyes when you go abroad”,这样看是没问题的,因为英语中“eyes”可以引申为“眼界”的意思,汉语则不这么用。此外,“打开”属于手部动词,暗含用手或意念撑开,如“打开门、打开心扉”。
“睁开”具有主动性,汉语用其和“眼睛”搭配。但是根据上下文语境,这句话应该把“眼睛”改为“眼界”。留学生是根据母语中的词义扩大了汉语中相对应的词语的义项领域,属于母语负迁移。
两种语言表面的相似性可能会易于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然而相似性越强,干扰性越大,学习者越要在细微之处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区分二者,在语言掌握准确度上会受到影响。为了降低母语负迁移,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从多个角度来阐述不同语言的类义词的细微差别,帮助学习者掌握使用技巧。同时教师要尽量降低母语的出现频次,用目的语去解释目的语,采取更多直观的方式来替代语法翻译法。
当然,学习第二语言所产生的偏误并不都是由第一语言干扰造成的,学习者将自身并未充分掌握的目的语知识类推到新的语法结构中,会形成某种规律性偏误。产生这种偏误的学习者大多数是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总结和概括能力的成年人。他们会整合脑中相应的知识结构,将其泛化到自己认为正确的区域。
所以她常常被她父母挨打。
在这句话里,“她”是“挨打”的受事,“她父母”是“挨打”的施事,留学生没有考虑句中的语义指向,没有意识到“被”字后边应该加处置性“打”这个动作宾语,而非“挨打”这个结果宾语。
在一家贸易公司打过翻译等工作。
“打工”的“打”有“从事、进行”的意思,留学生将这个义项过度泛化到一切跟“从事、进行”有关的句子结构中,属于述宾搭配不当。因此把“打”换为“做”更加合适。
教师、学生、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重要元素。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目的语知识,更对其知识的接收有着深刻的影响。国际汉语教师可能会在备课不充分的情况下遇到各种突发问题,在教师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用学生母语简单回答。这就要求教师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否则,不地道的解释很可能会误导学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不打击学习者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面对应该及时纠正的偏误也选择视而不见,失去了应有的警惕。这从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侥幸心理,也可能完成偏误“化石化”,不利于汉语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重难点的把控会影响课堂效果。难点过于集中或者教师误判知识点难易程度也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分散难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获取更好的效果。
几乎所有教程在讲解生词的时候都会配合以英文翻译,但是这些翻译简单、模糊,特别是针对“打”类词这种义项繁多的词语,没有合理的解释,往往只有一个最基本的词语泛泛而谈。这也导致了留学生在本来并不互相对应的词语之间画等号,泛化其语法结构。因此,应该提高相关教程的科学性、适用性、准确性,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推动汉语国际化进程。
通过分析留学生的使用偏误可以发现,错误来自不同的方面,所以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1.义项图示法
义项繁多增加了留学生习得多义词的难度,而且意义之间潜在的联系更是留学生使用汉语词汇的绊脚石,稍有不慎就会闹笑话。汉语的词汇引申义往往是其本义通过隐喻、借喻等手段演变而来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相应的语义网络树状图来帮助留学生理解、记忆词义的演变规律,理解词义引申义中内在的联系。义项图示不用一次性展示给学生。不然可能适得其反,过于庞杂的树状图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教师只需在讲解到有关词汇时,在树状图上进行补充。我们可以借鉴构建词族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打”类词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打+动词补充式=打开、打碎、打破、打倒、打晕、打烂、打断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多举例子,通过实例去增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这种方法适合在教逻辑思维比较强,且有总结、归纳能力的成年人时使用。
2.近义词辨析法
近义词辨析适用于中高级阶段,在学习者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时使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之前学过的词语的近义词,教师应该及时向学习者讲解二者的区别,尤其是最容易犯错的点,让学习者知晓不可以怎么用。
语素是词语的基本组成部分,很多词语的义项与其语素义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语素替代的方法进行近义词辨析。如“打造、制造”:
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服饰打造风姿多彩的自我。(√)
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服饰制造风姿多彩的自我。(×)
虽然“打造”和“制造”是近义词,但是还存在搭配对象上的差别。“自我”可以被“打造”,却不能被“制造”。“制造”的对象是具体的物品或者氛围,“打造”的对象是具体的物品或者某种成就。由此可见,语素的替换可以让学习者了解这个词是不是真的适合该句子。
3.文化吸引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融入进去,让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独特的内涵和魅力。文化因素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汉语知识的趣味性,为课堂创造浓郁的氛围,也能帮助学习者认识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比如讲“打”字的本义时,可以展示其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让留学生领略汉字演变的神奇;在讲“打猎”时,可以补充适量的原始而古老的狩猎文化;“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指射箭,就与“打猎”密切相关;在讲“打劫”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武侠小说中行侠仗义的大侠形象,让留学生了解到“中国功夫”不仅强身健体,还可以劫富济贫。这些都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本来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生动有趣起来。
4.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法”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髓,强调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制定特色教学法,为其量身打造学习方案。对外汉语课堂学生基数大,不可能估计到每个细微之处。我们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整体把控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欧美的学生活泼热情,敢于发言,善于尝试,就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在练习中纠错。日本、韩国的留学生性格内敛,尊卑观念强,所以教师要根据他们的性格采取合适的方式,在不引起他们反感的情况下带领大家融入课堂环境中,不忽略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将图像、声音、视频等模态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设置各种主题教学情景,提高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